我跟戀人一直以來的習慣,就是每天早晚互相傳個早安、晚安的簡短問候訊息,如果那天有事要分享,我們才會講個電話。
然後去年的某一天,我無意間發現戀人跟另一個對象會每天講電話,那一瞬間我其實是立刻有「你為什麼不會想要每天跟我講電話?是不是因為我很無聊、沒那麼多有趣的事可以跟你說?」「我也要天天跟你講電話!」等等的念頭冒出來。
所幸我當下什麼都沒說,因為事後冷靜下來思考時,我就意識到要是戀人真的天天打電話問我今天做了什麼,而我又沒事可以告訴他時,我可能反而會出現更多前面的那些自我貶低的念頭。
我真正想要的是「我以為的他跟別人的關係等量的」親密感,但實際上那些行為是不是真的如我以為的是親密感或是更高的好感的表現?抑或只是戀人在面對不同的人時所戴的面具?每個人在戀人心中的歸類和地位,只有戀人心裡知道真實的答案,我再怎麼琢磨都只是猜測。
也因為這樣,我從跟戀人交往以來,就很有意識地沒有問過他比較愛誰,跟誰在一起最快樂這類的問題,甚至應該說我自己本身就連想都不去想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怎麼答都不可能是正確答案。
我個人觀點是一定會有最愛,但沒有誰會是永遠的最愛,而且前幾名的愛的程度也不會差太多,去跟一個無法只愛你一個人的人要那個無法被實質證明的最愛的位置太累了。
當然我又要重申這是我個人看法,我認定沒有均等的愛這回事,父母愛小孩都有偏差值在了,愛情裡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平均的愛。帶著比較心,追求均等的愛意就是夸父追日,不但徒勞無功,還會毀了自己,何必呢?
我真的很不喜歡比較心,它會讓我想要要求對方對我做一些我原本並不需要的示愛行爲,我也看過別人去做一些其實本來沒有要做的事,只是因為私心裡是想要跟某個對象較勁,但這對關係一點好處都沒有,甚至最終只會讓人因此而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的人。
比較心應該是我在開放式關係中覺得最危險的感受,它最容易讓人忘記要聚焦在自己和對象之間的關係,而我剛好認為這是開放式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但實話是,要做到完全沒有比較心實在太難,只能提醒自己,它出現時要能認出它,不要被它牽著鼻子走。
自我訓練(?):把精神力氣多放在自己身上,多關心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是不是真的很開心?隔個一小段時間就認真看看對方,想想自己是不是還是覺得對方很可愛很喜歡他?如果有想要跟對方一起做些什麼,就和他商量、安排時間一起去做這些事,製造美好的共同經驗當成讓關係茁壯的養分。
最後(忍不住的實話),我個人是覺得要是我都很有意識在不讓自己有比較心了,可是我的對象卻蠢到做出讓我產生比較心的事情,那搞壞關係就是對象活該要承擔的後果了,不用鞭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