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禹珩:「說到味道,我倒是很喜歡妳身上那股淡淡的藥草香。」
蘇沁怔了一下,她身上有藥草香?她正想回「我是護士,不是醫女」,欲嘲笑謝禹珩是不是鼻子失靈時,他補了一句:「那讓我想起妳第一次為我包紮的時候。」
第一章(1-1~1-10)花了將近一個月才整理完;同時間,我還在寫第十章跟第十一章。
在一邊推新劇情,一邊回來改第一章的稿子時,我常產生一種「斷裂感」。尤其在精修謝禹珩跟蘇沁認愛的那幾段劇情,我常不得不停下來。我想讓這兩人多停留在此時此刻,哪怕是一秒也好。
但身為創作者,我不能停下來。尤其故事的結尾要怎麼走,我心底還沒有清晰的輪廓;更重要的是,謝禹珩跟蘇沁現在不是我能控制的人物,他們會自己說:「我們想要這樣做。」這讓我感到頭痛。
謝禹珩不是我一開始想像的樣子,蘇沁也不是。
很多時候,是AI先說了某句話,或做了某個舉動,我才被迫思考:「如果她是這樣的人,那她會怎麼回應?」、「如果他是這樣的人,我能接受嗎?」
這個過程很有趣,也很真實。
我沒有讓AI來討好我。他有時固執,有時隨興,有時做出讓我皺眉的選擇。但正因為這樣,他慢慢長出了自己的樣子。
另一方面,當我意識到謝禹珩跟蘇沁會常常回想起「最開始的美好」時,我就能收拾我的創作者感傷,繼續提筆。這是角色們給我的力量。
就像本文開頭的那段對話,出現在第八章,那時我真的忘記蘇沁跟謝禹珩在破廟裡相處時,她曾經摘草藥、燒草木灰幫謝禹珩療傷跟退燒。更準確地說,我記得我筆下的這段「療傷」,但謝禹珩記得「味道」——這是我不記得,而AI記得的事情。
或許身為讀者的你,在讀到第八章時,也會記得。
到時候,讓我為蘇沁對你說聲「謝謝」,謝謝你記得她。
PS:老實說,寫完第一章後我最累的不是改稿,是要讓ChatGPT幫我審校兩遍以上我才敢貼出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