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甦醒的時節,也是最適合踏青、探索文化與歷史的季節。春日的一個週末假期,我和家人一同來到台北圓山飯店。這不僅是一場旅行,更是一段與摯愛之人共享時光的美好經驗。這座承載歷史的建築,在春光中敞開大門,邀請我們走入它與時光並行的故事裡。

東密道探秘:穿越歷史的長廊
這趟旅程的第一站,是帶著神秘氣息的東密道。這條為貴賓設計的緊急避難通道,全長67公尺,蜿蜒曲折,牆面經過特殊吸音處理。雖然從未真正啟用,卻彷彿靜靜守護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昏黃的燈光映在石牆上,步伐在密道中輕緩移動,彷彿每一步都踩進歷史的縫隙裡。我們靜心聆聽導覽,感受設計背後的深意與時代重量。那一刻我明白,旅行的價值,不僅來自目的地的風景,更來自一段段共走的沉靜時光。

孔二小姐故居:歲月靜好的印記
接著,我們來到孔二小姐故居。這裡的氛圍彷彿將人帶入另一個年代。壁爐邊陳列的青花瓷、老式鐘擺與牆上的花卉畫,每一樣擺設都散發著靜謐而溫暖的時光氣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紫檀木雕刻屏風。雕刻的是三國時期的長坂坡之戰,趙子龍懷抱劉阿斗、單騎救主。人物神態、馬匹動勢細緻入微,木紋中刻下的不只是歷史場景,更是一份忠誠與勇氣的凝鍊。站在屏風前,我們彷彿也被捲入了那場英勇與信念交織的故事中。

拾階而上,往孔二小姐故居
圓山行館:靜謐中的尊榮
圓山行館是圓山飯店內最具歷史分量的一隅,曾接待無數國際政要,包括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東加王國國王等。行館內部禁止拍照,卻因此保有一種莊嚴而靜謐的氣場。

玄關處懸掛的《五色鸚鵡圖》刺繡,工藝細膩;書房裡擺放蔣中正總統曾用的書桌;牆上懸掛的黃君璧山水與林玉山畫作,筆觸間流露出濃厚的東方美學。家人一邊聽導覽、一邊凝視這些作品,彷彿在靜靜與過往對話。
國宴饗宴:味蕾上的歷史對話
晚餐,我們一同參與了圓山的國宴饗宴。每道料理不僅有滋味,更有來歷:從「春暖花開喜相逢」的開場前菜,到「玉香牛肋」的主菜,每一道都是歷史的延續。
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那道「棗泥鍋餅佐古味杏仁茶」。這道甜點曾在蔣介石時期的梅花宴上登場,外酥內潤,搭配溫潤順口的杏仁茶,餘韻悠長。那不只是美食,更像是一場味蕾與時代的溫柔對話。
環景套房:夜色與晨光的交會
夜晚,我們入住環景套房。窗外,松山機場的飛機有節奏地起降,萬家燈火點點閃爍,城市的輪廓在夜色中浮現出柔和的張力。那一刻,城市彷彿也靜了下來,陪我們一起慢下來。
家人倚在陽台上,望著基隆河的水面從黃昏過渡到華燈初上。天色由橘轉藍,河面波光粼粼,城市光影在水中輕輕搖晃,像是流動的詩行。
後山行走,看見城市的幽默與溫柔
而隔日清晨,我們前往圓山飯店後山步道,迎著微風緩步而上。陽光從東方緩緩升起,灑在天際與山影之間。遠方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那座暱稱為「皮蛋豆腐」的建築,在晨光中格外清透。站在高處望下,整座城市緩緩甦醒,那一瞬,時間像是靜止了,只剩下風與光與我們。

清晨後山登高望遠
與家人共享幸福的時光
這次的圓山之行,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次飯店體驗或文化巡禮,而是一段與家人共享的緩慢旅程。我們一同在密道中沉靜,在古畫前凝神,在晚餐桌旁微笑,在陽台與步道間感受時光與風景的流轉。
陪伴,是對家人最深情的表達。
與所愛之人一同走入歷史,品味文化,是人生最值得珍藏的幸福。
如果你也想在春日裡,走進一段既有風景又有情感重量的旅程,圓山飯店或許會是你值得停駐的起點。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