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影集觀後感:名醫如凱恩,手術成功的虛妄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住院醫師》裡,醫療不是奇蹟,而是一場漂亮的數據遊戲。

醫生的成功,病人的命。 空白之後,是誰的責任?

醫生的成功,病人的命。 空白之後,是誰的責任?


最近在追一部醫療劇,《住院醫師》(The Resident)。

原本以為只是一般醫療劇,醫生救人、醫生戀愛、醫生在手術室裡神乎其技,救人一瞬間。

結果沒想到,它割開的不只是病人,還割開了我對醫療劇的幻想。

這部劇,比起救人,更像一場漂亮的數據遊戲。

每一集都有手術,但說的卻是醫療MBA與人性的靜默博弈。


何謂手術成功?

劇裡有個場景,讓我看完久久無法忘記。

名醫如凱恩。

他說,何謂手術成功?

只要不讓病人死在手術台上,撐過術後六個月,哪怕是沒有意識、插著管,也是一筆漂亮的成功案例。

那一幕,我甚至有點苦笑,像黑色幽默的一瞬間。

但笑不出來。

因為這樣的標準,在劇裡不是諷刺,而是日常。


醫院不是神話,而是戰場

《住院醫師》沒有太多溫情濾鏡。

它不美化醫生的崇高,也不迴避醫療體系中的殘酷遊戲。

醫院是戰場。

戰場上的勝利,往往不是病人獲勝,而是數據漂亮。

霍金是一個總是挑戰規則的住院醫師。

他在戰場學到,生死之間,沒有那麼多可以討價還價。

可是在醫院,這條生死線,卻常常被包裝得華麗又虛偽。

醫師的決策,護理師的無力,病人家屬的無知,

都在一個龐大的機器裡轉動。

劇裡的醫院,不只是救人的地方,還是一座數據工廠。


存活,還是活著?

看著這些故事,我開始反問自己:

那些被稱為「成功案例」的病人,真的成功了嗎?

那些在報告上被畫上勾勾的手術,真的代表醫生技術高明?

還是,只是沒讓他們死在手術台上而已?

外科醫生的成績單,從來不寫痛苦,也不寫空洞。

只寫存活率。

術後幾天,術後幾月。

那之後的空白,是誰的責任?

劇裡沒有人說破。

也沒有人想問。


冰冷、赤裸、沒有浪漫

《住院醫師》沒有要說教,也沒有要感動誰。

它只是冷靜地擺在那裡。

偶爾,也會有些細節讓人稍微停一下。

不是溫情,而是某種不明說的互信與陪伴。

像微光,不為主線所用,卻讓人記得住。

讓你自己去決定,那些「手術成功」的病人,到底算不算贏家。


更多沒有說破的軸線

《住院醫師》的冷酷,不只在於它讓人懷疑「手術成功」的標準。

整部劇還交織著種族歧視、醫師階級、外科醫生職涯、老年病患的脆弱、安寧照顧、護理人力的不足、藥癮酒癮問題、醫療器材與藥商的利益勾結、新創公司與醫院經營的博弈。

這些議題沒有被高調宣講,

它們就像醫院走廊上擦肩而過的冷氣,無聲卻無所不在。

甚至還有那些不在畫面中、卻始終在場的病人—等著器官移植的那一群。

有些病人的「存活」成為漂亮的成功數據,有些人的「放手」卻可能讓另一段生命得以延續。

「是否繼續搶救」的決定,有時不只是對一個人的延命,也是一場關於另一個人是否有機會重生的無聲抉擇。

觀眾想看見,就會看見;

不想看,也可以只當作一部冰冷的醫療劇,

把那些不舒服的現實,留在劇外。


在《住院醫師》裡,失敗的病人會死,

成功的病人,也可能只剩下一口氣。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真然的沙龍
89會員
138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真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傍晚時分,沿著士林官邸往士林捷運站的方向走,巷弄間透出一盞溫暖的燈光,像是某種召喚。我被招牌上簡單的兩個字—「卉居」吸引,推開門後,才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家壽司店,而是一個滿載記憶與手作溫度的小世界。 這家店的位置隱藏在遊客如織的士林巷弄中,雖然不像士林夜市那樣熱鬧喧
Thumbnail
2025/05/03
傍晚時分,沿著士林官邸往士林捷運站的方向走,巷弄間透出一盞溫暖的燈光,像是某種召喚。我被招牌上簡單的兩個字—「卉居」吸引,推開門後,才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家壽司店,而是一個滿載記憶與手作溫度的小世界。 這家店的位置隱藏在遊客如織的士林巷弄中,雖然不像士林夜市那樣熱鬧喧
Thumbnail
2025/04/03
春捲不只是一道菜,而是一張張餅皮、一層層餡料,包住春天,也包住家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4/03
春捲不只是一道菜,而是一張張餅皮、一層層餡料,包住春天,也包住家的記憶。  
Thumbnail
2025/03/27
下班車潮中,一位騎士女孩在紅燈前輕輕搖晃,像在跳舞。那一刻,我忍不住開始猜:她在聽什麼音樂?又為誰而舞?
Thumbnail
2025/03/27
下班車潮中,一位騎士女孩在紅燈前輕輕搖晃,像在跳舞。那一刻,我忍不住開始猜:她在聽什麼音樂?又為誰而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是寫關於院內專業醫療的故事,複雜度可能跟一般故事不一樣,因為我在寫醫療這一塊,除了分享一般民眾之外,我還是想投予文章給其它醫療人員相關網站,所以想了一下,把文章分設等級(因為我醫療筆記EX寫的比較相關醫療人員,所以我盡量有翻譯一些術語部分),也是之後的分享文章鋪路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是寫關於院內專業醫療的故事,複雜度可能跟一般故事不一樣,因為我在寫醫療這一塊,除了分享一般民眾之外,我還是想投予文章給其它醫療人員相關網站,所以想了一下,把文章分設等級(因為我醫療筆記EX寫的比較相關醫療人員,所以我盡量有翻譯一些術語部分),也是之後的分享文章鋪路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