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劇《安樂醫師》Spare Me Your Mercy:對不起,我終究是讓你傷心了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改編自作家Sammon的同名小說,警察 Thiu為了照顧癌末的母親,從曼谷請調回故鄉。沒想到母親卻比預期早一步離世。葬禮上,他遇見了母親的主治醫師 Kan。之後越來越多末期病患的死亡時間點出現異常,隨著調查推進,透過一宗宗死亡事件,揭開生命選擇背後的複雜真相。

劇名:《安樂醫師》(การุณยฆาต/Spare Me Your Mercy)
年份:2024
導演:Worawit Khuttiyayothin
編劇:Sirilak Srisukon、原作:Sammon
主演:Thanapob Leeratanakachorn, Tor、Krissanapoom Pibulsonggram, JJ
播出平台:One 31
播放集數:8

提到「安樂死」,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就會浮現自己的立場: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也有人卡在兩者之間,難以明確選邊。

《安樂醫師》也是如此。劇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觀點,但這齣劇最特別的地方,它沒有直接告訴觀眾誰對誰錯,而是透過每個人的故事,慢慢讓你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想、又是怎麼走到這個選擇的。

|以下談及劇情,雷|
|以下談及劇情,雷|


|以下談及劇情,雷|
|以下談及劇情,雷|

在圍繞「安樂死」的價值辯論中,醫師 Kan、護理師 On、藥師 Boss 與院長 Somsak 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之所以涉入這場議題,都與曾經失去摯愛有關,然而,由於每個人經歷不同,他們對「安樂死」也產生了迥異的解讀與立場。這些角色的選擇都有其邏輯與理由,並非單純的是非對錯,只是站的位置不同。

Kan 是前線醫生,見過太多末期病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模樣。他堅信,應該尊重病人的意願,讓他們有權決定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程。對他來說,「安樂」並非冷血的結束,而是一種出於同理與理解的解脫,他想幫助那些已無法承受痛苦的人,走得有尊嚴。

Somsak 則是從活著的人的角度出發,他相信生命本身就值得尊重,認為沒有人可以輕易決定別人或自己的死活。所以他反對墮胎、反對安樂死。

Boss 比較極端,他認為無法自理的病人是社會負擔,應該被「處理掉」。這樣的想法,跟他的成長背景有很大關係,他不是從「愛」出發,而是從怨恨出發。他的路線最後也澈底走偏,從支持者變成殺人者。Kan 和 Boss算是劇裡一條重要的對照線,與 Kan 一樣做出「結束生命」的行為,但兩人的出發點天差地遠,正好形成鮮明對照,也突顯出:即便是出於善意,一旦執行者的動機出現偏差,就會變成一種掩飾的惡

Kan 一直強調「個人意願」,院長堅持「生命價值」,而 Boss 深信「效率與代價」。三種立場不斷碰撞,誠實地呈現了價值觀的衝突與拉扯。每個角色都堅持自己的信念,也讓人反思:當我們真正面對死亡的選擇時,又會站在哪一邊?

《安樂醫生》劇照

《安樂醫生》劇照

所以,這就是你殺了我媽的理由嗎?

Kan 和 Thiu 的理念截然相反,但因為是戀人,他們成了全劇中唯一一對試圖理解彼此立場的人。

劇末那場對質戲,Kan 條理分明地陳述自己的信念,看似每一個論點都有依據、有邏輯。但當 Thiu 開口問:「所以,這就是你殺了我媽的理由嗎?」Kan 卻沉默了。原本堅定的信仰,在戀人的質問下,也無法說出口。

Kan 從未動搖對安樂死的立場,但他清楚,自己的選擇傷了 Thiu。那一刻,他什麼都說不出,只剩下一句:「對不起,我終究還是讓你傷心了。」

有些問題,不是法律能解的,也不是道德說得清的,而是關於人心。你或許有理,但還是會讓人痛。

我自首,是因為我愛你。

Kan 最後選擇自首,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錯了,而是因為他愛 Thiu。他沒有放棄信念,只是選擇為了愛低頭。理念再強大,最終動搖一個人的,往往是情感。《安樂醫生》的表面是在談安樂死,但更深層的,是在講「人」——人怎麼面對痛苦、做出選擇,又怎麼在愛裡掙扎。

最後那句,我覺得足以在泰劇史上留下經典一筆:「如果那是你所想,那我就依了你吧。」

不單是「解釋安樂死」,更是一部「讓你重新認識選擇」的劇

這部劇沒有標準答案,有些問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制度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很多人以為自己有立場,但其實只是還沒遇上那個不得不選擇的時刻。

《安樂醫師》不給答案,只是把那些以為早就想清楚的問題,一個個丟回你心裡。如同前面提到,劇本並沒有偏向哪一邊,一開始我以為故事會支持某個立場,結果並不是這樣。它給觀眾空間去自己思考,不會強迫你接受什麼觀點。每個角色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處理方式真的很好。

短短 8 集,披著懸疑辦案的外衣,談法律、道德、醫療,也談痛苦、選擇、關係與愛。這不是一部告訴你「誰對」的劇,而是一部讓你去問自己:「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心得番外

《安樂醫生》的原作 Sammon 是位家醫科臨床醫師,也曾在朱拉隆功大學進修安寧療護。或許正因如此,這部劇在描寫醫療現場與生命議題時,格外真實、細膩,具有層次。

除了探討安樂死是否合理,劇中也提出了另一條「善終」的路——安寧療護。雖然它無法延長生命,但透過疼痛控制、心理支持與尊嚴照顧,讓病人離世時更安詳、有人性。

但現實遠比理想複雜。安寧療護雖然已有制度與方法,可資源不足、人口高齡化、家庭照護壓力等等,都讓安寧療護難以真正落實。當家屬選擇放棄治療,不一定是病人的意願,也可能是因為家裡沒錢、沒人照顧、撐不下去。

有錢的家庭可以在家打造 ICU,請專業醫護、安裝設備,讓病人活得有品質;沒資源的,只能眼睜睜看著親人痛苦,甚至走向「快點結束」這條路。這,就是現代社會不公平的縮影。

安樂死是否該合法,是法律問題;但怎麼陪一個人走到生命盡頭,卻是倫理與情感問題。而這一切的背後,更常見的根源,是體制的問題。

所以,在討論「是否能選擇死亡」的同時,我們更該反思「活著的可能性」到底存不存在。我們的公共照護體系夠健全嗎?長照制度完善嗎?安寧資源足夠嗎?照顧者有支援系統嗎?醫療資源分配是否公平、是否可及?

這些問題,才是真正影響「選擇自由」的關鍵。

我們可以說:「人有選擇結束生命的權利。」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努力維持「活下去的可能性」。讓那些身陷絕境的人,不是只能被迫選擇死亡,而是仍能擁有其他的路。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盛滿世界的探險碗_
48會員
86內容數
>>
2025/03/11
P'Aof 監製的全新泰劇《My Golden Blood》,講述吸血鬼家族繼承人Mark與擁有珍貴黃金血的人類Tong之間的禁忌之戀。當Tong因其特殊體質而面臨生命危險,Mark決定保護他,卻陷入守護與渴望黃金血的矛盾。融合浪漫、懸疑與動作元素,於2025年3月12日起每週三晚上播出。
Thumbnail
2025/03/11
P'Aof 監製的全新泰劇《My Golden Blood》,講述吸血鬼家族繼承人Mark與擁有珍貴黃金血的人類Tong之間的禁忌之戀。當Tong因其特殊體質而面臨生命危險,Mark決定保護他,卻陷入守護與渴望黃金血的矛盾。融合浪漫、懸疑與動作元素,於2025年3月12日起每週三晚上播出。
Thumbnail
2024/10/21
2024年新劇《冥王星之戀 Pluto》改編自作家Chaoplanoy的同名小說,講述雙胞胎姊妹Ai-oon和Ob-oom的故事。當Ob-oom因車禍昏迷,Ai-oon為了完成妹妹的請求,假裝成妹妹跟前任分手,卻與前任展開一段意想不到的關係。劇中結合懸疑元素,讓人期待後續劇情的發展。
Thumbnail
2024/10/21
2024年新劇《冥王星之戀 Pluto》改編自作家Chaoplanoy的同名小說,講述雙胞胎姊妹Ai-oon和Ob-oom的故事。當Ob-oom因車禍昏迷,Ai-oon為了完成妹妹的請求,假裝成妹妹跟前任分手,卻與前任展開一段意想不到的關係。劇中結合懸疑元素,讓人期待後續劇情的發展。
Thumbnail
2024/09/20
《4 Minutes(สี่นาที)》劇情圍繞主角Great因為一次車禍,獲得預見四分鐘未來的能力,並與外科醫生Tyme展開一段錯綜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2024/09/20
《4 Minutes(สี่นาที)》劇情圍繞主角Great因為一次車禍,獲得預見四分鐘未來的能力,並與外科醫生Tyme展開一段錯綜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20240727 陪你走一段 - 謝謝大體老師 有幾次特別的臨終關懷,與中陰引導經驗。 第一次,在士林的新光醫院。 個案癌末,應家屬請求,前往臨終關懷。 我教導家屬持念「藥師經」( 當時,我正修持此本尊 )。 基於緣分,我每天在個案病床前,修法、持經迴向。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陪病或是治療的過程產生一些疑問: 為什麼罹癌後有這麼多不同的醫生要看? 癌症治療包含診斷、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放射治療,眼花撩亂的內容,我們該如何選擇? 醫生又是如何為病患下決定的呢?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多年前自己曾經罹癌,開刀前腫瘤科醫師評估還不太樂觀,後來靠著主的醫治大能、醫師和護理人員的細心照顧、家人朋友溫暖的親情支援,恢復健康後就開始關注醫學資訊與研究發展。記得當時在病房中,因為上帝阿爸父的聖靈陪伴,過程中經常笑聲連連。看護和醫護也說,到癌症病房時壓力都很沉重,但到了我的病房卻充滿喜樂,
Thumbnail
多年前自己曾經罹癌,開刀前腫瘤科醫師評估還不太樂觀,後來靠著主的醫治大能、醫師和護理人員的細心照顧、家人朋友溫暖的親情支援,恢復健康後就開始關注醫學資訊與研究發展。記得當時在病房中,因為上帝阿爸父的聖靈陪伴,過程中經常笑聲連連。看護和醫護也說,到癌症病房時壓力都很沉重,但到了我的病房卻充滿喜樂,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有兩種產業的人會有法醫好友,第一是警察,第二是禮儀公司。法醫在醫界是個獨特的存在,以前大家為了高薪一窩蜂地想擠進外科。近年來的訴求則是錢多事少責任少,所以醫美的學系一位難求。但法醫學系就可算是門可羅雀了。
Thumbnail
有兩種產業的人會有法醫好友,第一是警察,第二是禮儀公司。法醫在醫界是個獨特的存在,以前大家為了高薪一窩蜂地想擠進外科。近年來的訴求則是錢多事少責任少,所以醫美的學系一位難求。但法醫學系就可算是門可羅雀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