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死亡,活在當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醫療人員,我過去的工作經歷都在急重症,故常會有圈外的朋友好奇詢問「每天面對那些,都不會覺得害怕嗎?像是…死亡…」


在東方文化的影響之下,人人幾乎不談〝死亡〞,因為是個不吉利的象徵,所以等到一個人真正面對到〝死亡〞的時候,我觀察到多數是在兩種情形之下,

第一:突然被診斷出某種疾病(尤其癌症)

第二:突如的意外(心肌梗塞、車禍、跌倒等)

在這兩種情形之下,多數人才真正與〝死亡〞正面交鋒。

但能否在那個片刻做好心理準備因應?又是另一件事情。

以經驗來說:通常都是在錯愕、措手不及下作出決定,而這個決定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擇,是被迫的。


因此當我閱讀《凝視死亡》和《當呼吸化為空氣》的時候,這兩本書讓我感觸很深,因為作者不是圈外人,正是醫療人員自身。


raw-image


《凝視死亡》的作者Gawande是位外科醫師,透過他的洞察與分享,可以認識到正常人走上衰老之後所要面對的際遇。


書中有一個觀點很有趣,就是醫師不可以主動和病人談論死亡議題,因為這樣病人就不會相信醫師的醫術。

回到現況,確實,醫師都會非常盡責的救病人,但是從中衍生一個問題「對病人而言,在生命的終點,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透過急性醫療延續生命,但是生活品質呢?現實層面之家屬的經濟負荷度呢?


急性醫療可以救命,但是往後的生活品質要自行負責,若是復原的妥當,當然是最好;若是無法復原到疾病之前的狀態,那就勢必得進到長期照護系統了...

醫療照護的急性+慢性長路上,避諱談論死亡,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作者Paul,是位很有才華的神經外科醫師,在圈內都知悉,要成為一位神經外科醫師相當不易,所要接受的訓練比其他科別要長久,迷人的腦內充滿複雜的血管、神經叢,不同的腦區掌管了不同的身體功能,就在Paul的事業正準備攀上高峰之際,癌症降臨了,過去他看過無數的X光片,但這次是看自己的X光片和CT(電腦斷層),實際體會身為病人的感受,以及跟死亡相抗衡的過程。


最終Paul還是化為空氣回到宇宙的懷抱,但是他留下這本鉅作,鉅細靡遺的將生命的美好與脆弱呈現給大家,巧合的是,翻譯此書的作者自身也罹患癌症,走過和Paul相似的歷程,因而在書末也可以讀到國內外〝何謂真正的尊嚴死亡〞。

這樣的歷程在台灣…...

容我直白地說:不可能!醫療和倫理上依然有所限制。想要有尊嚴的死亡、真正在自己的家吐出最後一口氣,那就不要到醫院。

但多數家屬無法正視親人的痛苦,因而多數的人最後死亡的地點都不是在最溫暖的家、親人的環繞之下,取而代之的是在冰冷的醫院與儀器共度直至生命化為最後的嘆息。


見識太多死亡的歷程,我實在無法想像一輩子屈就在別人設定的框架之中、而不認真做自己,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人生無法做到100%的自己,因為必須與環境、社會和人際磨合,但至少要嘗試突破、勇敢做自己,這也是走上馬斯洛理論的自我實現階層的路徑之一


推薦這兩本書給大家,可提早認識老化、衰老與死亡的歷程,認識這些歷程就會知道,生命多麼美麗又短暫,好好活在當下,不要再讓〝活在當下〞成為一個口號,而是徹底實踐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ris H.的沙龍
6會員
94內容數
人生存在許多的無常變化,更需要活在當下,讓自己的身體(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精神)合而為一,為達到這個目標,偶爾需要出國流浪,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平衡之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或許是這陣子生病的原因,或許是常年「橫行霸道」地在醫院裡我開始天馬行空般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什麼叫作活著?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定義單單只是身體的運行嗎?什麼叫作死亡?是當一切生命跡象停止,冰冷地毫無動靜嗎?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醫療這條路,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條又漫長之路,而在工作上往往遇到不同的人事物發生,所以就會持續分享我的經驗及人生觀點,藉由臨床案例來告訴更多民眾醫療的重要性及醫療的困境。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