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小鎮 隱藏的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若僅憑外觀來看,英國的許多旅遊小鎮無疑讓人一見傾心。鵝卵石鋪就的街道、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綠意盎然的丘陵背景與悠然步伐的生活節奏,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然而,早前有機會帶領預科班學生親身走訪其中一個如詩如畫的小鎮進行深度考察時,我深刻體會到書本上對這些小鎮困境的描述,那是一種沉重的命運感,是一種被時代悄悄拋在後頭的孤獨與掙扎。

raw-image



位於英國南部Dorset的Swanage,是地理教學書上一個重要的例子。它因獨特的地質結構、海岸防護以及世界文化遺產Jurassic Coast的名聲,吸引了大量遊客。每年有超過80萬人來此一遊,尤其在夏季,這座只有9000多位居民的小鎮人潮湧動,為當地帶來數千萬鎊的收入。主要大街上,紀念品店和小型咖啡室比比皆是,但對於當地居民而言,若要到最近的大型超市購物,卻得駕車四十五分鐘。更令人擔憂的是,很多本地民宅已被外區人士購入,改建為度假屋或第二住宅,導致年輕人難以在當地置業。這種「外表熱鬧,實則冷清」的現象,反映的不僅是商業式微,更是生活基礎設施的缺乏。

raw-image


恬淡寧靜的鄉郊生活背後,隱藏著多重不便。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9000多位居民中,35%是65歲或以上的,比Dorset地區的29.45%還要高,遠超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的18.6%。這個小鎮的唯一診所,位於小山崗之上,對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單是「睇醫生」已經是一項艱難的挑戰。交通的狀況也並不理想,1972年國家鐵路服務終止,英國鐵路公司更拆除了約6.5英里的鐵軌。如今,沒有主要鐵路幹線,巴士班次疏落,鎮內的年輕人多是從周邊小鎮駕車來工作,每日往返,像是漂浮於兩地之間的過客。


英國各地的小鎮,曾經都有屬於它們的黃金歲月,或是區域重要的農漁業地,或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礦業與工業重鎮。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Cornwall,就是另一個著名例子。二次世界大戰時,Dorset地區擁有鐵路、工廠和勃勃生機,而Swanage附近的Studland更是D-Day登陸行動的主要預演海岸之一。今天,昔日繁榮的故事,只剩下歷史牌匾,靜靜述說過去的榮光。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樣的景況,絕非英國獨有。城市化的浪潮席捲全球,去工業化的衝擊讓眾多小鎮面臨衰退。無論是在愛爾蘭的Cobh,還是葡萄牙的Sintra,無數發達國家的鄉郊小鎮都同樣面對著這樣的困境。雖然觀光成為了振興經濟的一條出路,但單純依賴旅遊業,一旦遊人退去,便會留下更大的真空。

作為旅人,我們總是被這些小鎮的恬靜與美景吸引,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的生活現實。或許我們無法即刻改變什麼,但若能多一份理解,旅程便會更有深度與回響。在行程中,有餘力時,不妨選擇在當地消費,支持那些獨立小店或家族經營的食肆;同時,從歷史、文化、社區與生態角度去認識這些地方,不僅是「打卡」,而是一場踏實的人文探索。

raw-image


每一個小鎮都有屬於它的故事與傷痕。或許,我們可以學會以更溫柔的眼光看待這些地方,從如詩如畫的外貌中,讀出那些未曾大聲說出的現實與堅持。這樣的旅程,遠不止觀光,它是一種與當地的連結,是一次更深刻的心靈旅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林教室
0會員
15內容數
學校生態猶如雨林 晴雨有時 方致生機昂然
雨林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本文探討城市公園的起源、演變與社會意義,並以倫敦Regent’s Park為例,闡述公共綠地從皇室私有到全民共享的過程。文章也提及其他國際城市公園案例,例如紐約中央公園、首爾清溪川、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以及英國的Commons,並指出城市公園不只是城市裝飾,更是連結人和自然的重要場所。
Thumbnail
2025/05/04
本文探討城市公園的起源、演變與社會意義,並以倫敦Regent’s Park為例,闡述公共綠地從皇室私有到全民共享的過程。文章也提及其他國際城市公園案例,例如紐約中央公園、首爾清溪川、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以及英國的Commons,並指出城市公園不只是城市裝飾,更是連結人和自然的重要場所。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描述英國一家人初次在英國整理花園的經驗,從冬天花園荒蕪到春天種植花草的過程,並藉此闡述父母親手教學孩子園藝的過程,如何在過程中教導孩子尊重自然、學習耐心與面對困難等珍貴生命價值。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描述英國一家人初次在英國整理花園的經驗,從冬天花園荒蕪到春天種植花草的過程,並藉此闡述父母親手教學孩子園藝的過程,如何在過程中教導孩子尊重自然、學習耐心與面對困難等珍貴生命價值。
Thumbnail
2025/04/27
教宗方濟各逝世,引發對宗教領袖在動盪世界中角色的省思。文章探討方濟各的簡樸生活、改革嘗試,以及天主教廷在全球影響力下降的困境,並反思宗教組織在多元化社會中面對的挑戰與侷限。
Thumbnail
2025/04/27
教宗方濟各逝世,引發對宗教領袖在動盪世界中角色的省思。文章探討方濟各的簡樸生活、改革嘗試,以及天主教廷在全球影響力下降的困境,並反思宗教組織在多元化社會中面對的挑戰與侷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移地教學-將軍村 在古色古香的紅磚牆旁搜尋寫作元素,真有感。 在真正有歷史的地方上在地文化,真有感。 在充滿知識資訊的生物型態博物館裡做中學、學中做,找出可以學習的養分。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持續整理小畫中,發現了這張小圖。遙想熱戀期間,愛人因緣際會決定前往清境農場的某間民宿工作半年,第一次分隔台北南投間,當時內心裡,自己對愛情本質充滿不安與憂慮。 然後接下來,每隔兩周若愛人休假沒有北上安排,或是民宿生意正火熱時,便搭上客運車晃阿晃的南下奔愛,一解相思之情。模模糊糊的記憶中,因
Thumbnail
持續整理小畫中,發現了這張小圖。遙想熱戀期間,愛人因緣際會決定前往清境農場的某間民宿工作半年,第一次分隔台北南投間,當時內心裡,自己對愛情本質充滿不安與憂慮。 然後接下來,每隔兩周若愛人休假沒有北上安排,或是民宿生意正火熱時,便搭上客運車晃阿晃的南下奔愛,一解相思之情。模模糊糊的記憶中,因
Thumbnail
這幅速寫畫呈現出一片寧靜而安詳的住宅區景象,每一筆畫都仿佛在述說著那片土地的故事。大直力行聚落,如同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靜靜地躺在山腳下,像是一位老者溫和地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在這個社區裡,幾棟房屋密集地分佈著,它們彷彿是彼此間的知己,相互間散發著溫暖。樹木環繞著這些房屋,為這個地方增添了一絲生
Thumbnail
這幅速寫畫呈現出一片寧靜而安詳的住宅區景象,每一筆畫都仿佛在述說著那片土地的故事。大直力行聚落,如同一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靜靜地躺在山腳下,像是一位老者溫和地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在這個社區裡,幾棟房屋密集地分佈著,它們彷彿是彼此間的知己,相互間散發著溫暖。樹木環繞著這些房屋,為這個地方增添了一絲生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這裡是個充滿著自然風情的地方,每次來到這裡,都感受到了三芝與四淡水的交融之美。這個地方承載著通往陽明山的脈絡,像是一座門戶,將人們引領至山野之中。 在這片土地上,農村的痕跡尚存,保留著那份純樸與自然的氛圍。停車在農家的空地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心中浮現了畫筆的念頭。或許,可以畫下對面那幾個樓梯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