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家園林到都市靈魂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倫敦四月的陽光與清風輕盈灑落在 Regent’s Park 的每個角落,我與友人約好在這片綠意盎然的大草地上野餐小聚。這片開闊草地上,有情侶平靜但溫馨地仰臥觀天,有中年人在樹蔭下靜靜閱讀,有人與愛犬玩擲球遊戲,遠處則傳來大男孩打欖球的喧鬧聲。人們總能在這片大草地中享受舒坦怡人的每一刻。

我們早已習慣了公園的存在,卻鮮少追問:為什麼城市需要公園?它們從哪裡來?若有一天它們從我們生活中消失,會帶來什麼改變?對我而言,公園從來不是抽象的空間。童年時,每逢周日,一家人飲完早茶後總會到市鎮公園散步,到公園中央的小湖欣賞鴨子、餵金魚和烏龜。我和弟妹總會在遊樂場盪鞦韆、玩滑梯,那些悠閒時光大概也是很多朋友童年的柔軟角落吧。

然而,九十年代隨父母回廣州探親時,記得跟親友同遊的公園都需購票入場,且印象中園內沒有遊樂場。現在回想,讓我更明白:並非所有城市都將公共綠地視為理所當然的市民設施。正因如此,愈發珍惜今日我們得以自由親近自然的權利。

生活在英國,公共綠地在大城小鎮中總能找到。以 Regent’s Park 為例,它原為十九世紀初皇室的私人園林。隨著倫敦城市化迅速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公共衛生與社會平等的問題,這片原本屬於少數人的土地,最終在十九世紀中葉逐步對公眾開放。這不只是空間的釋放,更是一種對綠地服務對象認知的轉變。


raw-image


綠化空間公共化的理念在世界各地也在十九世紀悄悄發酵。誕生於十九世紀中葉的紐約Central Park,是第一個明確以「全民共享」為出發點設計的大型城市公園;南韓首爾的清溪川則從曾被高速公路覆蓋的河道,重生為綠化走廊,象徵城市再生與生態修復的可能;而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園更展現城市規劃、自然共生與生活方式整合的願景。

raw-image


在英國,城市中還保留許多由皇室園地轉化的公園,如 Hyde Park、Green Park、St James’s Park。它們見證著城市從特權走向普及,從權力管理走向市民共享。另一類名為 Commons 的公共綠地,則起源於中世紀農民的放牧權,如今多轉型為開放的社區空間,彷彿提醒著我們:公園的故事,總是與人民的生活緊緊糾纏在一起。

公園又何止只為人類服務?夕陽在山,我與友人準備離開時,路經公園的 Boating Lake。人影散亂中,卻見雙雙對對的鴛鴦、浩浩蕩蕩的雁鳥家庭,穿梭於湖畔小徑之間,各自尋覓快樂。人類從未脫離自然,而城市若要長久繁榮,就必須為這座城市的所有住客,留下真正能與自然對話的空間。


raw-image


城市綠洲的大小規模、設計配套,以及所孕育的文化生態,無不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治理者是否曾真心誠意與民同樂。公園,從不只是城市的裝飾,而是我們與世界、與他人、與內心連結的場所。我們每一次漫步公園時,都別忘記這一片自由綠意背後,由多少人共同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林教室
5會員
56內容數
「雨林教室」是一座以文字編織的小小雨林,承載我對理想學習與書寫生活的嚮往。身為教學者、書寫者與生活觀察者,這片沙龍是我栽種思想、記錄人間溫度和傾聽自然節奏的天地,好比熱帶雨林,多元包容而生機處處。 願這空間,能成為你我在紛亂世界中歇腳的所在:讓文字為我們留住片刻清明;讓閱讀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步伐。
雨林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本文描述英國一家人初次在英國整理花園的經驗,從冬天花園荒蕪到春天種植花草的過程,並藉此闡述父母親手教學孩子園藝的過程,如何在過程中教導孩子尊重自然、學習耐心與面對困難等珍貴生命價值。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描述英國一家人初次在英國整理花園的經驗,從冬天花園荒蕪到春天種植花草的過程,並藉此闡述父母親手教學孩子園藝的過程,如何在過程中教導孩子尊重自然、學習耐心與面對困難等珍貴生命價值。
Thumbnail
2025/04/27
教宗方濟各逝世,引發對宗教領袖在動盪世界中角色的省思。文章探討方濟各的簡樸生活、改革嘗試,以及天主教廷在全球影響力下降的困境,並反思宗教組織在多元化社會中面對的挑戰與侷限。
Thumbnail
2025/04/27
教宗方濟各逝世,引發對宗教領袖在動盪世界中角色的省思。文章探討方濟各的簡樸生活、改革嘗試,以及天主教廷在全球影響力下降的困境,並反思宗教組織在多元化社會中面對的挑戰與侷限。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描寫作者對一場久違細雨的感受,並以此引申出對自然變遷與心境調整的思考。文章指出人們往往追求理想天氣,卻忽略了自然變化之美,以及持續無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作者呼籲讀者應接納自然的變幻無常,在生活中保持靈活與覺察,才能找到自在之道。
Thumbnail
2025/04/23
本文描寫作者對一場久違細雨的感受,並以此引申出對自然變遷與心境調整的思考。文章指出人們往往追求理想天氣,卻忽略了自然變化之美,以及持續無雨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作者呼籲讀者應接納自然的變幻無常,在生活中保持靈活與覺察,才能找到自在之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歐洲不少老城市都有市集廣場,四周林立各種公會的建築、豪宅、政府機關、教堂、鐘樓等,外觀精細繁複的雕刻,每棟都在比美、比氣勢,數百年後親臨現場,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那股、彼此間相互較勁的煙硝味。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 台北中正228和平公園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氣息的地方,許多畫家都曾在這裡找到創作的靈感。這個公園不僅是許多人畫畫的地點,更是承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和故事。我每次來到這裡,都忍不住拿起畫筆,試圖捕捉這裡的獨特氛圍。 拱橋和後面的涼亭 這次我選擇了一個特別的位置,坐在公園的一角,眼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美術館不會是「不知道要去哪所以去一下」的地方,但經驗體感上,30元的成人票價、不限時、交通方便,鄰近的圓山和民權西路也有不少餐廳,天氣沒有太熱還能逛逛花博公園(也常常有週末戶外擺攤可以逛),幾次安排體驗都非常好!
Thumbnail
那天下午,我跟朋友從國家圖書館出來,迎著溫暖的陽光,決定進行一次漫步,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從圖書館左轉,沿著中山南路走,耳邊隨即響起車水馬龍的聲音,這是一條熱鬧的街道,車輛川流不息。 走到中山南路和凱蘭格蘭大道的交叉口,我停下來等待紅綠燈。這個路口總是那麼繁忙,四周是高聳的建築物和熙攘的人群。人行
Thumbnail
那天下午,我跟朋友從國家圖書館出來,迎著溫暖的陽光,決定進行一次漫步,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從圖書館左轉,沿著中山南路走,耳邊隨即響起車水馬龍的聲音,這是一條熱鬧的街道,車輛川流不息。 走到中山南路和凱蘭格蘭大道的交叉口,我停下來等待紅綠燈。這個路口總是那麼繁忙,四周是高聳的建築物和熙攘的人群。人行
Thumbnail
「雙橡園1920」享有七期天際線的絕佳視野棟距,同時擁有生活機能、交通便利性、住居環境等優勢。更融入THE RESIDENCES TWIN OAKS 3.0優+生活打造「雙橡園式酒店御邸」,成為今年市場最受矚目的頂規焦點作品!
Thumbnail
「雙橡園1920」享有七期天際線的絕佳視野棟距,同時擁有生活機能、交通便利性、住居環境等優勢。更融入THE RESIDENCES TWIN OAKS 3.0優+生活打造「雙橡園式酒店御邸」,成為今年市場最受矚目的頂規焦點作品!
Thumbnail
一個臨時起意,我們和卡爾教堂前的雷瑟爾公園相遇。
Thumbnail
一個臨時起意,我們和卡爾教堂前的雷瑟爾公園相遇。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Thumbnail
花園和公園是英國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本文就介紹倫敦的邱園 Kew Gardens 作為夏天到英國旅行的戶外景點。邱園被列為世界遺產,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園之一。文章介紹了邱園的歷史背景、保育宗旨、園內的溫室和其他主要景點,以及夏天遊園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花園和公園是英國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本文就介紹倫敦的邱園 Kew Gardens 作為夏天到英國旅行的戶外景點。邱園被列為世界遺產,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園之一。文章介紹了邱園的歷史背景、保育宗旨、園內的溫室和其他主要景點,以及夏天遊園的注意事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