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家,一直到我出社會後才裝了冷氣。
在我高中之前,家裡很窮。
921大地震後,原本我們住在台中的一間舊公寓,四樓,一家六口擠在一起。
地震後,有些鄰居搬走了,留下來的人選擇買地自建。
那是一個台中透天只要四百萬的年代。
本來我們那棟不用重蓋,卻因為後面那棟樓壓到我們,才必須拆遷重建。
那是建商的問題,我們有向法院求償,但建商早就捲款潛逃。
最後拿到的賠償金遠遠不夠蓋新房子。
我媽媽為了這個家,獨自身兼多份工作,撐起一家老小的生活。
爸爸因為從事中藥行業時涉及法律問題,有一段時間無法繼續工作,還得去做社區服務。
小時候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賣掉家裡的車。
後來才知道,是為了維持基本開支,改開阿姨的舊車。
我也不懂為什麼同學的早餐那麼豐盛,
而我只有兩片夾著抹醬的吐司。
奇妙的是,有同學還羨慕我。
但我心裡知道,那只是一種「不知道」的單純。
我的衣服、鞋子大多是姊姊或親戚朋友給的,
有些尺寸太大太小,也只能湊合著穿。
我的第一雙名牌運動鞋,是高中自己去三折特賣會買的。
那一刻我好珍惜,也從此開始學會「自己給自己東西」。
我還在家裡做過家庭代工,是水龍頭加工那種,
做好一袋袋再載出去交貨,然後又再載一批回來。
我永遠忘不了小學六年級畢業典禮的隔天,
清晨五六點,我媽載著我和姊姊「三貼」騎車到市區,
在早餐店開店工作,而我也正式開啟了我的打工人生。
我只會裝飲料,第一次上工完全不會,
店裡有一位叔叔總是很嚴厲地罵我。
寫到這裡,我眼淚潰堤。
那時候我完全不理解:為什麼我的人生是這樣?
難道我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樣快快樂樂地玩嗎?
但那時候的我,沒有選擇的餘地。
每年夏天睡覺的晚上真的很熱,
沒有冷氣,只能吹電風扇、鋪竹蓆,甚至睡地板。
睡不著,就起來沖個冷水澡,
趁著身體涼涼的趕快入睡。
我都會很早起,因為只要太陽一出來,房間就變烤箱。
我看到舅舅阿姨家的表兄弟姊妹,
不愁吃穿、買文具從來不用考慮價格,
身上穿的也都是合身的、有品牌的衣服。
他們一回房間就開冷氣,甚至同時間幾台冷氣在開。
而我從小學開始就要自己走路回家,
中午放學頂著大太陽,一樣得走,
從來沒奢望過買自己喜歡的文具用品。
這是我人生裡的起點,真實又滾燙。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寫下小時候的故事。
也只有寫出來的那一刻,我才真的發現:
現在的生活,真的翻轉了。
謝謝那個沒有選擇權、卻仍努力長大的我。
我想對她說一聲:「妳辛苦了,也很棒。」
太咪的翻轉日記 ING
如果你也想看更多故事,
歡迎留言告訴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