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但也很現實的市場現象。當台幣大漲時,高價房子反而更好賣,背後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1. 資金回流與富人效應
當台幣升值時,代表整體經濟信心強、外資進入或出口商換匯意願高。這會帶動資金從海外回流,尤其是高資產族群,他們會選擇將資金配置在抗通膨的資產上——例如豪宅、黃金、藝術品等。
→ 有錢人買進硬資產,豪宅需求自然上升。
✅ 2. 台幣升值=購買力上升
台幣變強意味著用同樣的外幣可以換到更少的台幣,對海外買家或持有外幣資產者來說,台灣的不動產「變便宜」。
→ 有錢的台商、海外華人更願意進場買進高價物件。
✅ 3. 高價房抗通膨能力強
與中低價房相比,高價房因地段稀缺、產品稀有、受眾穩定,價格波動小、保值力強。當貨幣升值引發通膨預期時,投資人會將資金轉向這類保值型資產。
→ 「放銀行會貶值,不如買豪宅保值」。
✅ 4. 低利率資金行情+財富M型化
當央行利率仍低時,資金成本便宜,富人更能槓桿操作;同時,社會財富集中化,中產階級負擔不起房子時,有錢人正好進場掃貨。
→ 高價房市場越來越脫離基本面,呈現「富者越富」的現象。
✅ 5. 高端市場具有品牌與象徵性
像「仁愛帝寶」、「One Park Taipei」這類豪宅,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買家往往是看中品牌、圈層、隱私與保值性,而不是單純的自住需求。
→ 對他們來說,不買是損失,買是收藏與身分象徵。

總結一句話:
當台幣大漲、資金氾濫時,買得起的人更願意「以房傳財、以宅制富」,高價房成為富人眼中的“現金保險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