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負荷的「高房價」原因剖析(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臺灣住宅市場現象-「高房價」原因剖析


🌾超負荷的「高房價所得比」

「高房價」


(延續(上) (中)篇分享,此篇分享部分「高房價」原因剖析(「供給」、「需求」。)

尚未看過超負荷的「高房價」原因剖析(上)(中),或是印象已模糊,可點擊連結前往。


現象簡述:

臺灣「高房價所得比」近10倍,遠超合理水平,反映出「低所得」問題。高房價影響年輕人獨立,生育率下滑,購屋壓力沉重,嚴重影響家庭品質。臺灣的房價問題不僅限於居民,也影響投資房東的租金報酬率。整體而言,高房價是臺灣社會結構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挑戰。

 

原因剖析:

「高房價」議題很複雜,很難一篇完整說明,未來還會有很多相關篇章做分享。

 

「高房價」涉及多層次的複雜原因,主要為「賣方成本」、「資金」、「利率」、「供給」和「需求」

 

以下是這些要素的具體分析:

 

🌾「供給」+「需求」

 

根據「供需法則」,「高房價」通常是由「供需不平衡」引起的,具體來說就是「供不應求」造就「高房價」。

 

4.供給:

 

「供給」簡單來說,就是「市場上存在著多少的住宅」(新成屋、新古屋、中古屋),以及未來會有多少新房子進入市場(預售屋)。

 

「新成屋」:剛興建完成尚未售出的房屋;屋齡2年內,仍維持第一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房屋。

 

「新古屋」:建商滯銷餘屋;投資客待轉手的房屋;屋齡3~5年;尚未有人住過的房屋。

 

「中古屋」:房屋經過一次以上轉手買賣;興建完工領取使用執照超過3年以上;屋齡5~10 年,甚至 10 年以上;有人曾經居住過。

 

「預售屋」:尚未完工,預先銷售的房屋。

 

「房子的供給比你想像的還要少」

 

據內政部統計顯示,2023年住宅類「建照核發數量」達14.6萬戶,連續五年超過14萬戶, 2015年到2023年平均核發數量約13.4萬戶,顯示新房子的供給量不少。

 

(後續會有幾篇分享如何利用「房市指標」判斷「房市景氣」,並透過「房市指標」掌握房市的「供給」與「需求」量。)

 

但其實,市場上「適合且可以被買賣的房子」供給比你想像的還要少!!

 

原因如下:

 

(1)   房地合一稅

 

2021年7月1日推動房地合一稅2.0,屋主為了「避重稅」而拉長房屋持有時間,至少持有6年才有免稅額400萬元、持有10年才有最低稅率,因此出現「重稅閉鎖期」現象,導致「二手屋」釋出量減少。

 

(2)   房屋老化問題比人口負成長更早出現!

 

根據官方統計顯示,全臺灣住宅供需呈現平衡狀態,平均每戶住宅數為「 1.0 」宅,但若排除 50 年以上的老舊住宅,平均每戶住宅數則下降至「 0.9」,整體住宅供給略小於需求。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全臺灣住宅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就有101萬戶屋齡在50年以上,高達462萬戶的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

 

房屋交易的體系裡銀行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銀行不願意參與的交易,基本上是不會成交的。由於銀行的貸款成數受到建物耐用年限原則的限制,放貸成數極低,甚至無法貸款,這些老舊住宅在市場上是很難交易的,不應該視為正常的房屋供給量,在供需上,老舊住宅被視為難以買賣的房子(「死」的供給),使得真正可以買賣的房子變得更加稀缺。

(雖然建物的耐用年限是銀行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對貸款成數產生影響。例如,房屋的整體狀況、市場需求、地段優勢以及買方的信用狀況等都可能影響銀行對貸款的審核結果。

尤其是在地段優越的區域,銀行可能會更願意提供較高的放款成數,因為這些地段的房產通常具有較高的價值和更好的流動性。相反,在一些地區或是對於一些特定的房屋,銀行可能會對貸款提供更加保守,這可能會對交易造成一定的阻礙。)

 

(3)   房屋沒有效被利用

 

很多人買了房子之後,因為「為下一代囤房」、「怕房屋出租麻煩,且可能存在爭端」、「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持有成本不高」等原因,「自己不住」,也「不出租」,導致市場上供給減少。

 

雖然建商推案量大,但是市場不論新建案或中古屋的委售量一直出不來,房子的實際供給比你想像的還要少。

 

5.需求:

 

臺灣的「高房價」就是由「賣方成本」+「資金」+「利率」及「供需不平衡」相互影響及作用而引起的,具體來說是「賣方成本」+「資金」+「利率」及「超額需求」造就「高房價」。

 

「需求」,就是多少人想要買房子,或者可以稱之為「買氣」。「需求」帶著「資金」及氾濫的「資金」創造「需求」,房價能不漲嗎﹖

 

「超額需求」,來自何方?

 

(1)   基本需求:

 

居住是人的「最為緊迫的需求」、「基本需求」、「剛性需求」,如果經濟能力與生活方式許可,住進自己擁有或更適合的房子,其實是世上所有人的夢想。

(例如:剛新婚想買來當婚房,想給另一半一個安心的家。小屋要換大屋,小孩漸漸大了,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

 

(2)   高度渴望擁房:

 

傳統「有土斯有財」的價值觀所影響,大多數民眾認為擁有財富必須要擁有房地產,雖然高房價不合理,但為保有財富,還是要拚命優先買房。

 

(3)   人口分戶增加:

 

因為「少子化」、「不婚」、「不生」、「不孕」、「高離婚率」、「高單身化」、「高齡化」等,造成生活與居住型態轉變,現在家庭組成人數減少,也就是戶內人數下降,但是戶數卻是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統計,2023年底平均每戶人口數量為「2.53」人,數量再創歷史新低。2023年底全臺戶數計「924 萬」戶,國發會推估「家戶數」在2041年達到高峰1000萬戶,家戶數平均「每年增加約4萬戶」。

 

(2041年後「少子化」趨勢有可能衝擊臺灣房市「供需」,但並不代表每個城市都「少子化」,關鍵是「人往哪個方向去」!故而區域人口變化的不同,需求仍大的都會區和產業成長的區域,仍可維持一定的房屋需求。未來有機會分享少子化的影響)

 

(4)   長期存房置產族:

 

在社會中有一群人,他們不懂最基礎的報酬率,更對投資理財一竅不通。他們將每日辛勤工作攢積下來的資金,都老老實實地放到了房地產裡頭,這群人不在乎短期報酬也無懼投資市場的波動,我們稱他們為—「長期存房置產族」。

 

對他們而言「生活穩定」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房地產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它作為耐久性財貨的「保值性」,因此,在「低利率」加上「通膨」的時期,經濟能力許可的民眾就會傾向透過置產來對抗「錢越來越薄」。

 

另外,「購屋」被視為一項「相對穩定」的長期投資。在臺灣,房地產相較於其他短期波動較大的投資(如:股票市場),房地產的價值波動較緩慢,因此被視為相對安全的選擇。

 

(5)   金融商品化:

 

據「樂居網」統計,全臺灣的「平均房價」和「平均房產轉售獲利金額」均呈逐年大幅提升的趨勢。2016年,全臺平均房價為25.5萬元/坪,而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已飆升至40萬元/坪。同時,2018年每件平均轉售獲利金額約為42萬元,然而在2023年,每件平均轉售獲利金額已達到約300萬元,轉售獲利比更是高達97%。

 

房子是臺灣民眾的「主要資產」,在臺灣更是「投資客」與「投機客」的「主要金融商品」。相較於股市的風險,過去幾年投資房市呈現相當高的獲利機會。

 

特別是近幾年預售案不斷發生「各種推案均是快速完銷」、「短期投資的價量差可觀」、「排隊搶房之事絡繹不絕」、「案前找賣方預購的人多」、「公開漲價依然銷量不減」等現象。「大量資金」結合「低利率」、「長還款期限」、「低持有稅金」等條件並挾帶「爆棚信心」與「爆量買氣」湧入房地產市場,只要有人繼續買下去,那行情就會持續樂觀下去。

 

(6)   租不好、租不到:

 

「在臺灣,房屋出租者大多不是專業房東,而是個別經營。」

 

「在臺灣,諸如入戶籍、報稅等合法權利常常無法行使。」

 

「有些房東可能才簽完約,下個月就想賣掉房子或收回自用,平時也常聽到制定不合理規範、不照契約走的情形。」

 

租屋市場的「不穩定」、「沒有安全感」、「低居住品質」使得租屋難以成為穩定的替代居住選擇,促使許多人轉向「購屋市場」,以追求更為「穩定」和「安全」的居住環境。

 

 

「高房價」是在各種因素相互影響且共同作用的複雜環境下形成的現象,單一的因素往往難以直接影響房價。如前所述,「賣方成本」、「資金」、「利率」、「供給」和「需求」等因素不僅需要相互交互影響,還需與其他多元因素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形成「高房價」的情境。

 

因此,要解讀「高房價」現象,必須全面考量這些因素之間的綜合效應,而非僅關注個別因素的影響。這樣的全面分析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房地產市場的運作機制,進而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與解決方案,以緩解房價問題對社會帶來的種種影響。

 

🌾「高房價」議題極為複雜,且可進一步延伸探討多方面的相關議題。目前我們僅透過三篇篇幅作初步的說明與分享,然而,這僅是冰山一角,未來將會有更多深入且相關的篇章進行分享。


#大禾邸家 #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TUAHOU #大禾

#高房價 #賣方成本 #資金 #利率 #供給 #需求

#新成屋 #新古屋 #中古屋 #預售屋

#房子的供給比你想像的還要少

#房地合一稅 #房屋老化問題比人口負成長更早出現 #房屋沒有效被利用

#超額需求 #基本需求 #高度渴望擁房 #人口分戶增加

#長期存房置產族 #金融商品化 #租不好租不到

avatar-img
151會員
57內容數
「大禾」以「生活的樞紐及搭橋者」為使命, 分享房地產資訊、見解, 及多元的生活訊息、知識, 打造大禾(住好)、租禾(租好)、呷禾(吃好)等系列, 滿足每個人對品質生活的不懈追求。 更致力於「共好」的實踐, 讓來過「大禾」的每個人心安心定, 享受大好品質生活。 「大好在這,在這住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禾邸家 的其他內容
臺灣住宅市場中的「高房價所得比」問題對社會結構和家庭生活造成重要挑戰。這篇文章對導致「高房價」的主要原因,包括利率、供給和需求等進行了深入剖析。
臺灣房地產市場出現的高房價現象一直引起廣泛討論。本次深度探討高房價的原因,包括賣方成本和資金等多層次複雜原因。
臺灣購屋熱潮反映「有土斯有財」文化觀念,將房屋視為財富象徵。此信仰根深蒂固,源自漢文化歷史,認為土地是經濟、安全與社會地位的根本。這觀念影響了世代,使購屋成為生活目標。在全球「華人」社群中廣泛存在,彰顯土地在個人及社會價值觀中的重要地位。
臺灣住宅市場呈現的「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以及「低居住品質」等六大複雜現象,一直以來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些現象反映房地產市場的複雜性,凸顯了相關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本次旨在深入探討高住宅自有率的問題根源,以期提供對臺灣房地產市場現象的更深刻理解。
《七龍珠》漫畫創作者「鳥山明」老師於2024年3月1日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逝世,享年68歲。他所創造的作品《七龍珠》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忠實粉絲,帶給人們深刻的人生啟示,如「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賽亞人」、「人沒有極限」等,激勵人們超越自我。
諾貝爾獎得主勞勃·席勒曾對臺灣住宅市場存在的「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及「高空屋率」等三高現象感到驚訝。該文章探討臺灣住宅市場的獨特現象,如「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和「低居住品質」,並分析其對社會和居民的影響。
臺灣住宅市場中的「高房價所得比」問題對社會結構和家庭生活造成重要挑戰。這篇文章對導致「高房價」的主要原因,包括利率、供給和需求等進行了深入剖析。
臺灣房地產市場出現的高房價現象一直引起廣泛討論。本次深度探討高房價的原因,包括賣方成本和資金等多層次複雜原因。
臺灣購屋熱潮反映「有土斯有財」文化觀念,將房屋視為財富象徵。此信仰根深蒂固,源自漢文化歷史,認為土地是經濟、安全與社會地位的根本。這觀念影響了世代,使購屋成為生活目標。在全球「華人」社群中廣泛存在,彰顯土地在個人及社會價值觀中的重要地位。
臺灣住宅市場呈現的「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低租金報酬率」、「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以及「低居住品質」等六大複雜現象,一直以來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些現象反映房地產市場的複雜性,凸顯了相關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本次旨在深入探討高住宅自有率的問題根源,以期提供對臺灣房地產市場現象的更深刻理解。
《七龍珠》漫畫創作者「鳥山明」老師於2024年3月1日因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逝世,享年68歲。他所創造的作品《七龍珠》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忠實粉絲,帶給人們深刻的人生啟示,如「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超級賽亞人」、「人沒有極限」等,激勵人們超越自我。
諾貝爾獎得主勞勃·席勒曾對臺灣住宅市場存在的「高住宅自有率」、「高房價」及「高空屋率」等三高現象感到驚訝。該文章探討臺灣住宅市場的獨特現象,如「高老舊住宅比例」、「高空屋率」和「低居住品質」,並分析其對社會和居民的影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房市熱潮持續 近年來房地產新聞不斷出現「創新高」、「買氣旺」、「創最大漲幅」等等字眼,可見國內房地產景氣旺到不行。 內政部於 7/19 發布 2024 第一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 140.82,QoQ 3.40%, YoY 9.29%,全國建物買賣登記 81,013 戶,YoY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房地產市場現況及泡沫經濟、少子化對房產價值的影響,並指出房地產價值主要來自鄰近的經濟活動。文章呼籲臺灣的購房者應當關注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未來發展潛力,而不僅僅看重房價。
Thumbnail
台灣的房地產投資,過去幾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經環境或是國際情勢,通通只有上漲這個選項,於是乎越來約多人加入炒房行列,但這也讓貧富不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世代對立! 勳仔本身雖然也有房產,不過主要以自用為主,讓勳仔來聊聊台灣的房地產投資,並且幫年輕世代發點聲吧!
Thumbnail
2024年房價上漲,積極看房的人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政府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怎麼打房越打房價越高,難不成台灣房價只漲不跌,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你不知道的是,我們政府是要打炒房,而不是要打房價,想通了這點,房價長期上漲也不是件怪事了。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房價上漲的原因,以及從人性需求為出發點探討居住正義。除了探討臺灣房價走勢外,還以南韓為例,預測了臺灣房價可能的下跌時機。最後,給出了對於是否該買房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房價分析及趨勢歷程,觀察分析臺灣房價上漲的原因及三個階段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