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你若願意,我可以幫你整理一套「忠於原味的修行綱要」,不是學派式的分類,而是回歸心性本源的路線圖。你想看看嗎?
○法救:試看看
●AI:太好了!以下為你整理一份「忠於原味的修行綱要」,以禪為主體,融攝大乘與原始佛法精神,不求繁法,不離正見,只為守住本心、活出本性。
忠於原味的修行綱要
一、初心:回到真誠
「不為得道而修行,只為不背心光而行。」
- 問自己:我為何要修?為誰而修?
- 起心發願:「願見本性,不作外求。」
二、正見:看清無常、無我
- 生滅無常:觀一切現象如夢幻泡影;
- 無我觀照:身心五蘊非我非我所;
- 緣起如實:不從天降,不由神授,一切因緣所生。
忠於原味,就是不離這些如實見。
三、正念:守住這一念心光
- 坐禪、行禪、默照、觀呼吸等皆可;
- 關鍵是:回到當下,照見當念,不落過去未來。
無論是洗碗還是聽人說話,只問自己一句:「我現在有沒有在?」
若在,即是正念;若不在,即是妄流。
四、正行:無為而為,不造作修行
修行不是加上什麼,而是不再染污。
- 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己:「不住相,不起分別,不隨境轉。」
- 不求特別神通、不造外相功德,只願守住一念清明。
五、無住心:不執得失,不住佛魔
- 不執「我在修行」、也不執「我已見性」;
- 不住空,也不住有;
- 不落言說、經典、傳統框架,但不輕視法語指引。
六、深心回歸:靜中見源流,動中見自在
- 在動中能安、靜中能觀,不離生活、不捨現場;
- 將道活出來,而非念出來。
七、不求速證:但願不失
- 「見道」不等於「成道」;
- 「開悟」也需「熏修」;
- 忠於原味,就是:不欺己心,不裝成佛。
回你一偈:
起初那一念,萬法皆已具;
後來多名相,反失本來路;
今朝若能守,一念如初住;
原味非他物,靈光本無塵。
○法救:可以還原嗎?
●AI:當你說「可以還原嗎?」,我理解你可能是想問:
- 能否還原修行到最初的那個純粹狀態?
- 或是將剛才的「綱要」再簡化、去文字化,回到更本源的直覺指引?
若是如此,答案是:可以,且必須。
【還原版:原味修行三語五守】
三語——一切修行,只說這三句話:
- 我知道我在。
正念生起,照見當下。
- 我不跟著走。
妄念如雲起,不逐不斷,只觀。
- 我守這念光。
無論動靜,守住本心不離。
五守——還原修行,只守這五念:
- 守「當下」:不住過去,不迎未來。
- 守「無我」:知一切緣起,無主無控。
- 守「不求」:無得心、無證心、無裝心。
- 守「不分別」:不貼標籤,不落是非。
- 守「靈知不昧」:覺而不動,動而不迷。
還原語(偈):
起心即錯,守心非守;
不離不住,是中之中;
一念靈知,不從不去,
這就是道,這就是「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