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覺醒的勇氣|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學習範疇

覺醒的勇氣:阿底峽之修心七要|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第二章 菩提心

■ 究竟菩提心

視一切現象如夢。

對於敵人,我們總認為他們永遠充滿敵意。或許我們認為,他們曾是我們祖先的敵人,如今他們與我們敵對,未來也會憎恨我們的子女。這只是我們的想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不知道在過去世,自己身處何地,是什麼樣的眾生,因而也無法確定,此刻對我們充滿敵意的人,在過去世是不是我們的父母!當死亡來臨,我們不知道自己將投生何處,因此也不知道這些敵人未來會不會成為我們的父母。此時,我們對如此關愛我們的父母充滿信心,但當他們離開此生之後,誰能說他們不會輪迴成為我們的敵人?由於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生世一無所知,於是我們產生一種印象,認為現在的敵人不會改變敵意,現在的朋友永遠會是友善的。這只說明,我們從未真正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要仔細思量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情境:許多人一起從事一個複雜的計畫。在某個階段,他們全是朋友,彼此親近、信任、扶持。但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使他們反目成仇,互相傷害,甚至相互殘殺。這種事情確實會發生,而在一生當中,諸如此類的變化也會出現很多次,因為一切聚合而生的事物或狀況都是無常的。

雖然殊勝人身是獲致覺醒的無上器皿,但它本身也不過是一個短暫無常的現象。沒有人知道死亡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到來。在水面上形成的泡沫,下一剎那就消失了,毫不停留。難得的人身也是如此。在致力修行之前,我們耗費所有的時間,但誰知道生命會在什麼時候消逝?一旦我們失去殊勝的人身,繼續存在的心識流或許會投生畜牲道、地獄道或天道。在這些地方,要修行是不可能的。天道的眾生享受一切的舒適愜意,但因為不斷地放縱和分心,而不適合修行。

從我們的感官認知來看,外在的宇宙——土地、岩石、山巒和懸崖——似乎是恆久而穩定的,如同我們認為,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能夠維持好幾代。但事實上,沒有什麼是堅實穩固的,一切都如海市蜃樓。

如果對無常有所領悟,我們就能修持殊勝的法教。但如果我們仍然認為,一切都將如常,我們就會像在臨終病榻上,仍然談論生意的富人!這些人從不會去談論來生。這顯示,他們從未體認死亡是確定的。這是他們的錯誤和迷妄。

什麼是迷妄?我們應該如何定義它?如同一個瘋子在寒冷的冬日跑到戶外,縱身跳入水裡洗澡,精神錯亂到無法發現他的身體凍僵了。我們會認為這個人瘋了。但同樣的,在一個心智清明而覺醒的菩薩眼中,我們的行為跟那個瘋子一樣瘋狂。我們應該深信自己完全被蒙蔽了。當事物以其自身的方式在我們面前顯現,它們本身不具絲毫真實性,也並非獨立存在於心之外。

是什麼創造了這個幻象?是心。心把虛幻、不存在的事物視為真實。儘管如此,我們應該清楚了解,這種迷妄和心本身——佛性或如來藏——是非常不同的。因此迷妄不是無法去除的事物。

至於心,這個幻象的創造者呢?我們甚至能說心是存在的嗎?為了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

觀心性無生。

要如何說明念頭?此刻,我在傳授佛法。讓我們分析一下你們聆聽我傳法的心理體驗或念頭。它擁有形狀或顏色嗎?它能夠在上半身或下半身、在眼睛或耳朵中找到嗎?我們所謂的「心」,其實不存在。如果它真的是一個「東西」,它必須具有屬性,例如顏色。它必須是白色、黃色等等。或它必須具有形狀,像是一根柱子或一個花瓶。它必須大或小,新或舊等等。只要向內仔細思索,就能知道心到底存不存在。你將會發現,心沒有起點,沒有結束,也沒有停駐。它既無顏色和形狀,也無法在體內或體外找到。當你了解到,心不以任何「東西」的姿態存在,你應該安住在那個覺受之中,不要為它貼上標籤或下定義。

當你真正了悟空性,你就會像蓮師和密勒日巴尊者,不受酷暑或寒冬的影響,而且水火不侵。在空性中沒有痛苦。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了悟心的空性,我們連被小昆蟲叮咬,都會想:「啊,我被叮了。好痛!」或當一個人說了一句不客氣的話,我們會動怒。這都說明,我們沒有了悟心的空性。

「了悟空性」通常被稱為「對治」。當身心在本質上是空的信念在心中生起時,有一句話說:

對治亦自解。

人們前來求法,乃是因為他們害怕死亡後會發生事情。他們認為,他們必須皈依,向喇嘛求教,一心一意專注於修行:十萬遍大禮拜、十萬次獻曼達、念誦皈依文等等。當然,這些都是正面的念頭,但這些念頭不具實質,無法停留太久。當上師不在了,沒有人能夠指導什麼是該做或不該做的時候,這對大部分修行者來說,就如俗語所言:「老瑜伽士發財;老上師結婚。」這句話說明念頭並非恆常不變。因此我們要記得,任何「念頭」或「對治」——即使是空性的念頭——在本質上是空的,不具有實質的存在。

道體歇於阿賴耶。

但我們要如何安住於空性之中,如何離於所有的心智活動?首先要認清,當我們想到「我」這個念頭時,其實不具任何真實性。雖然如此,我們仍然覺得,有一個真實的、實在的東西叫做「我」。這個「我」由一個具有五種感官、八種識的身體支撐。這些都是技術名詞,不容易了解。舉例來說,當眼睛辨認出一個形體,視覺的產生是透過眼識的作用。如果那形體是悅目的,我們心想:「這個好。我喜歡。」如果看到鬼魂等可怕的東西,或有人拿著槍對準我們,我們心想自己將要被殺害,心中充滿恐懼。然而,那些外在事件似乎是在「那裡」發生,但事實上,它們是在「這裡」、在「內在」發生;它們是心造作出來的。

至於心的所在位置,我們可以說,它們和身體連接在一起;正因為如此的組合,我們有著語言能力。一個帳篷中間有一根柱子,四邊繩子拉起帆布,就變成一個能夠駐留的處所。同樣的,我們的身、語、意也暫時連結在一起。但是當死亡來臨,我們的心會進入中陰,身體被遺留在後,語言則完全不存在。我們的心無法帶走此生所累積的財富,父母親友也無法隨行。我們將隻身一人,背負所從事的一切善行與惡行。這些善行和惡行如影隨行,無法擺脫。

被我們遺留在後的身體稱為屍體。不論是父母的屍體,或上師的舍利,都只是一具屍體。屍體雖有眼睛,卻無法看見;有耳不能聽;有口不能言。我們可以尊重地對待屍體,替它穿上緞袍,供奉在寶座上;也可以粗魯地把它丟進火裡或水裡。對屍體來說,沒有差別。它們像石頭一樣沒有心,既不快樂也不悲傷。

身體和語言是心的僕人,當心是正面的時候,身體和語言也是正面的。但是我們要如何讓心正面?此刻,我們執著於一個念頭,認為心是真實存在的。有人伸出援手時,我們心想:「這人對我真好。我必須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讓他成為我一輩子乃至生生世世的朋友。」這只顯示,我們不了解心的空性。至於敵人,我們只會想到要如何竭盡所能地傷害他們,最好把他們殺死,或至少搶走他們所有的財產。之所以有如此的想法,是因為我們認為憤怒是真實且永久存在的。事實上,它什麼都不是。因此,我們應該安住於心的空性,超越所有思維戲論,安住在離於執著的狀態,一種超越所有概念的明晰境界。

在形容究竟菩提心的最後,本續說:

禪修後,視現象為幻。

有一種說法認為,禪修後,一切現象,自己和他人,宇宙和所有眾生,皆顯現如幻。我們對這個說法必須要有正確的了解。

偉大的菩薩來到世間利益眾生,引領眾生趨向解脫之道,不是因為業力或煩惱的緣故。我們從故事得知,佛陀在過去幾世仍是菩薩時,曾投生鳥、鹿等禽獸之中,為的是教導牠們走向善道。他也曾經投生為一個偉大的國王,修持佈施;後來為了求法,或聆聽幾句開示,甚至跳入水火之中,完全不顧自己的性命。因為他已了悟空性,所以沒有任何痛苦。除非我們達到相同程度的了悟,否則只要我們執著於事物常住的概念,就無法達到如佛陀的境界。這是我們每天都要謹記在心的事情。

75會員
34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新新教室|修圖修到望眼欲穿其實修圖不會100%無破綻,因為把圖放到最大是呈現上圖那樣,有很多的馬賽克,連我們以為的黑色線條,它週邊其實還有一些淡淡的顏色,而真正的修圖高手其實是一點一點去點那些的格子,那樣子的成果才會細緻且漂亮。
Thumbnail
avatar
芳閣裡的傻有理
2024-02-01
231204 隨心所欲|心思的戰場靈修篇-每日靈修14天挑戰 (YouVersion讀經計畫)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我們都有自己的計畫,期待早上叫醒我們的是夢想,起床後化好妝,悠閒的買杯咖啡上班。怎麼…
Thumbnail
avatar
Pinky Chin
2023-12-04
菲菲心靈:修煉VS生活|修心、修煉情緒的波動,猶如內心湖面的漣漪,不斷在我們內在的世界中起伏。每一次的生氣、開心、困惑、氣憤,都是我們成長之路上的一部分,一次次的修煉,使我們更趨於完善。 然而,當這些情緒的波動湧現時,我們需要學會在其中保持警覺。正如湖面的漣漪引起我們的注意,情緒波動也應該成為我們內心的警訊。當我們能夠警覺到自己的
Thumbnail
avatar
月菲
2023-08-21
菲菲覺醒的生命:修煉VS生活|生命中的每個瞬間|探索內心的力量|揭開修煉的神秘面紗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談談一個經常被提起卻又充滿神秘感的主題:修煉。或許你會想,修煉不就是冥想、禪坐那種高深的事情嗎?但實際上,修煉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而且其實早就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展開。 修煉的誤解:冒險之路,不僅僅是靜坐 人們往往將修煉與冥想劃上等號,卻忽略了修煉的真正含義。我們的生命就是一
Thumbnail
avatar
月菲
2023-08-20
新莊副都心商圈|屋台一休。米糕生活大體驗在新莊副都心福壽街上,有一家美食小店,經過這邊時一不注意就會錯過,但它的美味你可千萬別錯過,它就是位於此的屋台一休。這家餐廳主要以日式料理為主,提供了多種食物選擇,包括生魚片、握壽司、卷壽司、丼飯、手捲、串燒、烤物炸物等主要銷售品項。 也許是在新莊副都心的上班族越來越多,店家特別提供了精緻型與豪華型
Thumbnail
avatar
米糕生活大體驗
2023-05-14
線上浴佛|觀音山浴佛覺心-線上修福線上浴佛|觀音山浴佛覺心,是觀音山 浴佛感恩季 | 線上浴佛浴心遇見幸福系列浴佛活動之一。 線上浴佛讓您打開手機廣修供養-線上修福;無常苦難蔓延至全球各地,藉由慶讚佛誕日的祥瑞之氣,邀請大眾線上每日多次浴佛,累積重重的至善與祈願。祈願上師、本師轉化全球的暴戾之氣及不安惶恐,處處如意平安!
Thumbnail
avatar
Zero Zen
2023-05-01
EP30【創業大來賓】|企業創新轉型策略名師|「決策的修煉|企業轉型的12堂必修課」|feat. 林志垚老師身處在VUCA的時代,身為老闆的您如何讓企業順利轉型?您必須跟著企業創新轉型策略名師林志垚學策略!曾經是創業家,現在擔任企業董事和企業顧問的他,在三個工作角色中看盡公司由小到大、從起至滅的不同階段,也陪伴過很多老闆為自己的企業做出轉型的關鍵決定,這些經驗濃縮成商周CEO學院的「決策的修煉|企業轉型的
Thumbnail
avatar
陳執董的商業洞察
2023-04-29
Balenciaga新包 | 修長沙漏包、酷黑貝殼包巴黎世傢Balenciaga 2月陸續上市2021春夏新包。 經典包包以清甜的青草綠色和嬰兒粉色為基調,洋溢清新明媚的春日氣息。 還有一組手袋以「升級再造」為概念,拉寬比例的沙漏包、超大機車包以及極致酷黑貝殼包等,自帶強勢氣場。 · 全黑色包包 · Hourglass 沙漏包2021春夏系列變得更酷
avatar
貝殼包穿搭
2021-08-21
關係成長|宇宙法則,一切由覺察心開始。療癒自己、修復自己,同時也是在修復身邊所有關係。  每一個人都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然而定期覺察自己每個念頭與思想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時候,我們的腦袋裝入了太多外界的聲音,混淆我們內在的情緒與感受,我們不斷在社會中被迫前進與成長,不斷胡亂定義了成功、優秀,要多麼上進積極努力才能獲得認可,才值得被愛......
Thumbnail
avatar
Serene
2021-06-29
《劍魂如初》連載8|修古物如修心,可以慢,卻絕不能錯大學畢業那年,應如初來到四方市的一家小公司擔任文物修復師。自小從父親手上學得的手藝,讓她認定古物修復是她終生的志業,更享受在無日無夜的打磨修復中,讓古物重現過往神采的成就感。她也喜歡這家公司對傳承的堅持,雖然鮮少在媒體曝光,十分神秘,身邊也常出現些古怪的事,她卻始終不以為意,直到遇見蕭練之後……
Thumbnail
avatar
圓神出版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