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襄陽授課,課後特地空出一天,想親身走進那些曾只在書頁裡聽過的名字——
郭靖守城、諸葛草廬、杜甫吟詩,那些千百年前的人物與故事,是否真真切切地留在這座城中。
【襄陽古城】
歷史的脈搏,在這裡從不間斷。
金庸筆下的襄陽城,正是今日腳下所行之地,八百年前,蒙古大軍圍城三十八年,寫下世界史上最長城戰的紀錄,站在城牆上,彷彿能聽見城門外戰鼓隆隆、郭靖拔劍迎敵。古城東門保存完整,登高望遠,城河環繞,歷史如煙,但仍有風骨在。

【古隆中】
一拜草廬,不只敬賢,更敬那份時代裡的從容與清明。
這裡是諸葛亮躬耕南陽、三顧茅廬的故地。

如今古蹟早已重建,僅存一口古井,傳說是諸葛亮當年所用,仍靜靜守著過往的聰慧與謙遜,入口處那座晚清牌坊,鐫刻著杜甫的詩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位襄陽詩聖,對諸葛亮一生傾心,也讓後人深深折服。

【習家池】
園不在大,有泉則靈;地不在遠,有史便深。

兩千年前,漢初襄陽侯習郁在此築池立園,成為中國園林的濫觴之一,也被視為習姓的發源地,如今園內唐風建築林立,實為近年重建,池畔楊柳依依、曲徑通幽。
雖歷經修繕,仍難掩一種古意新生的氣韻。
【襄陽博物館】
若想讀懂一座城,從它的博物館開始。

襄陽博物館免費參觀,展品從新石器時代一路陳列到現代,器物林立,光影斑斕。
最令我驚喜的,是意外拍下一尊“虎子”石雕,據說與楚文化有關,神態威猛中帶點俏皮。
【霧霾天氣】
美中不足,是襄陽濃霧彌天。
整日無藍天,只有灰濛濛的視野。古城雖美,但若有清風朗日,必更添三分風采。
望將來有日,再見襄陽,晴空萬里,英雄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