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聯主要的業務和產品
群聯電子成立於 2000 年,主要業務為 NAND FLASH 控制 IC 及周邊系統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公司是 USB 隨身碟、SD 記憶卡、eMMC、UFS、PATA、SATA 與 PCIe 固態硬碟等控制晶片領域的領頭廠商。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其產品營收佔比中,Controller 佔 27%、Consumer/Retail 佔 21%、Gaming 佔 6%、Industrial 佔 12%、Enterprise 佔 7%、Embedded ODM 佔 15%,其他佔 12%。群聯不僅銷售控制 IC 給 NAND Flash 原廠,也同時向原廠購買 NAND Flash 組成模組銷售。公司已成功從以消費型記憶體控制晶片為主的模式轉型,高價值/高端產品成為未來的營運主力。
群聯近期(1Q25)營運表現
群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為 138.4 億元,雖然年減 16.3%,但得益於 NAND 合約價上漲以及存貨回沖利益,毛利率季增至 30.9%,稅後淨利 11.41 億元,EPS 5.53 元,獲利優於預期。從 2025 年 2 月和 3 月開始,營收連續月增,4 月營收持續月增至 60 億元。預計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將季增,幅度可能超越第一季度。NAND 市場健康且訂單呈現強勁成長,價格看漲,即使有新台幣升值的影響,整體營運預計將大幅優於第一季度,下半年需求也呈現正向趨勢。
3️ 關稅政策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對群聯的短期營運造成影響。有報告指出,出於對關稅風險的擔憂,部分美國客戶下修了 5-6 月的訂單展望,導致客戶拉貨放緩。同時,新台幣兌美元升值也會導致營收下降。不過,由於群聯早已採購低價 NAND 庫存,加上合約價上漲趨勢持續,這些因素有助於抵消部分利空,進而穩住整體毛利表現。
群聯如何因應產業波動與外部挑戰?
群聯應對市場波動和關稅不確定性的策略主要包括:推動營運轉型,從消費型產品轉向高價值/高端產品,特別是工控、Gaming、Embedded、Enterprise 等領域,這些產品的毛利率較高,能降低 NAND Flash 價格波動對公司獲利的影響;擴大研發投資,致力於維持技術領先地位;積極發展如 aiDAPTIV 等新技術,尋求新的營運成長動能;並已提前採購低價 NAND Flash 庫存,以鎖定較佳的毛利率。
群聯展望與長期營運方向
aiDAPTIV 技術對群聯的未來發展有何重要性
aiDAPTIV 是群聯獨創的一項關鍵技術,主要針對後端的 AI 模型微調市場。這項技術能夠大幅降低大模型的訓練成本,提供企業低成本的 AI 建置推論方案,並解決傳統 DS 推論時出現的不穩定狀況,提升推論速度和延長 Token 數量。目前 aiDAPTIV 已陸續導入政府部門、教學醫院、教育、金融、製造業等領域,並與全球 GPU 公司進行合作驗證。預計在 2025 年 6 月,一家 PC OEM 公司將在其 AI PC 中導入 aiDAPTIV,這項技術有望逐漸放量,成為未來營運的重要成長動能。
群聯在企業級 SSD 市場有哪些布局
群聯被視為企業級 SSD 領導廠商,並積極提高企業用 SSD 的營收比重。企業級 SSD 應用範圍廣泛,包括企業伺服器、企業儲存、資料中心/超大規模伺服器以及關鍵任務應用等。這些客戶對產品有高度客製化的需求,不同應用有不同的需求,這使得群聯能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群聯在中國設立分公司專門部署企業級業務,與雲端合作夥伴、系統合作夥伴、GPU 合作夥伴和 CPU 合作夥伴等共同合作開發,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群聯在車用市場的發展如何
群聯在車用市場也積極拓展,之前主要以提供 controller IC 為主,後段封測和認證由合作夥伴負責。兩年前,公司成立了專門的車規團隊,開始推動模組端產品,如車用 eMMC 或 MCP,並預計於 2025 年開始貢獻營收。群聯正與日本、韓國及歐洲汽車製造商合作,並且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額外獲得 7 家汽車晶片平台的設計導入。群聯的車用儲存解決方案具備穩定的寫入速度、高耐受性及穩健的可靠性,並且其 PS5022 獲頒全球首款符合 ISO 26262 ASIL-B 汽車安全認證的 SSD 控制晶片。目前全球前 20 大汽車品牌中,有 18 家是群聯模組的直接客戶,目標是將剩下的兩家也轉為直接客戶。
群聯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 產業領導地位與產品組合多元化
群聯是國內 NAND FLASH 控制 IC 廠,為 NAND FLASH 控制 IC 及周邊系統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及銷售領導廠商,且公司的產品結構已轉型,有 70%以上營收來自於非消費型電子相關產品,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 - 技術研發實力與高價值產品布局
公司積極推動轉型與擴大研發投資,致力於維持技術領先地位。群聯獨創的 aiDAPTIV 技術能針對後端微調市場提供企業級 AI 運算解決方案,並被視為未來能帶來長期穩定高毛利率的重要產品線,積極提高企業用 SSD 的營收比重,此領域客戶對產品有高度客製化需求,毛利率較高。 - NAND 市場回溫與低價庫存優勢
2025 年第一季度 NAND 需求轉強,帶動報價回升,預計 2025 年第二季度需求持續轉佳,甚至有望看到 Controller 出現短缺情況。NAND 市場目前健康且訂單呈現強勁成長現象,預期 2H25 將轉強。群聯在 4Q24 末至 1Q25 初購進了低價 NAND 庫存。這些低價庫存的平均價格遠低於目前的市價,有利於未來毛利率表現的維持和提升。
劣勢
-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與關稅風險
客戶在觀望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導致部分客戶在 5, 6 月放緩訂單或暫緩拉貨。關稅風險可能導致半導體需求嚴重衰退。目前 2H25 的總體環境仍存在不明朗因素。 - 匯率波動影響
新台幣升值會導致換算後的營收減少。雖然 NAND 價格上漲可以抵消部分壓力,但仍是一個潛在的不利因素。 - 部分市場需求復甦緩慢
消費性電子需求尚未有明顯復甦。企業級模組在 1Q25 經歷了大幅季減,主要因為客戶臨時暫緩訂單導致短期庫存調整。 - 競爭激烈
在控制 IC 和快閃記憶體模組領域面臨來自 Marvel、慧榮、Sandisk、Kingston、Micron 等同業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