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書店會長怎樣,目前的確還看不太出來,但隨著現今書店被賦予第三空間的功能日盛,逐漸成為一條顯性路徑,甚至有可能成為雛型。
但明顯的轉移是,書店的重心已經從「書」漸移到「店」,也就是說,書店本身的功能性已經逐漸從賣書這件事情跳脫跟轉換,小雜工私以為,或許未來賣書成為了一種概念,而當電子書真的發展到一個極致,或許書店會從高聳書牆的千書陳列,轉換成類似apple專賣店,店內簡單空曠,但俐落排列的機器整排等著你去拿來翻閱,真正成為了沒有(紙本)書的書店形式,而不賣(紙本)書的未來也或將普及到實體店面上。
那當書店最倚重的坪效被解放後,或許閱讀活動也將不再成為書店手段,當然有可能書店會使用釋放後的坪效舉辦更多活動,但小雜工的猜測是,可能會有更多未來書店,捨棄這些多餘空間,用更小型微型的店面樣貌,來更有效率的販賣閱讀,而不是販賣書籍。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的未來會不會被體現,但光想像就足以讓人浮想連篇,甚至如果再帶入AI發展的想像,會不會迎來不動手也能閱讀的時代,沒有人知道,但或許多有感受。
總之,百年後的下代書店樣貌我們不得而知,但書店的轉折點,我想,正在開始醞釀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