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愛爾蘭參戰奧斯卡的《Kneecap》是云云新片當中我最享受的一套其實已是去年released……,我本身很喜歡黑色幽默喜劇,加上Kneecap的歌曲真係幾琅琅上口,一下子帶動觀眾氣氛🤟🏼
北愛爾蘭Hip Hop組合「Kneecap」的半自傳故事,由組合成員親自擔綱演出,內容虛實交錯,諸如反政府英雄父子的糾葛、女友長輩恰巧是宿敵此類劇情一看便知是戲劇效果(大笑);但正正因為混雜真實歷史及虛構情節,整套電影的荒謬喜劇感更強,以荒誕無稽反映現實中的不公、嬉笑怒罵之中帶出北愛爾蘭、英國與愛爾蘭之間複雜的歷史問題及政治衝突
(下有劇透)兩個生於北愛停火時代一起長大的死黨,用本地話狂Rap,唱出澎湃能量。一個矢志推廣母語卻不得志的中學教師,發現這兩名青年的潛能,三人合組樂隊,用音樂起革命。
簡單言之,愛爾蘭島在1921年劃分南北,北部納入「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a.k.a.英國版圖 ,但北愛的親英派及愛爾蘭統一兩派爭議不斷,在流血衝突之外,語言亦無可倖免被視作政治角力的手段之一
早於19世紀,許多愛爾蘭人已由於搵食或政治等需求而選擇擁抱英語、摒棄本土語言,英語逐漸成為大多數愛爾蘭人的母語,愛爾蘭語則在北愛地區被打壓多年,幾年前才被承認為當地法定語言之一
以史為鏡,我在觀影途中不自覺想像廣東話在香港的前景,心有餘悸
《Kneecap》透過自嘲、諷刺、打破第四面牆,訴說兩個不學無術的爛仔夥拍音樂教師打破傳統,以愛爾蘭語創作Hip Hop Rap歌,不僅一炮而紅,更演變成捍衞自由及身份認同的象徵──雖則三子在片中大模廝樣吸毒,其創作的歌曲無不與毒品、性及暴力有關,意識極之不良教壞細路,可正如片中金句「Every word of Irish spoken is a bullet of Irish freedom」,Kneecap開宗明義讓子彈自由亂飛,成就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Kneecap亦成功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愛爾蘭語,就語言保育層面來說,也非常勵志及富教育意義(笑)
此外,電影不時特寫市內街頭巷尾的graffiti,襯托電影以反叛撼動權威、以藝術爭取自由的核心
Michael Fassbender客串被通緝的前反政府武裝份子 a.k.a. 主角之一的父親,壓場感實在是太厲害了,一出場就會令整套電影畫風突變成嚴肅社會革命片
《Kneecap》4月中已於香港串流平台上架,雖然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的中文譯名《嘻哈!膝頭哥天團》cult了一點,但串流平台譯作《叛逆男團》都太過尋常為甚麼不譯作「逆權男團」呢lol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