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主題

言論,自由了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目前共 363 篇活動截止 2020/11/30
含有「言論自由」共 363 篇內容
方格精選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Thumbnail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Thumbnail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Thumbnail
政治立場並不是這次中天沒能續照的原因,而恰恰就是中天支持者現在最愛喊的「言論自由」,導致中天新聞台被NCC徹照。
Thumbnail
關於中天的議題,在揭露其背後所受有許多中資企業抑或傾中者,早已引起許多與論討論,例如關於韓國瑜新聞、節目新聞深喉嚨等等。對此,筆者希望將焦點限縮於討論關於媒體執照、媒體自由、民主價值,三個層面於以下分享個人拙見。 媒體應不應受機關督導? 這邊所指的媒體,主要討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Thumbnail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Thumbnail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Thumbnail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Thumbnail
政治立場並不是這次中天沒能續照的原因,而恰恰就是中天支持者現在最愛喊的「言論自由」,導致中天新聞台被NCC徹照。
Thumbnail
關於中天的議題,在揭露其背後所受有許多中資企業抑或傾中者,早已引起許多與論討論,例如關於韓國瑜新聞、節目新聞深喉嚨等等。對此,筆者希望將焦點限縮於討論關於媒體執照、媒體自由、民主價值,三個層面於以下分享個人拙見。 媒體應不應受機關督導? 這邊所指的媒體,主要討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冗長辯論不該只被看待為阻撓議事,更是傳遞訊息、展現言論自由的重要方式。 我們可以比較美國參議院與臺灣立法院的不同,並反思臺灣社會如何看待杯葛議事的方式。
Thumbnail
想象源於真實,反之亦然。我們用想像,創造社會,改變生活。每一個人都是敘事者﹑創造者,也是被敘事﹑被創造者。他可以堅持他的真實,我可以堅持我的。而他的「真實」,對我來說是平行時空。我的「真實」,對他來說才是我的幻覺。因此人有自由意志,能獨立思考兼與人交流那一刻起。故事就開始了。
開始有人討論起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有無疆界?是否隨著政權而有所不同? 甚或有Freedom與Liberate之爭。  曾經仰慕過的作家,曾任執政黨在野時期國際部主任提出鄭南榕爭取的是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今不應以人廢言。 區區幾個中配譁眾取寵言論,豈至庶幾亡國之危? 這個國家的立場,基本上已
最近教育又搬上了檯面,原因是有一個高中老師,又是接受央視採訪,又是和白狼同框,主管機關說基於教育中立和言論自由,這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教師的本業是教育,舞台是課堂上,行有餘力在課餘的時間的確可以做其他的事,只要這些事不影響教育工作或形象。 可是跑去敵國官方媒體,大談國家政策,又跑去和黑道人物
Thumbnail
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近年來,兩岸關係持續受到各界關注,而在這樣的討論中,我們時常見到情緒激動的言論。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是否應該先回歸理性,審視自己應盡的責任,而非僅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 以家庭為例,若一個人對自己的年邁母親置之不理,卻頻頻對外批評他人如何不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1 天前
普普文創-avatar-img
1
所有人都知道尊重彼此互相包容是基本的,但談到政治議題時人們往往做不到這些.最後還是被自己的意識形態與情緒左右,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公民卻沒有應有的公民素養,只能說台灣的民主還很長的路要走
普普文創-avatar-img
1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普普文創-avatar-img
1
傑克 認同,我覺得這個需要長時間的素質培養。
普普文創-avatar-img
1
   近期,不管是陸配「亞亞」、「小微」和「恩綺」遭令離境,或區桂芝老師被調查,起因皆為「不當言論」。然而,何謂恰當或不當?言論有一套標準嗎?言論自由應該是有限制的,還是鄭南榕主張的「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當言論自由不再是百分之百時,是否連帶著思想也不再是百分之百的自由(寒蟬效應、自我審查)?
網路上曾經有一個笑話,意思是說有人抱怨鄰居半夜兩點來敲門吵到他,可是他還是不為所動,繼續吹他的小喇叭。 看到這些中配一直上演的鬧劇,讓我不禁想起這個笑話,你不在半夜吹小喇叭擾人清夢,怎麼會被敲門,甚至趕出家門呢?等一下骨肉分離、等一下綠色恐怖、等一下強勢台灣政府欺負可憐寶媽,就是不敢講那句造成這一
Thumbnail
情報操作者會限制關鍵資訊的流通。 以中配亞亞的案例來說,情報操作者努力的使亞亞支持武統的原始影片被隔絕。 作法包含: 1. 刪除原片 2. 協力者扭曲解讀影片原意 3. 協力者摘錄非武統片段斷章取義 4. 當事人發表新的說法(我不是那個意思) 5. 轉移焦點到其它地方(骨肉分離、可憐、言論自由)
Thumbnail
我討厭川普一點是每件事都講「前提」講「條件」!Very transactional,連鄰居加拿大也鬧翻了,所以聽到葉菊蘭也在闡釋「言論自由的前提與條件」,真是白眼翻到後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