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五種資本?
1. 經濟資本:指個人或群體擁有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有價證券、動產、不動產及珍稀資源等。這些物質財富是社會流動與交易的基礎。
2. 文化資本:
包含個人擁有的教育背景、技能及知識,需達到可與他人進行資本交換的水平。例如學歷、專業技能或文化素養,皆屬文化資本,影響社會地位與機會。
3. 社會資本:
指個人的人脈與社會網絡,如朋友、熟人等。這是唯一具有相互性與共有性的資本,你既擁有朋友作為資本,同時也是他人的社會資本。
4. 象徵性資本:
指個人因名望、信用或在特定領域的認可而獲得的無形資產。例如社會聲譽或專業權威,能增強其他資本的正當性與影響力。
5. 權力資本:
位於其他四種資本之上,擁有權力資本者可自由調動經濟、文化、社會或象徵性資本,甚至制定資本間的交換規則。其影響力取決於權力資本的多寡。
如何建立資本的因素 ?
投入時間、金錢、依靠運氣或機會、透過繼承或贈與、國家地區或機構….等。
如何擴大投入的效果?
1. 單利:
指僅對本金計算利息,利息不加入本金再計算。公式: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時間。適合短期、簡單的投資或貸款。
2. 複利:
指利息加入本金後繼續產生利息,呈指數增長。公式:終值 = 本金 × (1 + 利率)^時間。長期投資複利效果顯著。
3. 2法則:
用於估算投資翻倍所需的時間。公式:72 ÷ 年利率 = 翻倍年數。例如,6%年利率需約12年(72 ÷ 6)翻倍。
4. 25倍法則:
用於估算退休所需儲蓄。將每年預期開支乘以25,得出所需退休金。例如,年花費100萬,需儲蓄2500萬。
5. 4%法則:
指退休後每年可從投資組合安全提領4%,不致耗盡本金。例如,1000萬資產可每年提領40萬,適合長期退休規劃。
結語:
此文章透過簡介五種資本,學習如何透過各種因素建立或擴大,希望能達到讀者預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