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還不懂什麼叫做「同理心」
每天通勤、上班、回家、睡覺,我活得像個流程清單上的機器人
我以為「活著」就是照著日常重複那些事,只要不犯錯、不要麻煩別人就好
有時看見新聞上誰又崩潰了、誰又情緒失控,我甚至會皺眉想:「現在的人真的好脆弱,這有什麼好哭的?」
那時候的我,不明白什麼叫「用心看世界」
我只用眼睛掃描,只用耳朵聽聲音,卻從不曾用心去感受什麼
我總告訴自己:那不關我的事
我也以為:同理心只是「太善良」的人才會有的麻煩
但世界,總有辦法在你最不設防的時候,悄悄撼動你
我錯過了太多,是因為我看不見
記得有一次,我在咖啡廳等朋友。鄰座一個女生坐了很久,眼眶紅紅的,一直看著手機
她沒哭,也沒求助,我不以為意
直到她突然抽起紙巾,用力捂住嘴——我才看見那幾滴默默落下的眼淚
那一瞬間,我愣住了
我沒有說話、沒有遞紙巾、什麼也沒做,只是看著她收起悲傷離開
那天晚上,我反覆想著那個畫面,心裡像被什麼輕輕敲了一下
為什麼我沒有感覺?為什麼我看到那麼近的情緒,卻無動於衷?
是不是我早就習慣忽略了他人的痛?
我開始學著「用心」,一開始,我什麼也不會
我開始練習
不是冥想、不是正念,而是很單純地:停下來,感受
當別人在說話時,不急著分析、評斷或給建議
而是想像: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感受?」
我試著放下過去的「關我屁事」心態
轉而問自己:「他經歷的,難道我就永遠不會經歷嗎?」
說真的,一開始我很不習慣,也感覺很陌生
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對的」
但我還是持續練習
不是為了變得「偉大」,只是想看看這樣的自己會不會比較溫暖
後來,我真的變了;世界也悄悄變了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練習,我的心慢慢被打開了
我開始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情緒流動
我會主動問:「你還好嗎?」
會在朋友皺眉時放慢腳步,會對陌生人的遲疑多一點耐心
我不再急著看穿人、不再那麼防備,不再先設下立場
因為我知道,有時候一個人不說話,不代表他沒事
有時候一句「我還好」,其實是「我很痛但我不知道怎麼說」
當我學會這樣去感受、去設想、去靠近
我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我變得快樂了
不再活得那麼繃緊,不再那麼怕被誤解、不再猜忌每個人是不是「想害我」
我開始遇見更多溫柔的相遇,也從人與人之間,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回應
這世界,需要更多「用心」的人
狗狗會舔你安慰你,貓貓會在你腿邊蹭你,或趴在你身上取暖
牠們不會說話,但牠們懂得用「心」交流
為什麼我們人類,卻反而把這能力丟掉了?
我想,同理心不是一種特質,而是一種選擇
我們可以選擇走過、錯過,也可以選擇停下來、靠近
而當我們願意開始「用心」去看世界,世界真的會回以你更多的光亮
從眼睛看到心,從冷漠走向理解,從「關我屁事」到「我懂你」
這段旅程不簡單,但也許,是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歆語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