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從「關我屁事」到「我懂你」—我學會用「心」看世界以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一年,我還不懂什麼叫做「同理心」

每天通勤、上班、回家、睡覺,我活得像個流程清單上的機器人


我以為「活著」就是照著日常重複那些事,只要不犯錯、不要麻煩別人就好

有時看見新聞上誰又崩潰了、誰又情緒失控,我甚至會皺眉想:「現在的人真的好脆弱,這有什麼好哭的?」


那時候的我,不明白什麼叫「用心看世界」

我只用眼睛掃描,只用耳朵聽聲音,卻從不曾用心去感受什麼

我總告訴自己:那不關我的事

我也以為:同理心只是「太善良」的人才會有的麻煩


但世界,總有辦法在你最不設防的時候,悄悄撼動你


我錯過了太多,是因為我看不見

記得有一次,我在咖啡廳等朋友。鄰座一個女生坐了很久,眼眶紅紅的,一直看著手機

她沒哭,也沒求助,我不以為意

直到她突然抽起紙巾,用力捂住嘴——我才看見那幾滴默默落下的眼淚

那一瞬間,我愣住了

我沒有說話、沒有遞紙巾、什麼也沒做,只是看著她收起悲傷離開


那天晚上,我反覆想著那個畫面,心裡像被什麼輕輕敲了一下

為什麼我沒有感覺?為什麼我看到那麼近的情緒,卻無動於衷?

是不是我早就習慣忽略了他人的痛?


我開始學著「用心」,一開始,我什麼也不會

我開始練習

不是冥想、不是正念,而是很單純地:停下來,感受


當別人在說話時,不急著分析、評斷或給建議

而是想像: 「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感受?」

我試著放下過去的「關我屁事」心態

轉而問自己:「他經歷的,難道我就永遠不會經歷嗎?」


說真的,一開始我很不習慣,也感覺很陌生


有時甚至懷疑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對的」

但我還是持續練習

不是為了變得「偉大」,只是想看看這樣的自己會不會比較溫暖


後來,我真的變了;世界也悄悄變了

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練習,我的心慢慢被打開了

我開始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情緒流動


我會主動問:「你還好嗎?」

會在朋友皺眉時放慢腳步,會對陌生人的遲疑多一點耐心

我不再急著看穿人、不再那麼防備,不再先設下立場


因為我知道,有時候一個人不說話,不代表他沒事

有時候一句「我還好」,其實是「我很痛但我不知道怎麼說」


當我學會這樣去感受、去設想、去靠近

我發現一件很神奇的事:我變得快樂了


不再活得那麼繃緊,不再那麼怕被誤解、不再猜忌每個人是不是「想害我」

我開始遇見更多溫柔的相遇,也從人與人之間,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回應


這世界,需要更多「用心」的人

狗狗會舔你安慰你,貓貓會在你腿邊蹭你,或趴在你身上取暖

牠們不會說話,但牠們懂得用「心」交流

為什麼我們人類,卻反而把這能力丟掉了?


我想,同理心不是一種特質,而是一種選擇


我們可以選擇走過、錯過,也可以選擇停下來、靠近

而當我們願意開始「用心」去看世界,世界真的會回以你更多的光亮


從眼睛看到心,從冷漠走向理解,從「關我屁事」到「我懂你」

這段旅程不簡單,但也許,是我們活在這世界上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歆語微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歆語微光✨
6會員
35內容數
歆語微光 書寫人生的轉彎與重生 關於職涯、親子、單親生活、心情筆記 在每一道光影中,看見溫柔與堅定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這個月,從『人』身上學到了很多事情,反思了許多前因後果,設想了許多處境,然後開始理解了許多事情,因此想到了古語這句話。 人跟人之間的問題真的非常有趣,雖然我是個內向型人,不太熱衷於融入群體,但在邊緣看著每個人在面對困難時做出的選擇,總會忍不住思考著,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有時候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有時候相信人,不是因為你蠢,而是因為你把感情看得太重。有時候忍下,不是因為沒理,而是不願去爭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你判斷錯了。人心真是無法看透。但是我會一直善良無悔,因為我始終相信,心靈美麗,世界就美麗。你給自己一個高度,世界總會還你一個尺度!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我常常在經典與啟示中裡反思得到力量,指引我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時更清楚如何看待當下的自己和眼前的一切。希望回顧這一週生活經驗裡的重要體悟,再一次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本週反思:(寫作回顧)別人走過的路、用對心做對事、(生活反思)顧好心的重要
Thumbnail
我常常在經典與啟示中裡反思得到力量,指引我在日常生活、工作等時更清楚如何看待當下的自己和眼前的一切。希望回顧這一週生活經驗裡的重要體悟,再一次提醒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本週反思:(寫作回顧)別人走過的路、用對心做對事、(生活反思)顧好心的重要
Thumbnail
用心去理解別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瑣碎的事物和瑣事所困擾,忙碌的腳步讓我們時常忽略了身邊的人事物。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理解別人,世界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這種用心的理解並非單純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心的角落,感知每一份情感和每一種渴望。 學會放下偏見 首先,用心去理解別人需要我們學會放
Thumbnail
用心去理解別人 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各種瑣碎的事物和瑣事所困擾,忙碌的腳步讓我們時常忽略了身邊的人事物。然而,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理解別人,世界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這種用心的理解並非單純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心的角落,感知每一份情感和每一種渴望。 學會放下偏見 首先,用心去理解別人需要我們學會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