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五十五歲,是團體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眾人的專屬司機。沐英開著休旅車從家中出發,先去載七十八歲的春子,再接八十一歲的阿華,最後才接六十二歲的李玉和六十五歲的許真如,後車廂則是堆滿要送給弱勢家庭的物資。這團的志工大部份都上了年紀,只有沐英年輕力壯又會開車,每次出門,路線都由沐英安排。
第二站是阿綢家,阿綢的先生往生後,她就隨兒子搬到山上,平時兒子出門工作,她獨自在家養病。阿綢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天天承受關節的劇痛,心情也十分鬱悶,幸好沐英她們經常上山看她,讓她在孤單寂寞的養病期間感受到滿滿的關愛,而阿綢最喜歡吃的麵條,每一次志工們上來一定都會幫她準備滿滿一大袋。
第三站是安養院。安養院住有二三十位老化或慢性病的老人家,用過餐就集體坐在客廳發呆或是被電視看,眼神空洞令人心疼。沐英她們幫老人家按摩手腳,陪老人家玩遊戲、吹泡泡、唱山歌,又幫每一位老人家的耳朵插一朵剛摘下來的玉蘭花,花香清新了嗅覺,老人們的臉上也逐漸有了笑容。安養院的老人家雖有家人,但是平日要上班,能探訪的時間大約只有周末假日,沐英團隊的造訪讓老人家的精神頓時敏銳了起來,笑容也變多了,對老人家而言,陪伴彌足珍貴。
老智者常說,付出是福氣,能走能跑能跳,勝過黃金萬斗。不管我們是坐三望四,還是坐四奔五,亦或是坐五望六,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多付出,多走入人群去幫助他人,給人一份幸福滿足,自己先得一份自在輕安。總是,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照顧支援有需要的人就是行種種之布施,也是預備自己老後所需的種種資糧。
#為善最樂
#順境要做福來囤
#付出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