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僧人為何選擇簡樸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

🎧觀看影音開示▸ https://s.fazang.org/hsyoutube
🎧聆聽Podcast▸ https://s.fazang.org/hspodcast

▌慈悲 龍德上師:僧人為何選擇簡樸的生活?

「上師,我開大專案,該念經的念、該修法的修,該做功德的做、該還債的還,我就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享極樂了嗎?」他講到永享極樂,有點心虛:「我這樣的人,可以永享極樂了嗎?」有點謙虛。

當然沒有,為什麼?《心匙》沒學好。如果在平時,沒有培養生出出離心,臨命終時也不能往生淨土。要記得不要以為你穩了,拿到往生西方的機票了。到時候你發現,你沒生出出離心,不走的是你,不去西方極樂世界是你自己。

出離心是如此重要。

南傳佛教,泰國上座部的出家人,跟密宗不一樣,沒有這麼多的五顏六色,這些對境。他們是越樸素越好,乃至於一個人,上座部的高僧,打坐就是打坐,有的時候連茶杯都沒有。有弟子的時候就一杯茶,越樸素、越淨素越好。為什麼?

練習不生起任何執著。他對人、對事情、對東西,都不生起執著。

https://youtube.com/shorts/ighpUtc-its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34會員
3.2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24
【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頻道──佛法課程•直播講經•實修竅訣•佛法Q&A,歡迎大家一起來訂閱! 除了自己與家人訂閱外,請您廣傳分享,邀約更多人一起聽經聞法,開啟智慧,改變命運!
Thumbnail
2025/05/24
【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頻道──佛法課程•直播講經•實修竅訣•佛法Q&A,歡迎大家一起來訂閱! 除了自己與家人訂閱外,請您廣傳分享,邀約更多人一起聽經聞法,開啟智慧,改變命運!
Thumbnail
2025/05/21
2025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延續2024年萬人響應浴佛的空前盛況,擴大舉辦「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獲得各界廣大迴響,佳評如潮,新聞媒體熱烈報導。
Thumbnail
2025/05/21
2025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延續2024年萬人響應浴佛的空前盛況,擴大舉辦「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獲得各界廣大迴響,佳評如潮,新聞媒體熱烈報導。
Thumbnail
2025/05/21
當你慈悲心顯發,再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佛」。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師父,他說他32歲見性,在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這話的時候快60了。 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 他說:「佛的境界就是祂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
Thumbnail
2025/05/21
當你慈悲心顯發,再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佛」。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師父,他說他32歲見性,在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這話的時候快60了。 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 他說:「佛的境界就是祂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前往收聽:Podcast 生死思辨。在輪迴中流轉,永遠是苦多於樂,應當把握時間勤修佛法、斷惡修善,上供下施,努力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供養吉祥八瑞物,如法觀想供養,佛菩薩必定慈悲攝受!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前往收聽:Podcast 生死思辨。在輪迴中流轉,永遠是苦多於樂,應當把握時間勤修佛法、斷惡修善,上供下施,努力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供養吉祥八瑞物,如法觀想供養,佛菩薩必定慈悲攝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