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05.14
**美中關稅協議與通膨放緩提振美股表現。
*受惠於美中關稅暫緩與通膨數據改善,美股強勢反彈,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高點,年內漲幅達22%。*標普500已回到正報酬,與1月底高點僅差3%內,納指漲1.61%、費半漲3%。
*拜登時代的AI擴散管制已撤銷,輝達等AI股成領漲指標,但需觀察是否有新管制措施補上。
*4月CPI月增僅0.2%、年增2.3%,創2021年以來新低,低於預期。
**市場風險偏好改善與衰退預期下降。
*高盛與亞特蘭大聯準銀行均將經濟衰退機率由45%下修至35%。
*沙烏地承諾對美投資6000億美元,集中於科技與國防,提振市場信心。
*標普從4月中旬低點漲幅已達22%,市場氛圍轉為牛市。
**川普言論大幅影響市場預期與波動。
*川普創造人造熊市也能創造人造牛市,近期行情被其發言帶動,成為史詩級個人言論驅動行情的範例。
*其訪問中東(卡達、沙烏地、阿聯)擴大中東對美實體投資。
*川普宣稱早在五週前就建議進場,現在證明自己正確,預測股市還會繼續漲。
**軟數據與硬數據出現落差。
*CEO樂觀指數仍悲觀,與2008年水準接近,尚未明顯回升。
*軟數據如密西根消費者信心指數易受資產價格變動影響,不足以精準反映總體趨勢。
*硬數據顯示通膨緩降明確,CPI數據持續改善。
**通膨與關稅的互動關係分析。
*若90天內談成關稅協議,未來通膨風險主要來自10%基準關稅,與美國長期有效稅率相近。
*關稅確實會帶來通膨壓力,但也可能透過油價下跌、供給增加、去庫存效應加以抵銷。
*川普擴大蛋雞進口、提升供應,導致蛋價從6.23美元降至5.12美元,月減12.7%,是2024年10月以來首見下跌。
*美國蛋雞數量由高峰340萬隻降至年初290萬隻,近期透過進口加速回補供給缺口。
*iPhone 17預計漲價,雖官方說法為新功能與設計所致,但市場普遍認為與潛在關稅壓力有關,為維持毛利預作調整。
企業投資與不確定性仍受關稅影響
*企業尚未真正恢復投產與資本支出,觀望90天後的政策明朗化。
*軟數據低迷是因為企業對未來不確定,先按兵不動,等待結果再行動。
**聯準會面臨兩難但壓力稍降。
*一方面通膨放緩,另一方面經濟未顯著惡化,使聯準會降息空間仍存,但時點延後。
*FedWatch數據顯示7月降息機率剩35%,市場預期降息時間點延至9月與10月,全年僅剩兩碼空間。
**市場觀察應聚焦於實質景氣循環與總體定價。
*市場多頭雖由川普言論觸發,但最終仍需回歸經濟實質循環。
*景氣循環是否被縮短或延長,仍待觀察。
*短期內股市強勢可緩解債券報酬壓力,提醒投資人仍須平衡資產配置。
Polymarket賭盤資料提供市場預期依據
*2025年經濟衰退機率從4月底高點65%下降至目前約40%,顯示市場悲觀程度明顯降低。
**關稅戰提升美國財政收入,4月出現歷史級盈餘。
*美國財政部公布4月盈餘達2584億美元,扭轉上月1605億赤字,創歷史第二高單月盈餘。
*資金需求減少530億美元,顯示政府籌資壓力下降,可能與關稅收入發酵與效率部裁員成效有關。
*4月支出為5920億美元略增,但收入暴衝至8500億,主因報稅季與資本利得稅上升。
*關稅收入已貢獻130億美元,若5-6月持續增長,有望進一步改善財政結構,穩定債市與美元信心。
**內政改革有成,民調穩定;對台經貿協議也出現突破。
*美財政部長對台提出 非常好的提案,淡化與歐盟談判進展,突顯美台關係深化。
*台灣在天然氣談判中取得進展,承諾購買阿拉斯加年產能三成、約600萬噸LNG。
*LNG專案由台、日、韓共同出資興建,美方七年後供氣,價格比澳洲高近一倍,仍顯政治考量主導。
*目前台灣天然氣主要來自澳洲(38%)、卡達(25%)、美國(10%),此次合作將改變能源結構。
**半導體關稅未定成最後一顆未爆彈。
*原訂5月7日公布的半導體關稅政策延後超過一週仍無聲息,市場解讀可能不了了之。
*即便如此,關稅不確定性的逐步淡化,有助市場回歸景氣基本面。
**股市出現V型反轉,短期情緒高漲不宜追價。
*標普500指數快速反彈至5886點,納指與費半分別漲1.61%與3.15%,道瓊微跌0.64%。
*股市乖離幅度擴大,乖離技術指標過熱,建議避免在情緒快速上行階段追價。
**市場走勢出人意料,V型反轉取代盤整或熊市預期。
*原預期市場將進入盤整區間,但實際呈現V型急漲,超越大多數投資人預期。
*技術面均線全面翻揚,顯示市場氣勢強勁,短期由驚嚇、甩盤轉為磨盤。
**存股、價值投資、技術操作、週期投資各有其適應族群與策略依據。
*週期投資者關注景氣循環階段而非點位預測,辨識位置勝過預測高點。
*目前仍處於景氣擴張階段,短期雖受川普政策影響產生波動,但長期趨勢未變。
*不論風格為何,關鍵是理解自己在市場的定位,並持續進行適合自己的決策。
**中美CPI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放緩,中國出現嚴重通縮。
*美國CPI維持緩降格局,中國CPI年減0.1%,PPI年減2.7%,通縮壓力明顯。
*中國製造品價格下滑,有助壓抑全球通膨。
*中國4月製造業PMI僅49,反映內需疲弱與出口受限。
*受美國關稅影響,中國產品關稅高達145%,影響出口;而台、日、韓僅10%,訂單爆增。
*預估5月PMI將反彈,惟恐再度陷入關稅戰。
**中國政府持續刺激內需,政策全面灑錢但效果有限。
*透過數量型政策降存準率釋放1兆人民幣流動性。
*價格型政策下調逆回購利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
*結構性政策針對科技、消費、農業總計灑錢2–3兆人民幣。
*中國實質上已展開QE,但通縮格局尚未扭轉。
**台灣CPI處於僵固型通膨,內需仍強勁。
*台灣4月CPI年增2.03%,長期落在2–3%間,已為歷史高點區。
*漲最多為食物、健保與居住,下降項目僅交通與衣著。
*體感壓力大,尤其外食與水果價格明顯提升。
*相對其他國家,台灣通膨僵固性高,僅次於日本與美國。
*房租年增2.4%,雖創一年新低,但仍屬主要通膨來源。
**政府推新住宅政策解決青年住房與育兒問題。
*推出 婚育宅 政策,生一胎租金補助加碼50%,二胎再加碼。
*政策短期解決居住問題,但租屋制度不健全、搬遷風險高。
*建議可考慮補貼頭期款以穩定育兒居所。
**台灣實質薪資成長翻正,實質購買力提升,但通膨感仍強。
*2024年工業與服務業總薪資58,423元,年增3.21%。
*經常性薪資4.7萬,中位數3.8萬,實質薪資終於跑贏通膨。
*過去三年薪資落後通膨造成體感壓力大,現已反轉。
*加班工時與加班費創歷史新高,反映產能帶動工時需求。
**川普政策與關稅週期影響工時與缺工問題。
*川普關稅生效前帶動前期大量加班,可能90天後轉冷。
*產業缺工嚴重,企業對賴政府經濟政策多持肯定態度,但對缺工最不滿。
*能源鬆口採納新式能源獲企業正面回應。
**缺工與外籍移工政策造成產業與社會矛盾。
*台灣移工數近80萬人,失聯8萬人、犯罪案件4000起,引發社會疑慮。
*政府修法提高罰款上限至5萬,但收容與執行仍有漏洞。
*移工自首卻因無法繳罰款而「被退貨」導致再次失聯。
*相較日本移工人口佔比已達3%,管理制度成熟且外籍勞工融入程度較高。
**台股快速反彈至高點,成交量放大但籌碼仍穩定。
*台股收漲272點至21,603點,近期連續爆量反彈。
*許多投資人因解套選擇賣出,外資賣超從7千億降至5,950億,顯示已回補部分資金。
*投信今年買超1342億,壽險與內資支撐台股走勢。
*台幣升值、融資低、籌碼乾淨,為台股短期三大優勢。
*前期盤整轉為V型反彈,市場情緒轉強。
*量縮格局中籌碼穩定,應關注後續是否有新動能帶動市場。
**數據本身中立,分析時難免帶入立場,但應聚焦在現象與趨勢。
*政策成效、企業意見、民眾感受均需交叉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