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大賽逼近,賽制沒有更動,前次大賽的情景,每個人都記憶猶新,
深怕自己就是下一位,賽制缺陷的受害者。
前情提要
前次世界賽後,有針對卡0僵局作討論,大約有以下重點:
- 僵局源頭 - 能量制
- 4個嘗試提案
其中就有看到覺得不錯的點子。
方法5:手牌產能
玩家可以選用任意1張手牌,以背面向上方式放置於能源線,
作為一張純粹產1能、不可移動之場地。
巧妙之處有以下幾點:
- 必解性:只要玩家願意,必然可以犧牲一張手牌,100%解除卡能問題。
- 簡易性:相較於多次調度,省去不斷洗牌的程序。
- 新創性:賦予牌背登場的意義。
關於第一點,
此時也增加了卡能時的決策性,是要AP抽,或是耗一張手牌避免丟失節奏。
關於第二點,
隔壁棚WS之所以比UA單場比賽來的久,就是指定檢索牌組,不斷洗牌所導致。
關於第三點,
國產TCG的星靈王,就是以牌背當作TOKEN,來代表最基本的11小兵。
而UA也可以化危機為轉機,正好用這次機會,給牌背賦予特殊意義。
隱憂
然而,有些牌友對於此方式有疑慮,認為這樣可能會剝奪0費牌的意義,
造成刻意不放0的構築方式。
關於這點,讓我上次所提到的想法,有些許的改變。
確實,這是必須擔心的狀況。但並不是應該完全杜絕、避免的情形。
也就是說,在維持一定平衡性的情況下,是可以讓這種構築成為一種選擇。
附加限制
針對前一點,可以視情況附加幾項額外限制:
- 卡能限定:必須公開手牌,讓對手確定沒有當前能量可出的情況下才可使用。
- 開戰前限定:若己方曾有角色存在於前線,則不可再使用。
- 一次性:此牌背向上的牌,於主階有召喚非牌背向上的卡片時,會於戰階退場/移除。
- 懲罰性:此牌背向上的牌,無法移除,即永久佔據能源線一個位置。
關於第一點,
對於大部分卡牌可能手牌資訊公開的損害較小;
然而,近期像是鋼鍊的「直覺敏銳的小鬼」,開始有心理戰部分的卡牌時,
手牌資訊透露出去就是一個很大的代價。
關於第二點,
則是維持在開戰後必須控好能源線的部分,而不能隨意用此種方式補充產能。
至於三、四點,
就看是不是要將此機制維持唯一個「不得以的選擇」,還是「戰略性的選擇」。
至於怎樣才算是「維持平衡性」,
我認為是賽場的構築,不至於一面倒都是無0構築,
那就表示此機制不會過強到迫害原來的能量制精神。
而實際上,還是必須通過實驗階段,去檢討、調整細部規則,來完備這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