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投資要趁低點 All in」,也聽過「要精打細算才能存到第一桶金」。
但這本書—《持續買進》(Just Keep Buying)直接用數據打臉這些直覺,看完只想說一句:「早點知道就好了!」
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五個核心觀念,給正在理財路上的你,一套穩定、實用、抗焦慮的致富邏輯👇
1️⃣ 節省無法讓你致富,「增加收入+持續投資」才是正解
與其斤斤計較一杯咖啡或一頓午餐,不如把力氣花在提升收入與持續投資上。
因為開支有上限,收入卻可以無限擴張。當你開始把多餘的錢穩定投入生財資產,才是真正的財富積累起點。
✅ 核心觀念:「不是花太多錢,而是沒賺夠錢。」
2️⃣ 股票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生財資產
書中分析多種資產類型,包括:債券、房地產、未上市企業等
結論很簡單:股票,尤其是指數型基金,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工具
它入門門檻低、可分散風險、可自動化執行,而且歷史回測數據證明:長期投資股票幾乎無懈可擊。
📌 補充一句:就算不懂選股,也能靠 ETF 取得廣泛的資產曝險,享受市場成長紅利。
3️⃣ 不要迷信選股,指數型基金反而勝率更高
絕大多數專業投資人長期都無法打敗大盤,那我們一般人憑什麼相信自己可以?
書中建議:「如果你真的熱愛研究個股,可以用總資產的 5%~10%來操作,但大部分資金請老老實實放在市場指數裡。」
⚠️ 散戶最大風險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太過自信。
4️⃣ 定期定額,勝過逢低 All in
根據歷史模擬,就算你神準抓到所有市場低點,每次 All in 的方式,也不一定能贏過單純每月定期定額的平均成本法。
因為市場常常會在你還沒來得及 All in 時就開始反彈,而你錯過的漲幅將直接影響複利效益。
💡 結論簡單又痛快:市場的長期趨勢是向上,最重要的不是時機,而是持續。
5️⃣ 儲蓄與投資是致富的雙核心,缺一不可
別再問「我現在該先儲蓄還是先投資?」答案是:兩者要同時進行。
儲蓄是為了建立可以投資的本金,投資是為了讓儲蓄轉化為成長的資產。
正如巴菲特的雪球理論所說:「要想滾出大雪球,需要長長的坡道和濕濕的雪。」
💰 建立儲蓄能力 → 穩定投入市場 → 讓複利發揮作用,這就是最真實的致富之路。
📌 總結:
《持續買進》不是一本讓你「聽完就熱血」的書,而是一本讓你「冷靜看數據、懂得長期堅持才有用」的書
不論你是剛開始投資的新手,還是曾經中斷過的老手,都值得讀這本書,用最簡單的方法,實踐最穩健的財富成長之路。
延伸閱讀:
【投資新手必讀】定期定額:每個月 3000 元,打造你的千萬退休金
【投資新手必讀】投資入門四大工具懶人包|一次搞懂ETF、股票、基金、債券
✅ 下一步:你可以這樣做
👉 從現在開始設定固定金額,每月自動扣款投資指數型基金,別再等低點或擔心漲太高
👉 你還有什麼投資迷思沒解開?歡迎留言,我會用更多數據與案例幫你拆解
👉想看更多成長書單與投資法則?記得追蹤我接下來的「理財系列」,讓你每週都有新觀點,少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