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是一個沒有天生母愛的人。
在懷孕的時候我也沒有特別的感覺,只覺得我的肚子大大的,
裡面躺了一隻一個月可以看一次的寶寶。
當然,我在每個月產檢要去看他的時候,我是興奮的。
但那個感覺,我自己知道。
那是看到生命長大的興奮感,而不是因為那是我的孩子。
就像我喜歡看研究影片,研究蚊子怎麼長大,
研究動物怎麼生活,就是那種感覺而已。
我在透過機器,觀察這個生物慢慢變大的過程。
大家都說要對孩子說話,要透過肚子摸摸他,其實這些事情我真的很少做。
因為我無法帶入我的感情去做這件事,
我沒有意識到這是我的孩子,更神奇的是,我對他沒有愛。
沒有身為母親該有的愛。
我只是在養著他,等時間到了把它生出來,就是在經歷一個過程,而已。
你要說我的母愛什麼時候出現的?
其實我沒有頭緒。
那是一種漸進式的情緒。
在生完之後,當護理師把寶寶放到我身上,說真的我第一個想法就是:
「阿…就是這個小小的東西讓我睡不好嗎…這麼小耶…
阿…我應該要感動流淚嗎?意思意思哭一下好了。」
回到病房,我只覺得很輕鬆,我不用背著一個肚子了,
我不用小心翼翼,不用管有的沒有的,我回歸到我了。
是的,我在醫院那幾天,沒有去看過孩子,因為我真的還沒有母愛。
我只想在那幾天好好照顧自己,第一優先就是我要恢復到有辦法自己洗頭。
那幾天我的思緒都在洗頭洗澡上,根本顧不得我的孩子,
護理師詢問我要不要試試看初乳,也被我一口回絕了。
到了出院那天,看到我的寶寶被包得美美的,但他其實還是醜醜的。
護理師來教我們怎麼餵奶,怎麼拿奶瓶怎麼泡奶,這些事情我也很認真的學習。
畢竟之後是我要來帶著他生活了。
到了月中,也沒有什麼太大改變,但我知道自己慢慢的在喜歡上他。
我會在心情好的時候帶他回房間,帶他照照太陽,帶他聽聽我喜歡的音樂。
對他,我就像是對待一個朋友一樣,
介紹我喜歡的,也讓他習慣之後回家會怎麼生活。
出了月中,回到家就是24小時黏在一起的生活,那時候沒有什麼生活品質、睡眠品質。
很多事情都是求有再求好。
這種模式之下漸漸的我讓他來配合我的習慣,我也去配合他的步調。
在這一來一往的配合之下,我覺得我們比較像隊友。
在我發現我的母愛時,那大概是他會爬之後了。
漸漸地可以溝通,可以有主見,他不再是被我拎來拎去的娃娃,
他會自己想辦法到別的空間,想辦法發出聲音跟我交流,
是在那之後,我才發現:我的母愛產生了。
我知道自己的心境改變了,我不再是把他單純當一個嬰兒照看,
我會把他當我的孩子,我會想給他最多的愛,最滿的笑容。
我會當他最棒的母親,我會為他做所有事情…
那時我知道了,母愛,是可以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