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入地中,明夷。」——《易經·明夷卦》
1963 年 11 月 22 日,甘迺迪總統於達拉斯中彈身亡,震驚世界。半世紀以來,眾人聚焦於「誰開了槍」,但這個問題終究止步於現象層面。若將此事件放入《易經》的架構中,我們也許能從象數與陰陽的交錯中,看到另一種更深層的詮釋:
與其說是某人殺了甘迺迪,不如說是某種體制性的力量,將他推入了命運的深淵。
地火明夷卦:光明藏於黑暗之下
明夷卦,上卦為「坤」(地),下卦為「離」(火),為地火明夷。
象徵:光明(火)被覆蓋在地之下,無法顯現,是受傷的象徵。
這與甘迺迪的處境何其相似?他雖為總統,卻猶如明火被埋地中,在重重制度、利益結構與冷戰迷霧的壓迫下,難以真正將改革的光芒照耀出去。
甘迺迪 vs 明夷卦位解析
初九: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言不信。
甘迺迪初任總統時,即面對豬灣事件與情報失誤,內外交迫,誠如初九所言——理想展翼未成,反遭束縛與懷疑。
六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南狩得首,象徵行動快速而果決,但也因此成為眾矢之的。JFK 急於終結越戰、改革 CIA、干涉貨幣政策——這些行動直搗體制核心,也喚醒了潛藏的「反制力量」。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箕子裝瘋避禍,全身而退,是聖者的智慧。但甘迺迪選擇了坦誠面對體制黑暗,而非潛藏。這正是命運的分水嶺。
地上之火:改革者的困境
在坤為體制、離為個人的象徵下,JFK 的政治定位正是「下位的火」。表面上貴為總統,實際上卻位處制度與利益結構之下,無法主導其上。
他的政治理想(火)並未被支持,反被壓抑。
- 他要撤軍 → 軍工複合體失利
- 他要削弱 CIA → 情報體系不安
- 他要貨幣改革 → 聯準會惱怒
制度不是殺人者,但它構成了一個無聲的共識場域,當一位領導人「不再可控」,這個體制就會產生一種集體免疫反應:排擠、邊緣化、甚至物理性消除。
易經的忠告:藏光以待時
明夷卦不是悲觀的卦。它是對時勢的洞察與忠告:
光明不該硬碰黑暗,而應知時、藏光、曲全。
若甘迺迪選擇放慢改革節奏,先穩固基本盤,再逐步牽動權力重組,他或許能避開那致命的一槍。
然而,他選擇的是「燃燒自己,照亮體制」,結果卻如明夷卦所預言:光明反被焚其身。
結語:黑夜中的一點火
JFK 並未徹底改變美國體制,但他留下的,是一段反思與警醒。易經的智慧在於,它並不教人避戰,而是教人知時、審勢、明位。
在這個制度遠比個人更具生命力的世界中,改革者若不察「明夷之勢」,其命運終將如火入寒窖,餘燼未滅,但光明難存。
或許我們應不斷自問:
當今之制度,是否仍在悄然重演那場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