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日可不是只有「鬼門大開」這麼簡單!在道教裡,這一天叫「中元節」,是地官大帝的生日,也被稱為「地官赦罪日」,是一個結合孝道、赦罪與祈福的大日子。
那這位地官大帝是誰呢?有趣啦,傳說他就是古代有名的孝子——舜!舜是黃帝的第八代孫子,從小命運坎坷,媽媽早逝、繼母偏心,還有個愛整他的小弟弟象,但他不但沒有怨天尤人,還盡心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個超級溫暖的好人!他到哪裡生活,哪裡的人就跟著聚集,搞到最後竟然連當時的皇帝堯都被感動,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還讓位給他當皇帝!就是這樣一個人,成了中元節的主角,這天也因此被稱為「孝子節」。
地官小檔案:
身份:黃帝第八代孫+被後母虐慘仍微笑的聖人+娶了皇帝兩女兒的人生勝利組特殊技能:
● 「以德報怨」。
● 自帶光環走到哪人就聚到哪(古代自帶流量網紅?)
● 死後晉升「地府最高法官」,專管好人壞人成績單。
而道教另有一種說法更神奇:地官大帝是天地間某種神秘能量所化,是個具有神力的大神,掌管地府、判別善惡、赦免罪行。他非常明察秋毫,只要你真心悔過,他都願意給你機會重來。
所以啊,中元節不只是拜拜給祖先吃飯這麼簡單,而是個非常有「意義感」的日子。你可以幫自己懺悔、祈求好運,還可以為過世的親人祈求赦罪,甚至為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送上一份溫暖。有人說,如果最近覺得運氣背、財運卡卡,不妨寫封疏文,向地官大帝稟告一下,也許就能轉運唷。
總之,中元節其實是一場心靈大掃除。不只是祭拜,更是孝心與善念的展現。這天,讓我們一起修心養性、放下過錯、祈福未來吧。
如何拜中元地官?
三官大帝很少單獨供奉的因此祭拜時都是三位神尊一同祭拜。地官大帝在道教中擁有赦罪的神力,尤其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會下凡赦免亡靈罪過。因此,信徒會藉此機會向地官懺悔過錯、祈求赦免過去的罪業,期望轉厄為福。
一、祭拜時間
農曆七月十四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1點,或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早上9點至11點。
二、祭拜地點
- 廟宇:優先選擇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若無專屬廟宇一般道教宮廟的正殿或天公爐旁也可祭拜。
- 家中:若家中設有三官大帝神位或天公爐,可在神龕前擺供桌祭拜或門口擺設香案。
三、供桌設置
由於三官大帝地位崇高,必須安置「上、下桌」供奉,這是代表信眾對神明的最高敬意及禮儀也反映「天/人」、「神/屬」的階序觀念。
- 上桌:供奉三官大帝
- 將後方的八仙桌抬高,下方再以兩張長條椅為墊底,八仙桌腳分別置放四疊壽金,使上桌高人一等,象徵地位極為尊榮,這是拜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才能享有的特殊尊榮儀式。上桌下方壽金為「墊桌」專用,不焚化。如果沒有長條椅用壽金墊高即可。
- 上桌後方兩旁繫上頭帶尾青的甘蔗,兩支甘蔗頭尾青部分以紅線繫在一起形成拱門狀,甘蔗頭尾相連,喻「有始有終」;頭帶尾青(保留葉片)強調生命力。
- 兩旁的甘蔗加掛高錢垂在兩側 (甘蔗與高錢(又稱「吊錢」)象徵「節節高升」與「通天界」。)
- 準備三界公座(燈座)擺在上桌中間。
- 三界公座兩側各插瓶鮮花。
- 中央再擺上香爐(可用斗代替,內裝八分滿的米)。
-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
- 下桌: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 擺上香爐。
- 爐的兩旁並備好燭檯。
- 兩側各插瓶鮮花。
都會區信徒若空間不足,可以單桌供奉,但需區分「上下層」,上層擺素齋、下層放葷牲。
四、準備供品
- 上桌供奉三官大帝供品 (素品)
- 五果:帶有吉祥寓意的五樣水果,如香蕉 (招)、李 (你)、梨 (來)、鳳梨 (旺)、龍眼乾(黑色屬水、水屬財,烘乾的龍眼果肉為黑色,有生財之意)。
- 齋品:六齋或十二齋 (金針、桂圓、香菇、昆布、花生、木耳、紫菜、碗豆、菜心、堅果、蠶豆、豆苗、麵筋、髮菜、薑母、紅豆、綠豆、芝麻、冰糖、鹽、海苔、豆乾、豆皮、蓮子等取其中六樣或十二樣)。
- 紅湯圓:九碗紅湯圓。
- 茶:九杯清茶或煮過的水。使用九是因為九與久同音,也代表了『極』和『最』的意思。
- 紮紅紙的壽麵:紅色避邪,麵線綿長象徵延壽。
- 發糕:發財、興旺的象徵意義。
- 紅龜:象徵長壽與平安。
- 金紙:五色金 (天金、頂極金、壽金、刈金、福金)。
- 疏文:若需祈求特定願望,可寫疏文焚化上奏。
- 下桌供奉三官大帝隨從兵將
- 三牲或五牲:略加烹煮過的豬肉一大塊、雞一隻 (最好是公雞,象徵一鳴驚人)、鴨(鵝)一隻、魚一尾、豬肝一個或魷魚乾一尾。
- 米糕、麻荖、牽仔粿、發粿、紅龜粿、麻粩、生仁 (天公豆)等傳統吉祥供品。
- 水果:數樣。
- 茶:清茶三杯。
- 酒:三牲三杯,五牲五杯。
- 金紙:壽金、刈金、福金、甲馬。
- 其它:各式包裝食品飲料。
四、注意事項
- 祭拜時需「齋戒沐浴」,女性月事期間不宜主祭。
- 上桌下方壽金為「墊桌」專用,不焚化;另備高錢(吊錢)於儀式後焚獻。


- 祭拜時間:農曆七月十四日深夜11點至隔日凌晨1點,或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早上9點至11點
- 祭拜地點:供奉三官大帝的廟宇,或在自家門口進行祭拜

- 上供。
-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 神前獻茶、酒(廟方有供則省略)。
-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恭祝 中元地官聖誕,奉香拜請中元地官及案上諸神佛。信士/信女OOO,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出生,現居在________(地址),今日虔誠設香案供品,焚香叩首,懇求地官赦免過去言行過失、清除災厄、補足福運,並祈願家人平安、事業順利、祖先得以超度。 - 頌念赦罪疏文,內容大致包括:
· 陳述過去所犯之過錯(如貪嗔癡、惡言惡行)。
· 懺悔悔過之意。
· 願從今起行善修德、戒除惡習。
· 請求地官大帝慈悲赦罪。 - 擲筊請示中元地官這次的赦罪祈福儀式是否已經圓滿完成:「如果圓滿完成的話請賜三個聖筊」。
- 如果有三個聖筊,就表示祈福赦罪祈儀式已經圓滿完成 (如果沒有擲出三個聖筊,就要再等一下,或重新唸疏文,直到地官大帝賜三個聖筊為止(建議要連續三個聖筊,這樣比較慎重)。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燒金紙 (先燒敬奉給三官大帝的五色金、三官大帝燈座及疏文再燒給敬奉隨從兵將的金紙及高錢)。
-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 撤供。
◎如果沒有呈疏文者祝禱後待香燒至三分之一即可燒金。


- 上供
-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 神前獻茶(廟方有供則省略)
-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地官大帝在上,信士/信女○○○,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出生,現居在________(地址),今日特備供品和金紙敬拜地官大帝,祈求地官大帝消災、解厄、植福、進財..........。」(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紙拜供地官大帝
- 燒五色金(太極金、天金、壽金、刈金、福金)
- 撤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