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屍落人間》孤立和隔離,我們都是自由社會底下的殭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區分的更加細碎,想要得到認可的人類,逐漸變成了麻木的「殭屍」。


.


《屍落人間》是前陣子在台北電影節上映的短片,我認為它是近期最能反應出「台灣年輕創作者困境」的作品,很喜歡導演為現代奔跑在創作之路上的邊緣人,創造出來的符號和意境。我看到了許多有趣的分鏡,例如在舞池那一段,當主角快要喘不過氣,瀕臨崩潰的狀態時,這時畫面變得很模糊但同時又維持著心跳般的節奏,彷彿就算沒有聲音,也可以聽見主角的喘氣聲。影片的質感和技術其實蠻出乎我的意料,在導演、美術、攝影、配樂、特殊妝髮、演員等齊心協力下,我看見了一個團隊成功地打造出魔幻寫實的世界,而我也意識到,這個世界就是創作者內心最深處、充滿寂寞的角落。不管他是誰,他正在大力地撥開傷口,希望我們可以看見。


.


不同於典型商業大片的設定,《屍落人間》的殭屍似乎沒什麼攻擊性,反而更加貼近失去靈魂的活死人特質。當主角回家的時候,他和父親如雞同鴨講一般處在兩個不一樣的語境;來到了溫室,和情人的話題只能侷限在過去一起種植的盆栽,好像這段關係已經沒有辦法再前進;當親近的人要接近主角的時候,主角似乎又衝動地想要啃蝕他們。這樣的互相傷害,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雙方的關係都只能被推的越來越遠。原來這就是現代年輕創作者的輪廓,當他們失去了溝通能力,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忙,唯有突破內心的掙扎,才能開花結果。


.

raw-image


這幾年其實陸陸續續看到了許多和《屍落人間》一樣充滿個人色彩的作品,如最近的《她說》。我認為自溺和風格化只有一線之隔,其實關鍵就在觀眾是否能接受,當觀眾決定接受它們的設定,電影的世界變成立,因此只要你足夠說服得了自己,其實大家都願意踏入這個空間進行對話。然而這部短片裡有個場景讓我覺得比較可惜,就是在溫室中當殭屍主角劉冠廷和謝欣穎展開情侶之間的對話時,從頭到尾的台詞都充斥著情緒滿溢的句子。其實看下來有點像還不知道真正的地獄是什麼模樣的人,在和大家訴苦自己的棲身之處就是地獄,但是他其實離真正的地獄還很遙遠,就是一種賣弄文學和情懷的感覺,而對話裡面提到的種種隱喻其實也和殭屍的設定沒什麼關聯。雖然這樣講很殘酷,但就算這種詩意型態的台詞是專屬於這對情侶的語言,但就在沒有前情提要的情況下,觀眾就很難產生共鳴。


.


電影的魅力其實就是書籍裡的文字和廣播裡的聲音被影像化,若這對情侶的互動改以肢體和場面調度等方式來呈現,我相信就算在沒有對話的狀況下,大家都可以理解主角的無力感。像是「有時候把期待縮小,自己也一併縮小了,不論太好的或太壞的,都裝不進自己。」若這句話可以變成影像,在這個世界裡又可以具象化成什麼模樣呢?其實這是很有爆發力的。


.


儘管如此,在台灣像這種跳脫公益項目和社會議題的作品,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很值得我們去珍惜。因為在資源不足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不是拍商業片、不然就是拍公益性質的劇本,因為這樣才比較有機會拿到資金。當題材受到限制,台灣許多的導演都無法拍出真正屬於他們個人的作品。因此我認為《屍落人間》這次的嘗試絕對是台灣短片的一大突破,他創造了前面許多導演都未曾觸碰到的風格,希望在未來這部短片的獨特可以繼續被保存,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歡迎追蹤——

FB|地瓜嗓さん

IG |@digua_s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79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人生苦短,現代人在過度讚頌生產力的功績社會裡,找不到抗爭的對象,也無法與他者建立有效的對話,這樣的邊緣,也因為脫離了原本的規訓社會,使自身變得更加的孤獨。在「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宇宙,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當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時候,那什麼又是現實呢?創作的自由留給混沌和焦慮更多的空間,而群體則被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看完《屍落人間》,那後勁尤其強烈,我在想,究竟經歷了哪些,造就這樣的阿治,但若將「殭屍」看作一種行屍走肉的狀態,其實會發現,這部短片隱晦地用符號寓意,以黑色幽默的滑稽與荒謬,實則是探討關於「愛」的渴求與獲得。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Thumbnail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