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

含有「薩提爾」共 3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若在人生中她沒有遇到崇建老師,若沒有發生與崇建老師的這一段溝通,冰冷的孤寂還得籠罩著自己多久? 更詭譎的是自己心裏的冰固會如何影響著與孩子、丈夫以致於所有人的關係...
Thumbnail
#你在培養的是快樂的孩子…還是脆弱的大人? 這題要從不同世代父母的教養差異講起 🌱 上一代父母 → 望子成龍,嚴格教育 🌱 現代父母 → 不想複製童年,只希望孩子「快樂」 但⋯⋯ 快樂,不等於幫孩子「排除所有痛苦」。 ⚠️ 過度追求快樂,可能隱藏的危機 1️⃣ 孩子失去面對挫折和
Thumbnail
過去的我,總是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把情緒藏起來,覺得「脆弱」不該被看見。但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變成焦慮、憤怒,甚至透過衝動購物來填補內心的空缺。於是,我接觸到冰山理論,試著理解自己,才發現這些模式來自過去的經歷。當我意識到「現在的我,已經不是過去的自己」,才明白自己值得被溫柔對待。
前一段時間年假,我到朋友家作客。 幾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大家邊吃飯、邊聊天,氣氛非常歡樂。 吃著、吃著,其中一個朋友的兩個小孩,不知什麼原因,吵起來了。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3/21
謝謝彥廷分享!我超喜歡您這篇的,看了很有感,而且您分享在FB的時候,我就看到了哦!🤭🤭
劉彥廷-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2
❦ 莊小昕 哇!原來您在FB就看過了,還特地跑到方格子留言,真是太挺了,謝謝你~
薩提爾是美國知名作家與心理治療師,她提出「冰山隱喻理論」,認為人的自我就像是一座冰山,而冰山共分為許多層次,依序為海面上的行為,以及海面下的感受、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與自我。我們僅能看見一個人外在海面上的行為,就像極地裡的冰山一樣,外在顯露的僅是個人的一小部分,海面下的內在感受才是人的內在。
Thumbnail
與女兒約了洗澡時間 「妳要幾點洗澡?五分鐘後可以嗎?」 女兒正在畫畫,轉頭看了看時鐘,搖搖頭說「我要十五分鐘」
Thumbnail
每次在公司看到他就覺得生氣,一副跩的二五八萬的模樣。 進電梯也不知排隊,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也不看人。 趾高氣昂,我甚至憤怒到在心裡幫他取了個綽號「秋條ㄟ」(台語)!
Thumbnail
理解與信任孩子,是我們能給他們最好的支持。當我們選擇相信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急著用「合理」的標準去評判他們,我們其實是在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值得被理解。」這樣的信任,會成為孩子內在力量的一部分,讓他們在未來面對挑戰時,知道自己可以被看見、被接納,而不需要用「裝病」或「逃避」來求救。
Thumbnail
一向安靜的辦公室裡,突然我的正後方傳來了很大的說話聲: 「報告怎麼會是這樣做,你有看我寫的SOP嗎!」 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的專案經理人阿文突然大聲的在辦公室說出了這樣的話。
Thumbnail
不久前女兒凌晨開始突然上吐下瀉加上高燒。 經過了一晚的折騰,總算靠著退燒藥不再高燒,嘔吐也停止了。 看著一堆待洗的床單和被單,不只小孩累,大人也折騰。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