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讀這本書
我覺得我算是被廣告所影響到了,因為前幾天看的書裡面有夾著廣告,
剛好就是東野圭吾的這一本新作,去逛書店的時候看到擺在檯面上就買回家了,
翻開才知道這是一本描述外遇的故事,有別以往我之前看的惡意、白夜行、伽利略系列、加賀系列,這本書的懸疑感比較低,
不過看著主角內心的變化實在很有趣,只能說人在做決定的當下,
理由要多少有多少,能不能說服別人不重要,只要自己能接受就可以了。
故事概述
主角是一名四十歲有妻小的上班族,自認過著索然無味的生活,
與好友喝酒時也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生活的熱情,對這種生活提不起勁。
有一天公司新來了一位女員工,主角便開始與該名員工偷偷來往。
故事一開始主角在與朋友談話時說到對於外遇的看法,認為外遇是不對的,
但自己碰上了卻淪陷的比誰都快,我們可以跟著主角的視點,
看著他不斷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一步步走向這條通往地獄的路。
而她的外遇對象「秋葉」也充滿謎團,過去她家發生一件強盜殺人事件,
死者是秋葉父親的秘書;而秋葉似乎有所隱瞞,
只告知主角要等到某天之後才能將完整的事情說出口,
而那天現正是殺人案追訴期失效的日子,主角就這樣被捲入這團謎團中,
他對秋葉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甚至有了與妻子離婚的念頭。
我的讀後感想
書中有一個句子我很喜歡,
類似:我以為界線那裡有一座高牆,直到伸出了腳,才發現那邊什麼都沒有,可以輕而易舉的跨過去。
主角一開始對於外遇可是斥之以鼻,他覺得身為一個人不能對不起妻子跟孩子,
不過一但跨出第一步,就很容易繼續走下去,一開始說外遇是不行的、
沒上床都不算外遇、只是一夜情不算外遇,到最後很乾脆地承認自己外遇,
接下來只想著要如何瞞過妻子繼續這段感情,最後打算跟妻子離婚,
一開始設下的界線很輕鬆的就跨過去了。
這也讓我想到行為心理學的行為一致性,人一但做出決定,
就會開始為這個決定找理由支持,正當性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接受就行,
所以可以看到主角一直不斷地為自己找藉口,越陷越深。
我們也是像這樣不斷徘徊在界線邊緣,然後為自己找理由,
像是今天那麼工作那麼累,吃一塊蛋糕、花點錢犒賞自己、熬夜放縱一下,
諸如此類的藉口,都是因為自己已經踩到線了,這時候就會找理由讓腳伸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