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在便利商店排隊,聽到隔壁兩位大哥熱烈討論:「欸你有看到嗎?萬海又衝上百元了耶!」這一幕讓我想到,台灣人對海運股的關心,真的就像關心天氣一樣自然。尤其最近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萬海第一季獲利創新高,很多人都在問:「萬海還能衝多高?這波搶運潮會不會又像去年一樣?」但你有沒有想過,這背後不只是股價的起落,更藏著產業轉型、國際局勢和永續發展的深層故事。

小明:
章桑,最近萬海股價又回到百元,這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不是又有什麼大新聞啊?
章桑:
你問得好!其實啊,這波萬海股價上漲,最主要是因為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雙方互相調降高關稅,讓市場預期海運需求會大增。以今年5月為例,萬海第一季稅後純益87.32億元,年增將近89%,每股盈餘(EPS)達3.11元,營收也比去年同期多了三成多。這一波搶運潮,讓萬海股價八個月來首度回到百元俱樂部。
小明:
那萬海這幾年都在忙什麼?有沒有什麼新計畫或大投資?
章桑:
萬海最近可是動作頻頻喔!有點像是你家樓下早餐店,為了應付越來越多客人,不但換新桌椅,還引進自助點餐機。萬海今年才剛有3艘1.3萬TEU新船下水,又宣布要花265億元買4艘1.6萬TEU甲醇雙燃料新船。未來五年,萬海計畫接收34艘新船,總運力增加38萬TEU。這不只是在擴大規模,更是為了提升競爭力、回應全球對環保的期待。
小明:
說到環保,萬海做了哪些努力?這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章桑:
想像你家換了節能燈泡,雖然一開始花多一點,但長遠來看省電又環保。萬海不只新船採用甲醇雙燃料,還積極推動生質燃油,減少碳排放,回應ESG趨勢。這些投資雖然短期內增加成本,但有助於公司在國際市場維持競爭力,未來也更容易取得國際大客戶的訂單。
小明:
可是最近不是說全球海運景氣有點保守?萬海會不會遇到什麼風險?
章桑:
2025年全球海運產業面臨四大挑戰:運價下修、紅海危機、全球貿易動能降溫,以及長約談判困難。尤其美國新關稅政策,讓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量受到影響。不過萬海的亞洲區間航線佔營收約四成,這部分運價年增三成,表現還算穩健。公司也強調會審慎調整航線布局,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小明:
那未來萬海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地方?我們一般投資人該注意什麼?
章桑:
值得注意的是,萬海雖然積極擴張、推動綠色航運,但全球景氣和地緣政治變化還是會帶來不確定性。好比開車出門,路況再好也要注意紅綠燈和突發狀況。實際上,萬海的美國線長約合約價比去年漲了三到四成,下半年市場需求仍被看好。但法人普遍認為,2025年整體市場動能可能趨緩,投資人還是要留意風險,不要只看短期漲幅。
重點整理
- 2025年萬海股價因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搶運潮再起,重返百元俱樂部。
- 第一季營收370.9億元、稅後純益87.32億元,年增近89%,EPS 3.11元。
- 未來五年將接收34艘新船,總運力增加38萬TEU,積極布局綠色航運。
- 新船採用甲醇雙燃料、生質燃油,強化ESG與減碳承諾。
- 2025年海運業仍面臨運價下修、地緣政治與長約談判等多重挑戰。
章桑總結
回頭看萬海這一路的轉型,其實就像我們每個人在生活裡遇到的選擇,是要穩穩過日子,還是勇敢投資未來?萬海選擇在不確定中持續投入新船、推動綠色運輸,面對變局,你會選擇保守觀望,還是主動出擊?你曾經如何在生活或工作中做出類似的選擇?這又讓你想到什麼?我很好奇聽聽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