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籍《超簡單經濟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超簡單經濟學》是一本屬於經典等級的經濟學書籍,特別在很多基本概念上詮釋相當完整,以下提供我個人的重點分享。

經濟學是什麼?

經濟學就是探討「資源如何分配」的學問,它說明各種經濟活動的因果關係,以及他們如何影響到有形無形資源的分配。探討用不同的方式分配資源再不各種互相替代的用途時,會有哪些後果

價格與市場之間的關聯:看不見的手

  • 價格只是在反應「資源的稀有性」,例如:海邊的別墅如果有越多人想住,價格就越貴!因為「別墅」是有限的資源,但大多數人可能會認定是「商人在炒作」
  • 價格也影響生產者要去生產哪些商品、停止生產哪些商品,資源將會流向最有價值的地方
  • 需要的誤解:通常價格低的時候想要更多,價格高的時候想要更少,需求大多是動態改變的過程,例如:水果或菜價
  • 刻意讓價格被壓低(低於市場合理價格的供給),就會造成浪費(供給很便宜,需求自然增長),例如:全民健保(很便宜所以什麼都去看醫生,造成浪費)

工作與工資

統計真的都正確嗎?1975年收入最低的民眾,在1991年有98%的人收入上升,這是因為統計數據1975他們還剛出社會,1991後他們已有多年工作經驗,因此單從數據看到的「窮人」,很可能只是剛好在人生低收入階段的人,統計無法看出技能、經驗、工作表現
  • 「富人」很可能只是在統計期間處於人生收入高峰(45歲-55歲),不見得他們都財務自由!
  • 專注於瞬間的統計數據,往往會扭曲真正經濟事實,富人與窮人,很可能只是正好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端(20歲剛出社會 VS 45歲達到人生收入巔峰 )
不管法規怎麼規定,最低工資都是0,因為最低工資的規定無法讓人擁有「值得那個工資的生產力」,當雇用一個人不划算的時候,企業主寧可減少人力,因此保障工資政策,最終可能造成無競爭力的勞工失業
  • 當國家設定障礙讓資本投資在本國利潤低時,反而會讓國內有錢人把資金轉往海外具更高利潤的地方,變相減少了就業機會,因為「資本」也是啟動新事業的關鍵資源
仇富的謬誤:富人花錢購買奢侈品要付出更多代價,這些代價通常也不會影響到一般人的生活,而且現在很多商品之所以能低價讓所有人買得起,通常都是在早期很貴時有富人願意先買,例如:早期的電話、電腦、手機產業,假如沒有富人購買,生產者根本不會繼續研發及生產導致最後成本降低而普及
  • 真正富裕的原因,通常都是「整個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所以每個人都變富有了,盲目地認為是有錢人剝削了自己,是完全錯誤也不理性的行為!

國家經濟:政策是否真正能對症下藥?

  • 合成謬誤:政府為了保護機械產業10000個就業機會,而讓其他產業有更多賦稅,導致其他產業的裁員,最後經濟體可能喪失15000個就業機會,個體有利的調整未必對整體有利
  • 零和遊戲錯誤:經濟活動通常會帶動的是整體發展,不會只讓一群人很有錢,另一群人被剝奪,例如:東南亞華人被指控偷走國家財富,但那批華人為當地創造巨大產業,更多就業機會,並讓國家富強

國際經濟

  • 當一個國家富強後,它往往會購買更多東西,過程中一定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形成一個成長循環
  • 赤字或盈餘,不等於一個國家是否富強,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被帶走的「財富」大於美國,但這些財富被帶走,代表它們創造了更多的利潤、就業機會與生產力
  • 投資會創造一個越來越大的餅,每個人都是贏家
  • 高工資迷思:美國勞工工資比印度高,但很可能美國勞工使用的設備與資源能讓他們有更高生產力,因此把整體生產力與成本比較,很可能美國的單位成本還更低
  • 國際貿易並非零和遊戲,是生活在不同國家的個人進行的自願交易,如果交易能成立,表示雙方都能獲利

經濟學家的思考:

這是一個取捨的世界,而非解決方案的世界,不管怎麼取捨,都會留下一些無法被滿足的需求,經濟學探討的就是如何「取捨」,而政客則會承諾給予「解決方案」滿足我們需求(實際上是從別的地方把資源移動過來,安撫少數人,讓另外多數人買單成本)

總結:使用經濟學思考

經濟學是一種思考框架,透過這種框架去分析事情的因果關係跟可行性,我們會看到更大的藍圖。

當然,這種方式並非直覺的思考,也相當困難,但假如在人生或商業上某些重要決定,我們可以想想以上這些經濟學現象,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多一點洞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的轉變金錢筆記
2會員
15內容數
Jeff與你分享關於金錢、理財、投資、心理學與個人學習心得,協助你對生活有更多創新思考與覺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書,更該說它是一本轉換思維的書籍,顛覆對於為人單一工作的狀態,如果要比擬相關書籍,與其跟理財相關書籍比較,稱得上跟斜槓青年較為類似,提倡養成習慣的方式,去思考開放性新職涯的可能性,也提到掌握趨勢與創造財富,文筆幽默風趣讀起來輕盈,推薦給創作者、自由工作者、或不適合公司生態的人來閱讀。
Thumbnail
本書是我看過最適合臺灣人閱讀的書,舉的都是臺灣人能懂的例子,甚至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列為全民必讀的書之一。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了總體經濟的概念,分為主題、物價、利率和投資篇以及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等,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臺灣經濟。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了解總體經濟,尤其是臺灣經濟的人閱讀。
Thumbnail
本書是我看過最適合臺灣人閱讀的書,舉的都是臺灣人能懂的例子,甚至我覺得這本書應該列為全民必讀的書之一。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了總體經濟的概念,分為主題、物價、利率和投資篇以及世界工廠的繼承者們等,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臺灣經濟。這本書非常適合想要了解總體經濟,尤其是臺灣經濟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週末看了這本《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這本書的畫家非常會知識轉譯,很有幽默感又善於比喻,即使是生硬的經濟學理論,經過圖像的整理脈絡,非常好讀好懂!沒想到講經濟、歷史的書能夠講得如此生動且容易理解,很推薦經濟學小白看看喔!
Thumbnail
週末看了這本《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這本書的畫家非常會知識轉譯,很有幽默感又善於比喻,即使是生硬的經濟學理論,經過圖像的整理脈絡,非常好讀好懂!沒想到講經濟、歷史的書能夠講得如此生動且容易理解,很推薦經濟學小白看看喔!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
Thumbnail
第一部都在講基本概念,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在上經濟學的時候,那些名詞定義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早已嵌入我們商學院學生的DNA內,陌生的是經過二十年後有些新事物再補充,同時也由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來解釋。 拿「看不見的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市場會長出他自己的樣子,但都沒人知道市場從哪
Thumbnail
第一部都在講基本概念,好像回到學生時代在上經濟學的時候,那些名詞定義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早已嵌入我們商學院學生的DNA內,陌生的是經過二十年後有些新事物再補充,同時也由不同的人用不同方式來解釋。 拿「看不見的手」來說吧,我們都知道市場會長出他自己的樣子,但都沒人知道市場從哪
Thumbnail
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你一窺經濟背後的脈絡,讓你在看經濟新聞時,可以更好的自行推理事件邏輯,理解經濟新聞。
Thumbnail
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你一窺經濟背後的脈絡,讓你在看經濟新聞時,可以更好的自行推理事件邏輯,理解經濟新聞。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埃里克‧安格納,是位實踐哲學教授,同時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下為整理書中部分章節的內容,以及我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