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有四個孩子,但其中兩個不是我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某一天,一位朋友向我訴說他的煩惱。他的太太帶著上一段婚姻的孩子,而他還在努力適應這個角色。他問我:「當你還在婚姻裡時,你是怎麼接受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孩子? 即使你們離婚後,你為什麼還能像爸爸一樣照顧這孩子?因為你是她爸爸嗎?但離婚了,你還是她爸爸嗎?她還會把你當成爸爸嗎?」
我不假思索回答他:「我只是想愛孩子而愛孩子,這與我是什麼角色無關。當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身分,而只是單純去愛,那份愛會更加純粹,也更加踏實滿足。」
只是,我也不確定離婚後,孩子是否還將我視作父親。我知道,在我與她母親仍保持友好關係的那段時間裡,我仍會幫她慶生,為她準備生日禮物,她也依舊叫我「爸爸」,即使她知道我們離婚,媽媽有一個對象。
直到2023 年,當我與她的母親徹底鬧翻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我一直都知道,我們的相處,她媽媽的存在還是擺在第一。
雖然我們仍有彼此的聯絡方式,但雙方都沒有再聯繫。我能理解,對她來說,這個曾經的「爸爸」會如她媽媽所說的那樣,至於什麼樣,我也不那麼在意了,我也不想去解釋。

朋友問我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的第四個孩子還沒出現。

曾經的家,曾經的孩子
婚姻的最初兩三年,我和前妻生下了兩個孩子。然而,當孩子約三歲時,我們離婚了。我帶著孩子們離開了那個家。
離婚後的一年多裡,我與前妻之間仍有許多風波,但這些細節暫且不提。直到某天,她告訴我,她懷孕了。那時的她已經再婚,但正計劃離婚。
我還記得她當時對我的承諾:「我想好好照顧我們的兩個孩子。」這句話讓我願意再給這段關係一次嘗試——不是重拾愛情,而是為了孩子。
我清楚地告訴她:「我願意陪伴妳度過孕期,一起照顧孩子,但我不想再有任何情感上的連結。」
這句話或許傷人,但在經歷過去那一年無數次的爭吵與撕裂後,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極限。因為我不希望她懷抱過多期待,最後只換來更多的失望與憤怒。
那段時間,我們曾猶豫過是否要生下這個孩子。週數已大,手術風險高,加上生命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還是決定生下來。
然而,隨著孕期推進,因為多數朋友不知道我們已經離婚,當他們以為這是我們的「第四胎」時,我選擇默默接受那些祝福,不去解釋什麼。
我們依舊選擇了居家生產。然而,這一次,助產士最先察覺到了不同。她說,這不像是一對親密的伴侶,而更像是兩個肩並肩卻相隔遙遠的人。我仍然盡力陪伴,但這份陪伴少了以往的溫度。

不是我的孩子,但仍是孩子
孩子出生後,前妻的不安比孕期更為明顯。我:「這孩子雖然不是我的孩子,但他好不容易誕生於這個世界,他只是一個靈魂誕生到地球的孩子,我會像照顧我們的孩子一樣照顧他。」
只是,我的承諾似乎無法填補她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已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全心投入,包辦所有孕期、孕後的事,體力也不如過去,也許這會讓她覺得我不如以往那樣付出,甚至懷疑我對這個孩子或她的情感有所保留。逐漸爭吵變成日常,幾乎每天都發生。
最後,我再次帶著二個孩子離開。

完整的家庭,遺憾的選擇
離開後,我不時想起她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把孩子留給我,不把孩子監護權給我,我就不會給他們任何資源,是你害了孩子要面對這樣的情況。」
孩子已經一年多沒有見過母親了。我偶爾會問自己,如果當時我選擇忍耐,孩子是不是就能擁有完整的家庭?
這種自責,一開始揮之不去,隨著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快樂成長,才漸漸淡去。但每當夜深,這個問題仍然會浮上心頭,帶著一絲遺憾。

學會接受,學會放下
或許,生命一直在教我學習「接受」。
一開始,我努力接受前妻的孩子;後來,我努力接受這個與我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只是,兩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第一個孩子,讓我學會了如何情感上接納一個「不是我的孩子」;而第四個孩子,則讓我重新面對離婚後被數次拋棄的傷痛。
因為當這個孩子誕生後,每次看著孩子都會憶起自己在離婚後被拋棄的傷痕,這些回憶讓我更難以接受這個孩子。然而,我逐漸明白,讓我受苦的不是這個孩子,而是過去的經歷。當我試著轉換視角,不再將他與過去聯繫在一起,我才慢慢地接納了他。
到現在,我偶爾會思考過往的經歷:為什麼這些經歷會發生在我身上?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答案。
曾經,我試圖說服自己感謝這段婚姻,認為它讓我成長。但後來,我才發現,那只是冠冕堂皇的自我欺騙。當前妻她在網路上對我發起不實的攻擊時,我選擇沉默,選擇不去反擊,當時我心想雖事實非她所述,但她痛苦的感覺是真實的,因此我也不對外說些什麼,給她最後的溫柔,但這底下有滿滿的憤怒,可這份壓抑,並不代表我真的釋懷。

活下去,好好生活
現在,我不再強迫自己找到意義。我只感謝自己,能在這麼多風暴後,仍然好好地活著。曾經的痛苦、恐懼、迷茫,曾讓我一度難以承受,但如今,我仍能陪伴著孩子,陪伴著家人,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說起來簡單,但真的不容易。

我如何定錨
每件事本質都是中性的,當它有了搖擺是因為我加了一滴傷心、一滴痛苦、一滴憤怒、一滴貪念、一滴執著….,最後這件事本身被淹沒了。
看著這些情緒、想法,好好跟他們待著,哇!真的超級痛苦的,痛苦到,如果我攻擊對方,把這些加進去的貪嗔痴都倒出來丟向對方,感覺應該會蠻爽的,但我還是選擇默默地看著這些,直到它們不再影響我。
現在你說不會影響我嗎? 我想到還是會不爽啊! 只是那些情緒大概就淹到足弓那麼高而已,我想對扁平足來說又更沒有什麼影響了,一下就消退了。

故事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7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躍演 的《完美陌生人》引發我們對人際關係、祕密與信任的深層思考。文章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手機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祕密如何影響人際互動和心理界線。文中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祕密的本質、揭露祕密的意義、手機為心理延伸的意象,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平衡信任與自主性等。
2025/05/17
躍演 的《完美陌生人》引發我們對人際關係、祕密與信任的深層思考。文章以觀影心得出發,探討手機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祕密如何影響人際互動和心理界線。文中提出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祕密的本質、揭露祕密的意義、手機為心理延伸的意象,以及在親密關係中如何平衡信任與自主性等。
2025/04/15
你不是懶,也不是脆弱,只是你的身體忘了怎麼醒來。 光照療法是一種利用特定波長和強度的光線來調整生理時鐘的自然療法,能改善失眠、情緒低落等問題。本文詳細介紹光照療法原理及適用對象,幫助你找回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15
你不是懶,也不是脆弱,只是你的身體忘了怎麼醒來。 光照療法是一種利用特定波長和強度的光線來調整生理時鐘的自然療法,能改善失眠、情緒低落等問題。本文詳細介紹光照療法原理及適用對象,幫助你找回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4/02/19
這是關於孩子和麵包的故事。
Thumbnail
2024/02/19
這是關於孩子和麵包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離婚後父母是否應該選擇共同撫養或單獨監護孩子的問題,提出了共同監護和單獨監護的優點與挑戰,並建議父母在做出決定時應考慮孩子的需求、生活環境和父母之間的合作意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成為單身父母的挑戰和收穫,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經歷,希望給予在同樣境遇中的朋友一些啟發和支持。文章中談到了情感上的孤獨、經濟壓力、與小孩的相處以及家庭結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成為單身父母的挑戰和收穫,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經歷,希望給予在同樣境遇中的朋友一些啟發和支持。文章中談到了情感上的孤獨、經濟壓力、與小孩的相處以及家庭結構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等議題。
Thumbnail
歡迎大家,我是Jocelyn,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話題—我,是如何變成單親媽媽 我是在生下小孩後的那一年決定離婚的。對方沒有外遇也沒有背叛,但是我覺得同床異夢更可怕。 因為我是覺得和前夫有很多的價值觀不同,再來就是經濟壓力,還有家庭環境以及成長背景的不同,再加上前夫有長期服用
Thumbnail
歡迎大家,我是Jocelyn,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話題—我,是如何變成單親媽媽 我是在生下小孩後的那一年決定離婚的。對方沒有外遇也沒有背叛,但是我覺得同床異夢更可怕。 因為我是覺得和前夫有很多的價值觀不同,再來就是經濟壓力,還有家庭環境以及成長背景的不同,再加上前夫有長期服用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胡不歸,所為何? 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前些年還能跟自己說,是為了圓一個夢想,在有自己舞台的地方圓夢,所以讓孩子、家人一等再等,到今年底親愛的老公、孩子,總共就等了我6年了。 6年呀,從一對新婚夫妻,等成了二個孩子的媽媽,可是孩子仍然等不到媽媽的歸來。
Thumbnail
胡不歸,所為何? 我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前些年還能跟自己說,是為了圓一個夢想,在有自己舞台的地方圓夢,所以讓孩子、家人一等再等,到今年底親愛的老公、孩子,總共就等了我6年了。 6年呀,從一對新婚夫妻,等成了二個孩子的媽媽,可是孩子仍然等不到媽媽的歸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感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有生孩子的狀況,在安頓好孩子往後生活前,不敢貿然離婚,只能先暫時分居。但這麼一來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便是拖到最後越來越難離婚,只能繼續憋著分居生活。但即便當事人沒有任何意見,身邊的長輩卻看不下去,先動手搶了孩子。   如果說父母其中一方(無論離婚與否)在未經同意之下把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Thumbnail
夫妻離婚之後小孩子勢必會由一方負責照顧,而單親照顧小孩是非常辛苦的,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另外再找對象共組家庭,然而身為孩子的你長大之後卻對繼父母非常反感,甚至不了解為什麼要負擔扶養他的責任,則此時你可以不要負擔嗎?就讓我們一起接著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