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一位朋友向我訴說他的煩惱。他的太太帶著上一段婚姻的孩子,而他還在努力適應這個角色。他問我:「當你還在婚姻裡時,你是怎麼接受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孩子? 即使你們離婚後,你為什麼還能像爸爸一樣照顧這孩子?因為你是她爸爸嗎?但離婚了,你還是她爸爸嗎?她還會把你當成爸爸嗎?」
我不假思索回答他:「我只是想愛孩子而愛孩子,這與我是什麼角色無關。當我不再執著於自己的身分,而只是單純去愛,那份愛會更加純粹,也更加踏實滿足。」
只是,我也不確定離婚後,孩子是否還將我視作父親。我知道,在我與她母親仍保持友好關係的那段時間裡,我仍會幫她慶生,為她準備生日禮物,她也依舊叫我「爸爸」,即使她知道我們離婚,媽媽有一個對象。
直到2023 年,當我與她的母親徹底鬧翻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我一直都知道,我們的相處,她媽媽的存在還是擺在第一。
雖然我們仍有彼此的聯絡方式,但雙方都沒有再聯繫。我能理解,對她來說,這個曾經的「爸爸」會如她媽媽所說的那樣,至於什麼樣,我也不那麼在意了,我也不想去解釋。
朋友問我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的第四個孩子還沒出現。
曾經的家,曾經的孩子婚姻的最初兩三年,我和前妻生下了兩個孩子。然而,當孩子約三歲時,我們離婚了。我帶著孩子們離開了那個家。
離婚後的一年多裡,我與前妻之間仍有許多風波,但這些細節暫且不提。直到某天,她告訴我,她懷孕了。那時的她已經再婚,但正計劃離婚。
我還記得她當時對我的承諾:「我想好好照顧我們的兩個孩子。」這句話讓我願意再給這段關係一次嘗試——不是重拾愛情,而是為了孩子。
我清楚地告訴她:「我願意陪伴妳度過孕期,一起照顧孩子,但我不想再有任何情感上的連結。」
這句話或許傷人,但在經歷過去那一年無數次的爭吵與撕裂後,這已經是我能做到的極限。因為我不希望她懷抱過多期待,最後只換來更多的失望與憤怒。
那段時間,我們曾猶豫過是否要生下這個孩子。週數已大,手術風險高,加上生命既然來到這個世界,我們還是決定生下來。
然而,隨著孕期推進,因為多數朋友不知道我們已經離婚,當他們以為這是我們的「第四胎」時,我選擇默默接受那些祝福,不去解釋什麼。
我們依舊選擇了居家生產。然而,這一次,助產士最先察覺到了不同。她說,這不像是一對親密的伴侶,而更像是兩個肩並肩卻相隔遙遠的人。我仍然盡力陪伴,但這份陪伴少了以往的溫度。
不是我的孩子,但仍是孩子
孩子出生後,前妻的不安比孕期更為明顯。我:「這孩子雖然不是我的孩子,但他好不容易誕生於這個世界,他只是一個靈魂誕生到地球的孩子,我會像照顧我們的孩子一樣照顧他。」
只是,我的承諾似乎無法填補她內心的不安。因為我已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全心投入,包辦所有孕期、孕後的事,體力也不如過去,也許這會讓她覺得我不如以往那樣付出,甚至懷疑我對這個孩子或她的情感有所保留。逐漸爭吵變成日常,幾乎每天都發生。
最後,我再次帶著二個孩子離開。
完整的家庭,遺憾的選擇
離開後,我不時想起她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把孩子留給我,不把孩子監護權給我,我就不會給他們任何資源,是你害了孩子要面對這樣的情況。」
孩子已經一年多沒有見過母親了。我偶爾會問自己,如果當時我選擇忍耐,孩子是不是就能擁有完整的家庭?
這種自責,一開始揮之不去,隨著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快樂成長,才漸漸淡去。但每當夜深,這個問題仍然會浮上心頭,帶著一絲遺憾。
學會接受,學會放下
或許,生命一直在教我學習「接受」。
一開始,我努力接受前妻的孩子;後來,我努力接受這個與我無血緣關係的孩子。只是,兩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第一個孩子,讓我學會了如何情感上接納一個「不是我的孩子」;而第四個孩子,則讓我重新面對離婚後被數次拋棄的傷痛。
因為當這個孩子誕生後,每次看著孩子都會憶起自己在離婚後被拋棄的傷痕,這些回憶讓我更難以接受這個孩子。然而,我逐漸明白,讓我受苦的不是這個孩子,而是過去的經歷。當我試著轉換視角,不再將他與過去聯繫在一起,我才慢慢地接納了他。
到現在,我偶爾會思考過往的經歷:為什麼這些經歷會發生在我身上?但這個問題,始終沒有答案。
曾經,我試圖說服自己感謝這段婚姻,認為它讓我成長。但後來,我才發現,那只是冠冕堂皇的自我欺騙。當前妻她在網路上對我發起不實的攻擊時,我選擇沉默,選擇不去反擊,當時我心想雖事實非她所述,但她痛苦的感覺是真實的,因此我也不對外說些什麼,給她最後的溫柔,但這底下有滿滿的憤怒,可這份壓抑,並不代表我真的釋懷。
活下去,好好生活
現在,我不再強迫自己找到意義。我只感謝自己,能在這麼多風暴後,仍然好好地活著。曾經的痛苦、恐懼、迷茫,曾讓我一度難以承受,但如今,我仍能陪伴著孩子,陪伴著家人,好好生活。
好好生活,說起來簡單,但真的不容易。
我如何定錨
每件事本質都是中性的,當它有了搖擺是因為我加了一滴傷心、一滴痛苦、一滴憤怒、一滴貪念、一滴執著….,最後這件事本身被淹沒了。
看著這些情緒、想法,好好跟他們待著,哇!真的超級痛苦的,痛苦到,如果我攻擊對方,把這些加進去的貪嗔痴都倒出來丟向對方,感覺應該會蠻爽的,但我還是選擇默默地看著這些,直到它們不再影響我。
現在你說不會影響我嗎? 我想到還是會不爽啊! 只是那些情緒大概就淹到足弓那麼高而已,我想對扁平足來說又更沒有什麼影響了,一下就消退了。
故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