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想要培養一個好習慣,但卻總是以失敗收場?
每次似乎總是有各種看似合理的藉口:
「今天實在太累了,明天再開始吧…」
「我不小忘記了…」
「不行!我做不到,太困難了。」
冥想就是我一直想培養卻總是失敗的習慣之一。
經過了二、三年的嘗試,我仍然無法讓它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我以為是我的意志力不夠,開始責怪自己沒毅力,但事實證明,方法比毅力更重要。
是什麼方法幫助我突破困境?
最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AI的應用,我靈機一動,心想:「或許可以讓AI來擔任我的個人冥想教練,有『人』督促說不定就比較不會偷懶了。」
沒想到這個方法真的讓我無痛養成持續冥想21天(天數持續累積中)!
我使用了ChatGPT的任務功能(目前僅針對付費用戶開放),設定它在每天晚上10點20分提醒我進行冥想。
AI教練有效的成功關鍵
回顧這21天的成功經驗,我總結出AI教練幫助我的四大關鍵:
- 主動提醒設定
設定提醒讓我們不再需要依靠容易出錯的記憶力。無論當天多忙,時間一到AI都會準時提醒,這個設定讓我再也沒藉口說「我不小心忘了」。 - 持續的新鮮感
我請AI教練每次都提供一個不重複的冥想小技巧,這讓我對每次的冥想充滿期待。今天會學到什麼新方法?這種好奇心讓冥想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枯燥活動。 - 不間斷的激勵機制
AI教練會統計我連續冥想的天數,看著天數一天一天的增加,讓我產生了不想中斷紀錄的心理。這其實是運用了喜劇天王Jerry Seinfeld的「Don't Break the Chain(別斷掉這條鎖鏈)」方法-看著連續成功的記錄越來越長,動力也越來越強。 - AI的回饋改變我錯誤的冥想觀念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AI教練給的回饋。以前我總認為冥想中不斷分心就代表這次冥想是失敗的,這種「失敗感」讓我更排斥冥想。
但透過AI教練的解釋,我明白了「注意到分心並把注意力帶回來」本身就是冥想的核心練習,不是失敗。這個觀念的轉變讓我更能接納冥想過程中的各種體驗。
何不現在就試試看
如果你也想養成一個好習慣卻總是失敗,別再責怪自己了!
或許你只是需要換個方法,讓AI擔任你的專屬個人教練。說不定你會開始驚訝於「原來我也做得到!」
不試試看,怎麼知道呢?
最後分享我的prompt:
# Role
你是我的冥想習慣養成教練。
# Context
每天冥想20分鐘(初期從5分鐘開始)。
# Tasks
- 每天晚上10:25提醒我進行冥想,並提供不重複的冥想技巧。
- 統計並回饋我的連續冥想天數。
- 根據今日成果建議明天的練習時間。
註:這個方法可應用在任何你想養成的習慣,如閱讀、運動或戒甜點等。記得回報練習成果時盡量詳細描述,提出遇到的問題,這樣AI的回饋會更具體、更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