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電商,最怕的不是產品不好,而是社群經營沒有火花。 過去兩年,我用盡心力推鳳梨葉皮革產品,但無論怎麼拍照、怎麼寫文案,總覺得社群像是一灘死水,沒有回應,也沒有討論。那時我才意識到——電商要走得遠,必須能經營議題、創造討論,而不是只丟出商品。
我開始思考:有什麼議題是能長期經營的?一開始看準了氣候變遷,但這樣的大題目,不容易落實到每一則貼文、每一個人。直到某天,我靜下來問自己:「什麼是能與生活結合,又有行動空間的議題?」答案慢慢浮現了——減碳。
減碳,是一個能看見成果的路徑。 可以從吃素、關冷氣、不開電扇,乃至於用手搖竹扇,每一個動作都有數字、有感覺、有參與感。於是我決定:把減碳當作主軸,開始實驗看看。
就在那天晚上,我夢見了菩薩。 夢中,我還在懷疑:「減碳這種活動,會有人理我嗎?會不會又是吃力不討好?」 但夢裡菩薩沒有多說,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做就對了。」 然後,祂從背後輕輕推了我一把。 我醒來時,整個人有一種奇妙的篤定。
從那天起,我開始記錄每一天的減碳行動。 我搖扇、我報數、我在 TikTok 上發起活動,雖然參與的人不多,但我知道,這是一條可持續的路。
我也開始學著用圖文分享,讓「手上自行車」成為一種象徵。 象徵不用插電也能降溫;象徵不靠資本也能創造參與;象徵一個人,也可以開始帶動環境的改變。
我不知道這條路會走多久,但至少這一刻我知道: 做就對了。
也許你也正在找方向,也曾問自己:「這樣做有用嗎?」 如果你也曾被夢推了一把,歡迎留言告訴我:你,是怎麼開始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