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除了台灣的COMPUTEX展以外,Google也在同一時間召開Google開發者大會(Google I/O 2025) ,並在今年的大會上火力全開,向全世界展示了 AI 如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即將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執行長 Sundar Pichai 一開場就用亮眼的數字證明了 Google 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全球已有超過 700 萬名開發者正在使用 Gemini,每月活躍使用者更突破了驚人的 4 億人次。這些數字不僅是里程碑,更是 Google 朝向將 AI 普及化努力的收穫,這些累積也會變成獨立的一個開發生態系。

Gemini:從工具到全能助理的演進
Google 的終極目標是讓 Gemini 成為一個通用 AI 助理,這代表它不只會辨識語音、圖片和影片,更能深度理解使用者當下的情境。想像一下,大家不再需要逐字輸入指令,Gemini 就能理解你的意圖,並透過任何裝置完成任務。這不再是科幻情節,而是 Google 正在實現的願景。全新應用模式揭露:AI 代理與智慧眼鏡
這次開發者大會的亮點之一,就是 Google 大幅拓展了 Gemini 的應用範疇,特別是全新的「代理模式」和劃時代的「Gemini 智慧眼鏡」。
AI 代理模式:您的智慧生活管家
Google 正將 AI 代理模式導入搜尋引擎和 Chrome 瀏覽器,這將徹底改變我們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這些 AI 代理將擁有驚人的「感知」能力:
- 聽懂你說話: 不僅是語音辨識,更能理解對話中的語氣和潛在需求。
- 看懂你的圖片: 從圖片中提取資訊,甚至理解圖片背後的含義。
- 理解你的位置: 結合地理位置資訊,提供更精準、個人化的協助。
另外這些 AI 代理能夠自動完成複雜的任務,從前需要多個步驟才能完成的事,現在只要一句話或一個簡單的指令,AI 就能一次到位:
- 查資料與分析報告: 快速整理海量資訊,生成精闢的分析報告。
- 比價購物: 自動比較不同平台商品的價格與評價,協助你做出最佳購物決策。
- 完成預約: 從餐廳訂位到機票預訂,AI 都能輕鬆搞定,省去繁瑣步驟。
Gemini 智慧眼鏡:未來生活的視覺介面
另一項重大突破,就是 Google 首次公開了內建 Gemini 的智慧眼鏡。這款眼鏡由 Google 投資 1.5 億美元,並與 Web Parker(此處推測為與眼鏡相關的合作夥伴,例如 Wayfarer 或類似品牌)合作開發。
- 即時翻譯: 不論身處何地,語言障礙將不復存在。
- 導航指引: 視覺化導航資訊直接呈現在眼前,再也不會迷路。
- 傳送訊息: 無需拿起手機,就能輕鬆與人溝通。
- 拍照與錄影: 捕捉生活瞬間,無需額外設備。
- 完成預約: 透過語音指令或眼球追蹤,輕鬆完成各種預約。
戴上這款眼鏡,可以體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搭配Gemini,也有一些設計巧思,目前各大網紅實測結果大多都認為已經超越Meta前一陣子與雷鵬合作的AI眼鏡了: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加速 AI 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大會也揭示了 Google 在幕後為實現這些願景所做的努力。Google 宣布 Gemini 的 API 和 SDK 將支援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這個由 Anthropic 提出的標準化協定,就像是 AI 世界的通用語言,讓像 Gemini 這樣的人工智慧模型能更順暢地與各種開源工具和資料來源溝通。
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MCP 將極大化 AI 代理的潛力。它允許 AI 模型輕鬆存取並利用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數據和服務,使得 AI 代理能更自主地完成複雜任務,真正實現「聽你說、看圖片、懂你所在情境,然後自動幫你完成任務」的目標。它就像為 AI 應用打開了一扇大門,促進了更廣泛的互操作性,讓 AI 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能夠融入更龐大的數位生態系統。
想知道什麼是MCP,可以參考之前的這篇文章:
更精準搜尋AI Overviews
近期許多消息都顯示因為AI的關係Google搜尋已現使用疲態。因為搜尋的本質是為了獲得正確答案,只要有服務能提供正確的資訊,使用者不見得一定需要透過搜尋來尋找,甚至不需要去閱讀搜尋後的內容。
這對 Google 帶來商業模式上根本的衝擊:當大家不搜尋,就不會去使用 Google 核心的服務,不會接觸到人們越來越少廣告的商品, Google 既有的商業模式已逐漸崩毀。這次 Google I/O 直接宣布透過AI Overviews並將AI模型(AI Model)放到搜尋框上,也就是在搜尋介面以AI回答使用者的問題,透過破壞既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先把使用者都留下來,再慢慢找出商業模式,並直接把 Search 也做成像是 LLM 聊天應用,讓 AI 包辦深度且長篇的回答,目的很明確:與其讓使用者跑去用競爭對手的產品,不如先讓使用者繼續留在 Google。並且Google 還用數據說說明在美國和印度等主要市場中,AI Overview 確實提升了搜尋使用量,證明了這個策略目標是有可行性的。
Google踏入AI搜尋除了TPU成本有明顯優勢外,目前網路廣告的話語權大多也在Google手上,目前Google讓利給使用者,後續或許才有找到更好商業模式的機會,不留住使用者,只會讓既有的商業模式萎縮,如果使用者都跑到其他AI軟體上,要再找回來會越來越困難~
對未來應用的期待
Google 這次的策略非常明確:讓 AI 不再只是螢幕後方的工具,而是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真正落地,並無縫地融入我們的日常,引領我們進入一個由 AI 驅動的全新生活時代。
大家對這些即將到來的 AI 應用有什麼期待呢?
其他可以參考的資料
Google I/O 2025 懶人包,一次看完 Gemini 六大進程
Google I/O 2025: Everything Revealed in 15 Minutes
完整版的簡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