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以來,市場訊息密集,各類資產走勢出現明顯分歧,從債市、美元、到黃金與股市,都透露出投資人對「政策」、「景氣」與「風險」三大面向的重新評價。
首先,在美國與日本的財長會面後,美方公開表示雙方並未針對匯率水平進行討論,並強調匯率應由市場機制決定。這使得日圓漲勢明顯趨緩,同時美元指數短暫反彈。市場焦點回到基本面,特別是美國即將公布的 5 月 S&P PMI 初值數據。
目前最新公布的美國數據顯示:
- 5月製造業PMI初值為49.0,高於前值,但仍在收縮區間。
- 服務業PMI初值為50.8,則較前值下滑,顯示服務業擴張動能減弱。
- 第一季GDP季增年率初值-0.70%、季增率-0.20%皆低於預期,景氣放緩訊號初現。
- 四月出口年增率僅2.0%,不如預期,也反映出外需轉弱。
- PPI與勞工收入數據低於預期,強化了通膨減緩的看法。
整體而言,美國內需撐盤力道有限,就業市場短期內尚未受到關稅政策衝擊,但經濟展望的好轉仍充滿不確定性。聯準會方面則表示,經濟活動穩步擴張,無需急於調整利率政策,保留觀察空間。
然而,真正引發市場震盪的,是5/22美國20年期公債拍賣慘淡:投標倍數僅2.43倍,殖利率衝上5.047%,顯示市場對長債的需求顯著下滑。這背後有兩大原因:
- 穆迪持續調降美國主權信評影響市場信心
- 川普「大而美減稅法案」預計未來十年將增加3.8兆美元負債,讓債務問題雪上加霜
長債殖利率高居不下,已經對風險資產構成壓力。
我的觀點
目前債市殖利率已創下波段高點,市場的不安情緒逐漸升溫,我認為風險市場(特別是科技與半導體板塊)將承受壓力。短線上,我會特別留意半導體相關的關稅政策進展,以及VIX恐慌指數的走勢,作為風險指標。
針對持有多單的朋友,這裡我會建議適度減碼,提高現金部位應對潛在震盪。
至於黃金,儘管我不太做長線部位,但短線的方向還是會尊重資金流,緊盯支撐與壓力位,快進快出。市場不確定性雖高,但完全不交易真的會手癢,所以還是會以控風險為前提做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