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規範的國際借鏡與台灣最嚴格安全配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引言:三峽車禍敲響高齡駕駛警鐘

2025年5月18日,新北市三峽區一場由79歲老翁駕駛引發的車禍,造成1名學童身亡、3名學童與1名成人受傷,引發社會對高齡駕駛安全的關注。隨著台灣高齡化加劇,65歲以上駕駛人達150萬,占駕駛總數15%,如何平衡高齡者行動權與用路人安全成為迫切議題。本文參考日本、歐洲、澳洲等地的高齡駕駛規範,結合台灣情境,提出一套最嚴格且安全的配套措施,旨在降低事故風險,保障公共安全。

國際高齡駕駛規範:多元模式與成效

日本:嚴格健檢與科技輔助

日本作為全球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65歲以上人口占29.3%),對高齡駕駛採取嚴格管理。75歲以上駕駛每三年需換照,接受認知功能測試(檢查記憶與判斷力)與駕駛技能再訓練。若認知功能下降,需駕駛配備自動煞車與誤踩油門抑制系統的「支援車」。2023年,日本國警署數據顯示,75歲以上駕駛因誤踩油門導致的致命事故占60%,但支援車推廣後,事故率下降15%。此外,日本鼓勵自願繳回駕照,提供公共交通補助,但鄉村地區高齡者仍依賴駕車,凸顯行動權挑戰。

歐洲:分歧的政策選擇

歐洲對高齡駕駛規範差異顯著。義大利要求50歲以上駕駛每10年健康檢查,70歲後每三年、80歲後每兩年,需提交無糖尿病與心臟病證明,並檢查認知功能。葡萄牙自50歲起每五年測試,捷克則從60歲開始。這些國家的嚴格規範降低高齡駕駛事故率10–20%,但也導致部分長者因不願接受測試而放棄駕照,轉為步行或騎自行車,意外增加行人事故風險。反觀德國,拒絕強制測試,強調個人責任,僅提供自願駕駛能力檢查,2024年65歲以上駕駛持照率達70%,但事故率未顯著高於鄰國,顯示嚴格規範未必直接提升安全。

澳洲:條件限制與醫療介入

澳洲對高齡駕駛採取靈活但嚴謹的規範。維多利亞州要求65歲以上駕駛每五年更新駕照,提交醫生健康證明,檢查視力、聽力與認知功能。85歲以上需通過路考,部分地區限制駕駛範圍(如自宅5公里內)。據2019年數據,這些措施使75歲以上駕駛事故率降低約30%。澳洲亦提供交通補助,鼓勵高齡者轉用公共運輸,減輕駕照撤銷對行動權的衝擊。

美國:州別差異與自願調適

美國各州規範不一,伊利諾伊州要求75歲以上駕駛每兩年路考與視力檢查,愛荷華州對70歲以上駕駛實施限制性駕照(如禁夜間駕駛)。研究顯示,這些措施對85歲以上駕駛的致命事故率降低約10%,但對年輕高齡者(65–75歲)影響有限。美國保險高速公路安全研究所指出,高齡駕駛事故率高主要因脆弱性,而非過失比例,強調車輛安全科技(如自動煞車)的重要性。

台灣現況:規範不足與挑戰

台灣現行規範要求75歲以上駕駛每三年換照,接受視力、聽力與認知功能檢查,但執行率僅60%,標準寬鬆,且無強制路考或車輛科技要求。2024年交通部數據顯示,高齡駕駛事故占總數12%,校園周邊事故尤為突出。三峽車禍後,交通部長陳世凱宣布2026年將推出新制,包括加嚴考照與強化安全意識,但細節未明。鄉村地區高齡者高度依賴汽車,公共運輸不足,限制駕照可能影響生活品質,需謹慎設計配套。

提案:台灣最嚴格安全配套措施

基於國際經驗與台灣情境,提出以下高齡駕駛管理配套,強調嚴格安全標準與行動權平衡:

  1. 分階段健康與技能評估
  • 65歲以上:每五年換照,提交醫生證明(視力、聽力、心血管與認知功能,含簡易認知障礙篩檢)。
  • 75歲以上:每三年換照,增加路考(模擬城市與校園環境),測試反應速度與決策能力。
  • 80歲以上:每兩年換照,強制認知功能測試(參考日本模式),若有輕度認知障礙,限制駕駛支援車(配備自動煞車與誤踩油門抑制系統)。

2. 車輛安全科技強制化

  • 75歲以上駕駛僅限駕駛配備「碰撞緩解煞車」與「油門誤踩抑制系統」的車輛,參考日本新車自2021年起強制搭載自動煞車的規範。政府可補助高齡者改裝舊車或購買支援車。

3. 限制性駕照與區域管理

  • 80歲以上駕駛實施限制性駕照,禁止夜間、高速公路或校園周邊駕駛,參考澳洲5公里範圍限制。違規者吊銷駕照並提供一年公共運輸補助。

4. 公共運輸與退場機制

  • 針對鄉村地區,擴大「幸福巴士」與共享計程車服務,補助高齡者每月交通費用(參考日本模式,每月約2,000元台幣)。設立駕照自願繳回獎勵計畫,提供一次性5萬元補助。

5. 校園安全專區

  • 全國小學周邊設「低速安全區」(限速20公里/小時),強制安裝減速帶、監視器與行人優先路權標誌,參考日本校園安全計畫,預估可降低30%事故率。

6. 教育與心理支持

  • 推廣高齡駕駛安全課程,結合虛擬實境模擬訓練,提升風險意識。提供心理輔導,協助高齡者接受駕照限制或繳回,減輕行動權喪失的心理衝擊。

預期成效

此配套預估將高齡駕駛事故率降低20–30%,參考澳洲與日本數據。校園安全專區可減少50%校園周邊事故。公共運輸補助與退場獎勵則確保鄉村高齡者行動權,降低社會反彈。初期成本約50億元(用於補助與基礎建設),可透過車輛改裝稅收與罰款彌補。

挑戰與平衡

嚴格規範可能引發高齡者反彈,認為限制行動自由。鄉村地區公共運輸不足,需中央與地方協調擴大服務。車輛科技強制化可能增加經濟負擔,需分階段實施並搭配補助。此外,醫療與路考資源需擴充,避免執行瓶頸。

結論:安全與尊嚴並重的改革

三峽車禍揭示高齡駕駛管理的迫切性。借鏡日本的科技輔助、澳洲的條件限制與歐洲的多元模式,台灣可透過分階段評估、車輛科技與退場機制,打造最嚴格且人性化的安全配套。這不僅能降低事故風險,更確保高齡者以尊嚴與安全的方式參與社會,讓用路環境成為每個人的安心家園。

附註

  • 資料來源:Yahoo新聞、交通部2024年事故統計、世界經濟論壇、日本國警署、歐盟道路安全報告。
  • 延伸閱讀:《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日本支援車規範。

TK 評論 2025–052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KmanTW 的 沙發
1會員
76內容數
TKmanTW 的 沙發 不專業的生活演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台灣即將步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獨居戶數量在過去十年增長了近八成。這一趨勢導致「孤獨死」案例的頻繁發生,僅新北市去年就曾在一天內報告了三起孤獨死事件。本文將探討老人獨居現象的原因、社會影響及可能的對策。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2025年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此國家級議題,內湖社大結合長智扶輪社、長安扶輪社等,組訓志工隊,於2023年啟動【橘色失智預防咖啡館】 公益服務行動,協助社區民眾檢測腦年齡健康,以提早發覺自己是否有腦部退化風險。 ————— 活動:【橘色失智預防咖啡館】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2025年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應此國家級議題,內湖社大結合長智扶輪社、長安扶輪社等,組訓志工隊,於2023年啟動【橘色失智預防咖啡館】 公益服務行動,協助社區民眾檢測腦年齡健康,以提早發覺自己是否有腦部退化風險。 ————— 活動:【橘色失智預防咖啡館】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