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戀,不是錯誤,而是一場自我探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迷戀或許不可避免

迷戀,或許是我們在人生旅途中難以避免的情感經驗。它帶著悸動、想像和對未知的渴望,讓我們在一段關係裡看見自己從未察覺的需求與空白。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體驗過那種「心被一個人拉走」的感覺。那份感覺如此真實,卻又充滿投射,讓人既感到甜蜜,也感到不安。
如果此刻的你,正因為一個人的出現而心亂如麻,不要責備自己。請承認:「是的,我正在陷入一場迷戀。」 因為,迷戀本身不是錯誤,而是心靈對渴望的回應。

迷戀是人之常情,不必責備也無需逃避。


把迷戀當成自我探索的契機

當我們陷入迷戀時,我們不只是被對方吸引,更是看見了自己內心的某種渴望。是對陪伴的需求,對理解的期盼,對未知的好奇。
與其急著否認這份感覺,不如帶著一點好奇心去問自己:

  • 我渴望的是什麼?
  • 我在這段迷戀裡,看到的是對方,還是自己的某種需求?
  • 這段感情中,哪一部分是關於對方,哪一部分是關於我自己?

迷戀就像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對愛、對關係的期待與恐懼。逃避只會讓這些感受悄悄積累,而面對它,才能看見內在渴望的真相。

不逃避迷戀,是接受自己複雜性的一種勇氣。


不迷戀,才可能有真愛

真正的愛與迷戀不同。迷戀是以「我」為中心,期待對方填補空缺;真愛則是從「我們」開始,接納對方的真實樣貌,即使有瑕疵,也願意攜手前行。
當濾鏡落下,我們才開始看見對方的真實樣貌。那時,愛不再是投射與期盼,而是與對方一同經歷真實與不完美的選擇。真愛,是在「我願意在真實中,仍然靠近你」的決定裡誕生的。

發現迷戀已結束,是愛自己的開始。


從陷入迷戀到走出迷戀:核心心態與四個具體指引

🌿 核心心態:從自己當先,找到與迷戀相匹敵的熱情或目標

迷戀容易讓我們把注意力和能量過度集中在對方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當下的生活與內在渴望。真正對抗迷戀的關鍵心態是:從自己當先,從現實生活出發,找到一個能與迷戀對象「相匹敵」的興趣、熱愛或目標。這不僅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也能讓我們在追求過程中,累積成就感與自信心。

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這樣的「熱情」或「目標」,那麼就主動計畫性地去創造它。或許是:

  • 嘗試新的興趣或學習(如音樂、運動、語言),
  • 投入一項專案或志願工作,
  • 訂立一個短期挑戰(如30天自我提升計畫)。

這樣的行動不僅是「分散注意力」,更是讓自己在探索與實踐中找到滿足感,讓內在的自我力量逐漸取代對迷戀對象的投射依賴。

從自己當先,從現實生活出發,主動創造與迷戀相匹敵的熱情,才是真正走出迷戀的開始。

1️⃣ 覺察:認清迷戀的起因與本質
2️⃣ 停止過度投入幻想,回到現實生活
3️⃣ 建立情感支持系統
4️⃣ 為自己設立新的目標和界線


善待自己,擁抱這段旅程

別忘了,這段旅程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值得感謝的。迷戀不是錯誤,而是一段讓我們更認識自己的過程。它讓我們看見了自己的渴望、恐懼與需求,讓我們有機會在情感中學習、成長。

當我們不再否認,也不再逃避,而是帶著覺察與柔軟去擁抱它,迷戀便不再是困住我們的情緒漩渦,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因為,迷戀是探索的起點,而愛,是回歸真實的終點。


溫馨提醒

當迷戀仍在可控範圍內時,我們可以用自我覺察與沉澱來理解它;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因迷戀而:

  • 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干擾,
  • 無法專注工作或學業,
  • 出現極端行為(如過度監視、干擾對方生活),
  • 情緒陷入強烈焦慮、抑鬱或絕望感,
    請務必尋求心理諮商或醫師的幫助。因為這不只是情感議題,更可能是心理健康的警訊。

迷戀或許不可避免,但迷戀的盡頭,才可能有真愛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這類話題,歡迎追蹤和關注,未來還會有更多關於心靈佔據的型態、關係與自我探索的深度分享,陪你一起走過迷霧,找到屬於你的清晰與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寫作坊
12會員
60內容數
🖋️ 策略寫作 | 寫作技巧與品牌經營,累積數位資產,實現財務自由。 💪 柔性力量 | 自我成長與個人突破,培養內在韌性,走出力量之路。 🧠 思想筆記 | 書籍評論與觀點反思,穿透日常表象,尋找深度啟發。 在這裡,我們透過策略寫作探索財務自由,練習柔性力量,反思成長路徑,開展一場從寫作開始的自由練習。
策略寫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6/11
本文深入探討人際關係中的情緒付出,區分「情緒勞力」與「情緒工作」的語境差異,指出親密互動既有外在回應也有內在選擇的成分。文章透過梳理語境與社會變遷,提醒我們不因新語言而矯枉過正,進而設計出更健康、持久的人際互動策略。
Thumbnail
2025/06/11
本文深入探討人際關係中的情緒付出,區分「情緒勞力」與「情緒工作」的語境差異,指出親密互動既有外在回應也有內在選擇的成分。文章透過梳理語境與社會變遷,提醒我們不因新語言而矯枉過正,進而設計出更健康、持久的人際互動策略。
Thumbnail
2025/05/28
本文探討「心靈痠痛」的概念,將其比擬為肌肉痠痛後的修復過程,並提出應對心靈疲憊的方法。文章以溫柔的筆觸,引導讀者關注自身情緒,學習以柔性力量應對生活壓力,並在結尾提供簡單的自我修復練習。
Thumbnail
2025/05/28
本文探討「心靈痠痛」的概念,將其比擬為肌肉痠痛後的修復過程,並提出應對心靈疲憊的方法。文章以溫柔的筆觸,引導讀者關注自身情緒,學習以柔性力量應對生活壓力,並在結尾提供簡單的自我修復練習。
Thumbnail
2025/05/23
這篇文章提供一份心靈佔據型態分類工具,幫助讀者辨識自身內在狀態,例如痴迷、上癮、幻象共生、角色上癮、投射、空虛和過度反思等七種類型,並提供相對應的轉化方向與可能混淆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5/23
這篇文章提供一份心靈佔據型態分類工具,幫助讀者辨識自身內在狀態,例如痴迷、上癮、幻象共生、角色上癮、投射、空虛和過度反思等七種類型,並提供相對應的轉化方向與可能混淆的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我總覺得自己太過疏離,對身邊人事物淡然甚至滿不在乎。矛盾的是;我竟時常想像這世間的美好體驗。或許情愛、或許功名、或許財富、或許更大的世界…。才明白的是,淡然把我的生活都只轉向自己;純粹燃燒、創造和愛。在只有自己的一路上,每一次選擇都不會被稱為過錯;一切際遇都不會相形見絀;所有遇見都是一首優雅的詩。
Thumbnail
我總覺得自己太過疏離,對身邊人事物淡然甚至滿不在乎。矛盾的是;我竟時常想像這世間的美好體驗。或許情愛、或許功名、或許財富、或許更大的世界…。才明白的是,淡然把我的生活都只轉向自己;純粹燃燒、創造和愛。在只有自己的一路上,每一次選擇都不會被稱為過錯;一切際遇都不會相形見絀;所有遇見都是一首優雅的詩。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是一種迷失,總以為我愛妳或你 對方就必需接受我的要求 期待對方符合期許與要求 而事實上應該是尊重的扶持 愛讓依附要求與需求有一個完美的借口 愛讓人迷失在自我的意識裡 為難著自己與對方 多少年少情懷 多少初萌青春 毀在愛的誓言裡 如果有一天 喪失愛的能力 並不是不愛了 是成熟
Thumbnail
從最初的喜歡到最後的絕望,時光的改變和心情的起伏。
Thumbnail
從最初的喜歡到最後的絕望,時光的改變和心情的起伏。
Thumbnail
對方圖的是我的什麼,想必也會因為我喪失那個什麼,就離開我了吧。
Thumbnail
對方圖的是我的什麼,想必也會因為我喪失那個什麼,就離開我了吧。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關於愛情這件事,每個人總是要經歷過幾段的感情, 才會真正的碰到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很多人總是不斷的尋尋覓覓, 在愛情遊戲裡不斷的冒險跟逃離。 往往到最後, 才發現最愛你的人就在自已身邊不遠處, 也或許,在失去之後才能深刻體會 握在手中所謂的幸福, 並不是自己心裡真正所想要的。 陪伴
Thumbnail
關於愛情這件事,每個人總是要經歷過幾段的感情, 才會真正的碰到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很多人總是不斷的尋尋覓覓, 在愛情遊戲裡不斷的冒險跟逃離。 往往到最後, 才發現最愛你的人就在自已身邊不遠處, 也或許,在失去之後才能深刻體會 握在手中所謂的幸福, 並不是自己心裡真正所想要的。 陪伴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在用「概念」談戀愛,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探究事物「本質」的人。有時候過度探究本質,我會忘記事物的形式跟當下的樣貌,然後就會流於「概念」。然後就想要跳過所有過程,直達結論跟我在這個本質上所看到的
Thumbnail
原來我一直在用「概念」談戀愛,因為我是一個很喜歡探究事物「本質」的人。有時候過度探究本質,我會忘記事物的形式跟當下的樣貌,然後就會流於「概念」。然後就想要跳過所有過程,直達結論跟我在這個本質上所看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