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青春少女的時候,
根本不把為母則強這句話放在心上,
對我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變成」媽媽之後才做得到的。
你本身是個弱小的人,那就算當了媽媽,還會是個弱小的媽媽。
你不喜歡吵架,那你當了媽媽妳還是那個不喜歡吵架的媽媽。
才不會有什麼為母則強,
不會有什麼為了孩子拚一把這種事情。
這個想法在我的妹妹當母親之後,
還是沒有變過。
我依舊認為,你會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你本身就會這樣。
一直到我自己有了孩子,
我才知道以前的自己有多愚蠢。
為母則強絕對是真實的,而且是必然的。
成為母親之後,我做的爭執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我的孩子。
我出去買飲料被店員臭臉相對,我還是那個我。
那個不會爭執的我。
那個還是一臉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事情的我,
那個還是拿到飲料之後會拼命回想自己是不是得罪店員的我。
但如果今天事情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二話不說一定是據理力爭硬到底。
我有這個認知是在我的孩子一歲多的時候,
帶我的孩子到公園,
他喜歡玩石頭,我讓他在小石頭圈裡玩,
讓他把石頭倒到他的小盒子再像雨滴一般落下。
這時有個老婆婆走了過來,
二話不說就對著我的孩子說:男生就要去跑步。
聽到的當下,其實我還是我,那個不喜歡爭執的我。
所以我以平平的語氣說了:他喜歡玩石頭。
婆婆又說了:天氣這麼好,多跑多運動才會有好體力。
此時,身體內的「我」已經快被淹沒,
快被那個名為「媽媽」的我淹沒。
我回他:不要緊,來公園就是玩自己想玩的,開心就好。
這個婆婆不知道是不是看我不怕,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我不理會他的「建議」而不悅。
用他的枴杖指著我的孩子說:出來!去跑步!
就在他拐杖提起的瞬間,我是母親了。
我對著他大聲說道:到底關你什麼事,你怎麼不自己去跑?你還比他需要體力好嗎!
他楞了一下,想必是不知道我會這樣,
畢竟從他開口之後我沒有這種態度對他說過話。
但大家都知道,無禮的人反而會因為這樣而發怒,
所以他很符合劇本的生氣了,他直問我為什麼那麼大聲,為什麼兇他,
並表示他從頭到尾沒有任何一次的態度是差的,
指責我不該對他態度這麼差。
我只回他一句:所以你幹嘛來管別人的事,管好你自己。
對方因為沒教訓到我,也沒讓我聽他的話,自討沒趣的走回家。
冷靜下來我才發現,
這就是為母則強嗎?我為我的孩子發聲了,
原來,
為母則強的強,不是說真的要多厲害,
就這樣替自己的孩子出聲,也是一種「強」。
腦海裡浮現孕期醫生的一句話:
生完,你就是媽媽了,媽媽跟你現在的所有身分都不一樣,
是最堅強的存在。
是阿,為了孩子,我能變得無比強壯,
原來,是愛,讓母親變強。
原來,是保護心態,讓母親變強。
這是青春期的我,無法參透的道理,
我感謝我的孩子,讓我能體會到這種感情,
讓我能好好地打臉不懂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