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我就頭痛。 這是好多小小孩上課前都會問的問題, 每天想了好多好多理由來說明與解釋, 他們總是無法理解。 就在日復一日的解釋、說明、同理之下, 他們看似理解了一些,卻還是不情願的出門。 對我來說這是一件很難理解的事情。 我是個從小就熱愛上學的人, 去了學校我可以很投入的學習, 可以一直閱讀,可以不用花時間去玩樂, (你沒看錯,小學時期的我,其實不太喜歡玩樂。) 時間再追到更早, 幼兒園時期的我其實沒什麼記憶, 唯一記得的就是太挑食導致被園長老師關在廚房, 要求我把飯菜吃光了才會打電話給媽媽。 對我來說, 幼兒園=趴在廚房門口看著門外哭泣的時光。 倒也不是壞印象,就是這記憶太深了, 導致我完全記不得其他內容。 現在, 當有人問起:到底要怎麼讓小孩不再排斥上課? 我都會回他:這是本性,無法變的本性。 喜歡讀書的人,根本不需要監督,他自動會翻開書。 喜歡學習的人,根本不需要督促,他自動會解習題。 喜歡美食的人,根本不需要求他,他自動會拿起碗筷。 這些就是本性,就是這麼自然的事情。 人在做喜歡的事情時,才不管別人的想法,我就是做的開心,我就是喜歡做。 在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哪管你給他多少優點說服,不喜歡的事情就是不喜歡。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做的, 就是老實告訴他,他為什麼需要上課。 有的家長會說:因為上課可以學習知識。 有的家長會說:上課你才可以去找誰誰誰玩呀。 有的家長會說:因為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沒辦法陪你玩,所以你必須上課。 還聽過有些家長說:我去上班,你去上課,天經地義。 其實說了什麼,我個人覺得真的不重要。 你的孩子接受,你自己能接受,那都是好理由。 有時候看到網路文章會教家長怎麼說、怎麼做。 唉,你們家的相處、說話方式,其實你最了解。 你突然用了別的說話方式,別的語氣,小孩一定滿頭問號: 「怎麼今天媽媽(爸爸)這樣講話…」 總結來說,你就是告訴他「你覺得」該上課的理由, 這個「症狀」長大了自然就會好了。 到時候你會不會反而期待他多跟你說說話,問你為什麼要上課呢?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寫字人的嘰哩呱啦
1會員
17內容數
想到什麼寫什麼,想聊什麼聊什麼,有想要聽我意見的話就給我回應吧!
當然,如果你會不好意思,也可以透過頁面上的信箱跟我聯絡唷!
#方格新手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孩子今年即將要上國小一年級了。
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聽聞不少家長開始打聽暑期及國小的安親班或補習班,而我也試探性地問了孩子是否有想去安親班的意願?
結果我得到是孩子很大的反應表示:「我不想去安親班,我下課後就要回家。」
這個答案完全在意料之內,無論在此之後我又陸續問了多少次,得

孩子今年即將要上國小一年級了。
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聽聞不少家長開始打聽暑期及國小的安親班或補習班,而我也試探性地問了孩子是否有想去安親班的意願?
結果我得到是孩子很大的反應表示:「我不想去安親班,我下課後就要回家。」
這個答案完全在意料之內,無論在此之後我又陸續問了多少次,得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