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名指涉的這顆「靜靜的嘛呢石」,來自電影首尾出現的刻石老人索巴,即使到了新年第一天,他仍閒不下來繼續勤奮刻石,他答應了小喇嘛忙完手邊的工作,就要為他刻一顆嘛呢石,然而隨著老人突然離世,手中留下了那顆未刻完字的石頭,如同觀眾也在靜靜地觀察著小喇嘛這趟返鄉之旅,從寺廟跑到了村落,他的形象像極了阿巴斯《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裡的小男主角,又可愛又討喜,即使學了佛,他仍是個孩子,甚至還因為撒了個小謊而在路上跌倒。

本片最有趣的對照便是電視機裡播放的《西遊記》。小喇嘛戴起了「孫悟空」面具,這自然不是出家人會做出的舉動,但隨著父親播放VCD光碟裡的電視劇《西遊記》,讓小喇嘛深深著迷於這個故事,還找了許多藉口要偷看電視、或是把電視帶回寺廟去,讓自己跟小活佛一樣有台電視可以看。事實上,小喇嘛的師傅苦等了十年,湊足了錢即將前往拉薩朝聖,其形象能夠與《西遊記》裡的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別無二致,即使兩者目的地不同,但是對這趟旅程應有的敬畏之心是相同的。因此戴上了面具的小喇嘛,他真正成了跟在師傅身邊的大弟子「孫悟空」,童言童語地他說著要替師傅在一路上斬妖除魔,對應了故事結尾小喇嘛對於無法繼續觀看《西遊記》的依依不捨,他以「向父親送別」為由,要到了這套VCD的光碟盒,本該掛回寺廟裡的面具,最後小喇嘛又放進了衣領內,抱持著這份「還俗之心」,反倒成了他繼續學佛的動力,因為他仍想和師傅一起「取回真經。」


🎶延伸聽歌:#林鈺婷 #山狗大後生樂團 《#行出自己》
==========================
閲影展場次:
5/30 五 11:00 光點台北
6/03 二 18:10 光點華山
==========================
#台北文學閲影展 #光點台北 #光點華山 #靜靜的嘛呢石 #萬瑪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