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書宅 – 作為漫遊者(wander)而不迷失(los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6月書宅 – 作為漫遊者(wander)而不迷失(lost)

 

raw-image


這個月一本奇幻

一本科幻

一本推理

都是相對輕鬆愉快的故事

日煉者與最後一位說書人都有熱血、信念

亦有失去

但也因此閱讀完都會有種被洗滌的暢快感

很適合夏日

 

=========本期內容=========

這期共有3本書評:

*第13位名偵探 – 人生推理遊戲

https://vocus.cc/article/6814f44ffd897800010752b0

*日煉者 – 若有人伴、有信念,逃亡也只是人生的一段旅行

https://vocus.cc/article/6825729bfd89780001dc5669

*最後一位說書人 – 虛構療癒了真實

https://vocus.cc/article/6829f1b3fd89780001100692

 

本月新書書報:

*遺忘之國提嘉納

*絕緣

*幻影女子

*夢中的女人+湖中的女人

*白矮星:Reddit翻譯故事合集


========= 6月書報 ============

6月書報 – 故事來自於真實

 

這個月也是很多想推薦的書(幸福)

亦有三本/二套是重新再版的經典書籍

(且都是推理懸疑的)

兩本為奇幻

一本偏科幻

這個夏日的開頭

就讓我們翱翔在虛擬的故事中吧

 

+++++社會+++++

1. 遺忘之國提嘉納

By 蓋‧加佛列‧凱伊

 

都說奇科幻說的是虛幻的世界

但其實更多是藉由寓言式

來預言或是表徵現在的真實世界

所以其實哪有真正的奇幻虛構

所有的都是真實的

 

而遺忘之國提嘉納

就是透過奇幻來探討現實社會的政治

當被統治、被殖民

就失去了語言、文字以及一切自我

而失去這些

又將如何自處

 

整個遺忘之國是一個以歷史上存在的時空為基底

創造出虛構的世界/國家

所以故事雖不真實存在

但可以讓讀者讀到某段我們這宇宙曾出現的時期的特色

有一點像 如果當時那樣 歷史會怎樣的概念

(像是菲利普·迪克的<高堡奇人>)

 

但卻更多不是在說一種可能

而是透過那種隱隱約約的真實感

來襯托出政治的現實性與殘酷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269?loc=P_0004_005

 

這個故事屬於奇幻世界,


但也屬於每個被強權抹消的真實國度、


是每片戰亂的土地上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中略)




「布蘭庭匯聚魔力,對那塊土地施下一個亙古未有的魔咒,奪走了那塊土地的名字。


他將這一省邦的名字從每個男男女女的心中徹底消除。


他讓我們彷彿不曾存在過,包括我們的成就、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真名。」


「孤掌半島」上有九個小國,雖有共通的信仰與魔法傳統,但各自為政,並不團結。當擁有強大魔法的外來侵略者──布蘭庭和艾勃利可──渡海來到半島上各據一方,以藝術和商業聞名的南方邦國提嘉納堅決抵抗入侵,在交戰中殺死了布蘭庭的兒子。布蘭庭悲憤不已,不但立刻集中軍力剷平提嘉納,更施法將提嘉納的國名與它存在過的所有證明從世人腦海中抹除,要這個仇敵之國在過去、現在、未來都徹底消失。


提嘉納的王爵在戰爭中屍骨無存,年幼的王子雅列森隱姓埋名到處流亡,背負著倖存者的罪惡感和沉重的壓力,一生的寄託就是把「提嘉納」之名帶回世上。他的追隨者有對故國不復記憶的少年歌手戴文、曾經起義失敗的老邁公爵桑德烈、戰後流離失所的貝爾德與卡翠安娜。他們喬裝成賣藝的音樂家,沿商路蒐集與傳遞情報,希望找到半島本土倖存的巫師、藉他們的魔法對抗侵略者的控制;同時,他們製造騷亂、煽動民怨,挑撥布蘭庭和艾勃利可雙方佔領區的嫌隙,為的是讓兩個滅國仇人走向自相殘殺;唯有同時擺脫這兩股勢力,半島才可能重獲自由。


在布蘭庭的宮殿中,皇妃黛安諾拉同樣是失去故土與家人的提嘉納國民,她為了報仇而假造身分埋伏在皇宮裡,成為布蘭庭的寵妾,繼而開始理解他的喪子之痛、見證他在腹背受敵之下治理領土的雄心與困境,陷入了愛恨交織的兩難──尤其是當她得知,布蘭庭決定在半島上落地生根、建立永久政權,吸引到愈來愈多曾視他為仇敵的島民忘卻僅僅十幾年前的屠殺,轉而投入他麾下。


黛安諾拉和雅列森不約而同明白到,他們各自的計畫無比危險,如果不能在最完美的時機執行成功,不但自己會遭受極刑,還會讓孤掌半島再次陷入更殘酷的戰爭……


  「在我所有的作品中,不管是對來自世界上哪個國家、使用哪個語言的讀者來說,《遺忘之國提嘉納》引發的迴響可能是最深刻也最私密的,這也一向是我希望能辦到的事情。這部作品是我首度嘗試透過『奇幻』這個文類,採取直接明確的筆法描繪暴政帶來的切身影響,以及暴政對自由和文化認同的威脅。


  若我在此信筆談論臺灣複雜的歷史,未免太過冒昧也不適當。姑且容我這麼說:我明白無論是臺灣自身抑或是臺灣的文化,在存續上都面臨無比的挑戰。


  ……從墨西哥、波蘭再到克羅埃西亞,每當我在世界各地的國家朗讀或談及這部小說,聽眾之中都常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你寫的是我們嗎?』


  某方面來說,是。我在寫的是強權意圖入侵或入侵之後,刻意採取手段抹滅認同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


──摘自作者全新撰寫臺灣版專屬後記


 

 

2. 絕緣

By 蓋‧加佛列‧凱伊 村田沙耶香, 亞非言, 郝景芳, 威瓦.勒威瓦翁沙, 韓麗珠, 拉先加, 阮玉四, 連明偉, 鄭世朗

 

這本是日本因為疫情的全球擴散

發起的青年小說家輯集

邀請亞洲不同國家的小說家用“絕緣”的概念

各自撰寫小說

 

在絕緣的概念中

寫出不同文化的背景與基調

當你與作者為同一個文化時

更可以讀出共感

 

其中郝景芳寫過“北京折疊”

是我個人蠻喜歡的一篇科幻短篇

值得期待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475?loc=P_0004_036

 

亞洲九地作家


  聯合競寫大計畫




  引發全球焦慮的疫情


  種種不可明說的情緒,在小說裡漫延


  有科幻、寫實、魔幻等不同類型,


  以各地不同的文化與語言隱喻,等待讀者們獵奇與發現


 (中略)


這項企畫源起於韓國作家鄭世朗,獲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大力響應,最終邀得新加坡亞非言、中國郝景芳、泰國威瓦.勒威瓦翁沙、香港韓麗珠、西藏拉先加、越南阮玉四、臺灣連明偉,共九位作家參與。


  「絕緣」兩字,分別產生了斷緣、孤獨、虛無、隔絕、孤立……等種種想像。村田沙耶香〈無〉、郝景芳〈積極磚塊〉、韓麗珠〈祕密警察〉砌起未來城市的高牆,切斷記憶、情緒、人際接觸;亞非言〈妻子〉寫階級制、絕嗣的無法顛覆;威瓦.勒威瓦翁沙〈燃燒〉、鄭世朗〈絕緣〉為愛情友情的斷緣;連明偉〈雪莉斯太太的下午茶〉種族認知與國家斷交,不可跨越的鴻溝;阮玉四〈逃避〉為母親欲斷親緣的難耐;拉加先〈洞中盛開著一朵雪蓮花〉為黑暗裡的絕望與想像。


  九篇小說裡,有七篇作品是特別為此企畫而撰寫的新作,兩篇為首次外譯收錄進此書。作者來自亞洲不同的城市,他們結合自身創作風格,以不同的小說類型,競演出九篇「絕緣」小說,特殊的異國風情、人文特色,為此增添了不少閱讀樂趣。


 

 

3. 幻影女子

By 康乃爾.伍立奇

 

這本是經典再版

當年出版時

推理界橫跨東西方幾位大佬都十分推崇

 

伍立奇的“後窗”我個人很喜歡

(不管是電影的都市場景,或是小說中的設定)

故事可能不是推理故事中最特別的

但空間感與都市氛圍卻是我覺得最好的

 

 

這本是伍立奇的經典

他這次走出戶外

透過都市的街道、灰色場所等空間

加上一個眾人都不信他

以至於到最後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角色

形塑迷幻、恐懼的不安穩感

進而讓真實與幻想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

就像睡了一整天

矇矇醒來看見天微微亮

卻不知是清晨或是黃昏那一瞬間的微微心驚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276?loc=P_0004_034

 

那個證明你清白的人,為什麼突然不存在了? 

(中略)

 

夜晚剛落下,他與一位陌生女子並肩坐在劇院裡看演出;


破曉來臨時,他的妻子被殺,他成了唯一的嫌疑人。


 


他發誓自己不在現場——他有不在場證明,有人可以作證,只是……那個人,不見了。她的名字、住址、樣貌全都消失在空氣裡,像是一場過於精巧的夢。更可怕的是——沒人有印象她曾經存在過。

為何所有人都不記得那名女子?


難不成她只是道如煙幻影?


眼見行刑日一天天逼近,史考特.韓德森回想起五個月前的那個傍晚:他與妻子起了爭執,一氣之下離家在街上亂逛,隨手推開一間酒吧的門,點了杯酒。而那位女子,就這麼走進他的視線。


 


她那頂顯眼至極的帽子,叫人不注意也難。他手上有兩張戲票,本想與妻子觀賞,如今卻剩下自己。他鼓起勇氣邀請這名女子共度一晚,對方竟也爽快答應。他們看戲、吃飯、散步——像兩個逃避日常的人,短暫地讓彼此喘息,最後不留名地道別。史考特對她最深的印象,是她摘下帽子後的平凡模樣,平凡到……幾乎記不住她的臉。

史考特的麻煩也從這一刻開始。回到家時,一切都變了。先前與他爭吵的妻子已成一具冰冷遺體。警方很快將矛頭對準他,所有跡證都指向他。酒保記得他,但不記得他進店裡的時刻;飯店接待員、劇院工作人員、路上的陌生人……沒有人能替他作證那段時間的行蹤。更弔詭的是,那些當晚見過他的人,全都記不得他身旁那位神秘女子的存在。

她彷彿從來不曾存在——與他共度數小時的女子,像是一縷魅影鬼魂,沒留下任何痕跡。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史考特的心逐漸被疑問啃蝕——

難道他真的殺了妻子?

還是……那名女子根本從未存在,他只是虛構了一場逃避現實的幻覺?

 

 

4. 夢中的女人+湖中的女人

By 蘿拉.李普曼

 

這是李普曼的兩本小說

都以“女人“為主

只是一位是虛構出來的

一位是失去生命的

但一樣的

都要透過旁人來建築出她的“真實面貌“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454?loc=P_0004_035

 

《夢中的女人》


  他以為她只是夢境,


  直到她開始留下痕跡。


  致敬史蒂芬.金與希區考克的懸疑傑作——


  當你無法離開房間,也無法相信自己的大腦,最可怕的不是夢境,而是夢醒。


  一場寫作天才的危險遊戲,真相比噩夢更令人不寒而慄!


  那天,他收到自己小說女主角寄來的信……


  一個從未存在的女人,怎麼可能找上門來?


  著名小說家在一場意外後臥病高樓公寓,與外界斷絕聯繫。某個夜晚,他醒來,看見她坐在床邊——那個本應只存在於他筆下的「夢中的女人」。


  是藥物副作用?創傷後遺症?鬼魂?還是真實的入侵?過往林林總總行為的結果,找上門來了嗎?


  《夢中的女人》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慄的心理懸疑小說。被困於密閉空間的作家、失去理智的恐懼,現實與虛構崩解的過程⋯⋯在向希區考克、史蒂芬.金等大師致敬的同時,蘿拉.李普曼以兼具幽默與驚悚的手法,反轉性別結構、鬆動類型框架,寫出一場關於記憶與真相、創作與失控的心理迷局。


(中略)


  《湖中的女人》


  娜塔莉.波曼主演,Apple TV+ 同名影集原著


  活著的時候,我是克麗歐.薛伍德。


  死了,我就變成「湖中的女人」。


  不堪入目,支離破碎。


  1966年,巴爾的摩充滿祕密,可是梅迪一無所知。


  去年,她還是單純的家庭主婦;今年,她主動擺脫二十年的婚姻,決心追求夢想,實現年輕時的寫作抱負。


  由於一個契機,她幫助警方找到一名被謀殺的女孩,也因此得以進入《星報》工作。同時她發現了另一個故事:一名單親、在酒吧工作的失蹤黑人女性克麗歐,她的屍體被發現在公園噴泉中。


  如果克麗歐是白人,這會是頭條新聞,但如今她的神祕死亡只占據日報的小小篇幅。沒人關心這起案件——除了對未來充滿野心的梅迪,以及總是在後面冷嘲熱諷品評梅迪調查的克麗歐「鬼魂」。


  梅廸調查這起無人關心的案件,並因此接觸到她生活圈以外的巴爾的摩眾生相。她還不知道有那些人將為此付出代價,也還沒意識到克麗歐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蘿拉·李普曼的《湖中的女人》是一部以真實案件為基底,融合現代心理學見解,以及經典黑色懸疑風格的精彩小說。1960年代的種族、階級和性別狀況,被包裹在一個時尚且充滿懸念的故事中。深入刻畫的人物心理、對當時社會和報社編輯部的仔細描摹,不僅再現了濃烈的年代感,也展現了巴爾的摩的獨特


氛圍,讓讀者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鳴。


 

(後略)

 

5. 白矮星:Reddit翻譯故事合集

By Tobiáš Janeček

 

這又是一本輯集

是蒐集美國社交媒體Reddit創作版中的不同故事

真要說就是一群“素人”的故事

但這不就是各位“大師”出名前的狀況

覺得值得期待

 

=========以下為摘錄於博客來之書介=========

出處: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1116?loc=P_0004_028 


恐怖、奇幻、科幻交織而成的網路人氣故事集,在現實與虛幻中來回穿梭。


(中略) 

  書中的大量恐怖/奇幻故事均出自不同國家的網路用戶之手,縱使沒有專業的寫作背景,他們對創作的熱誠並不輸給任何作家。也因為這個身份的特殊性,往往能創作出最貼近普通人視角但又能提供意外驚喜的寫作風格。

   這些故事從 Reddit 等社群平台湧現,背景各異、題材新穎,既有驚悚的心理挑戰,也有引人深思的奇幻世界。每一篇故事,都是一個充滿未知與可能的冒險,讓讀者感受到從未在傳統文學中體驗過的震撼與驚奇。而這些來自平凡創作者的作品,也讓我們見識到,創作不必拘泥於傳統的框架,它可以在每一個普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進而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6/04
謝謝書宅分享!引人入勝!
avatar-img
書宅
21會員
140內容數
歡對書談(ㄓˇ)天(ㄕㄡˇ)說(ㄏㄨㄚˋ)地(ㄐㄧㄠˇ),所以很愛說說寫寫有關書的事。 若你也喜歡,歡迎留言聊聊。 IG #readingatthenight
書宅的其他內容
2025/05/18
最後一位說書人 – 虛構療癒了真實 By 唐娜。芭芭。希格拉 先說這本書定位是在青少年(10歲以上) 然後作者也真的很…遵守這條線 不像有的青少年奇科幻讀物 有時殘酷的連我這樣身經百戰的都會懷疑 這樣的情節給小朋友看真的好嗎 ㄎ
Thumbnail
2025/05/18
最後一位說書人 – 虛構療癒了真實 By 唐娜。芭芭。希格拉 先說這本書定位是在青少年(10歲以上) 然後作者也真的很…遵守這條線 不像有的青少年奇科幻讀物 有時殘酷的連我這樣身經百戰的都會懷疑 這樣的情節給小朋友看真的好嗎 ㄎ
Thumbnail
2025/05/15
日煉者 – 若有人伴、有信念,逃亡也只是人生的一段旅行 By 布蘭登。山德森 譯者:聞若婷 奇幻基地出版   還沒追山德森的颶光系列/燦軍 所以一開始可能會較難一下進入狀態 如果已經對於這角色有感情的讀者 應該會很喜歡
Thumbnail
2025/05/15
日煉者 – 若有人伴、有信念,逃亡也只是人生的一段旅行 By 布蘭登。山德森 譯者:聞若婷 奇幻基地出版   還沒追山德森的颶光系列/燦軍 所以一開始可能會較難一下進入狀態 如果已經對於這角色有感情的讀者 應該會很喜歡
Thumbnail
2025/05/02
第13位名偵探 – 人生推理遊戲 By 山口雅也 譯者:劉姿君 皇冠出版 先說結論 這本不太是我的菜 故事有點鬆散 懸疑感也不強(也不是重點)
Thumbnail
2025/05/02
第13位名偵探 – 人生推理遊戲 By 山口雅也 譯者:劉姿君 皇冠出版 先說結論 這本不太是我的菜 故事有點鬆散 懸疑感也不強(也不是重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來到第60篇閱讀筆記,六十有很多意義,是一個輪迴,也象徵新的開始。決定收起年少時對於響亮名稱的執著,單純地以週記為出發,期許自己能夠一週分享一本書,分享思想在文字間的跳動,以及紀錄選書的初衷。 從定義到最後的解方,作者分享作為冒牌者症候群的對抗心法,或許是親身經歷的關係,沒有過多的學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來到第60篇閱讀筆記,六十有很多意義,是一個輪迴,也象徵新的開始。決定收起年少時對於響亮名稱的執著,單純地以週記為出發,期許自己能夠一週分享一本書,分享思想在文字間的跳動,以及紀錄選書的初衷。 從定義到最後的解方,作者分享作為冒牌者症候群的對抗心法,或許是親身經歷的關係,沒有過多的學
Thumbnail
最近好像真的是文學魂急上升!完全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好喜歡把自己丟掉故事裡面去放鬆,只要打開文學閱讀,我就能夠瞬間感覺到平靜。也許最近真的太過忙碌了。
Thumbnail
最近好像真的是文學魂急上升!完全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好喜歡把自己丟掉故事裡面去放鬆,只要打開文學閱讀,我就能夠瞬間感覺到平靜。也許最近真的太過忙碌了。
Thumbnail
4月書宅 – 一年裡最喜歡的月份 四月,春 時光越過寒冬 沒入酷夏 是萬物蠢蠢欲動 莫名讓人有衝勁的季節 偶爾的春雨日 更是適合安安靜靜地打個盹 讀本書的時刻 (雖然一年四季都應該很適合兩者 ㄎ)
Thumbnail
4月書宅 – 一年裡最喜歡的月份 四月,春 時光越過寒冬 沒入酷夏 是萬物蠢蠢欲動 莫名讓人有衝勁的季節 偶爾的春雨日 更是適合安安靜靜地打個盹 讀本書的時刻 (雖然一年四季都應該很適合兩者 ㄎ)
Thumbnail
這是短篇小說《書之旅》中「場景」設定的補充,還有作者後續的雜談與碎念。
Thumbnail
這是短篇小說《書之旅》中「場景」設定的補充,還有作者後續的雜談與碎念。
Thumbnail
老夫被老教授買下來後,就像是到了「天堂」一般。 每一天,老教授都會讀書,而嗜書如命的他也很常買書,常常出門逛個街,回來又多了許多夥伴。 三月十日星期天,我重新見到從未想過能再次見到的......
Thumbnail
老夫被老教授買下來後,就像是到了「天堂」一般。 每一天,老教授都會讀書,而嗜書如命的他也很常買書,常常出門逛個街,回來又多了許多夥伴。 三月十日星期天,我重新見到從未想過能再次見到的......
Thumbnail
沒有想到這本『走路的人』居然會這麼好看,讓我欲罷不能地想要ㄧ口氣一次讀完。
Thumbnail
沒有想到這本『走路的人』居然會這麼好看,讓我欲罷不能地想要ㄧ口氣一次讀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