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書籍或經濟學人雜誌提到《succession》(繼承之戰),剛好今年買的是HBO max,於是好奇之下每天花一點時間追完四季。
整部劇雖然像八點檔連續劇勾心鬥角的戲碼,劇中因即將退位的第一代創業者突然生病揀回一命,卻用金錢和權力奴役眾人的人性顯露無遺,黑色幽默的成分,時不時讓人會心一笑。
追此劇的同時,睡前還搭配閱讀《當女孩成為貨幣》一書,此書內容描述美國夜店生態。享樂主義的大爺、追求利潤的夜店老闆、努力累積社會資本的公關人員、食物鏈底層的酒促小姐和模特兒美女的弱肉強食生態圈,好巧不巧也剛好呼應《succession》劇情中,人心被金錢操縱的社會現象。
大概是剛看完《succession》和《當女孩成為貨幣》,回想五年前從公職辭職,雖說是休養身息,但仍在當時天時地利人和的氛圍之下,執行五年的「新北文化大使」專案,金錢流動的操作,或許有點呼應這兩個文本
「新北文化大使」專案直觀看起來就是一個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青年培育計畫,跟其他政府部門如外交部或縣市政府青年局培育青年的計畫沒有什麼兩樣。但其中的奧妙之處,就在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及經濟資本的流向操作,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當女孩成為貨幣》書中描述模特兒可以不花一毛錢進入知名夜店免費吃吃喝喝,像極了青年們報名「新北文化大使」不用花一毛錢就可以參與各種課程和活動,偶爾還能吃吃點心喝喝飲料。
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總是有該付出的勞動成本。書中模特兒必需在特定的時間出現在特定的公關桌上陪VIP們喝酒跳舞,即便她們累地要命,也要賣力配合;新北文化大使的青年在特定場合(尤其是有官員出席的),也需要為了活動畫面,表現出熱情洋溢的一面,即便他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
如果未來有時間,或許我會寫一系列《當青年成為貨幣》的故事。
剛辭職時,對於執行專案能拿多少待遇沒有太大的期待,畢竟我是打著自由工作者的態度過生活。一個剛起步的專案,要花很多心力規劃和運作,每天的工時跟一個正常上班族沒什麼兩樣。是在執行第三年之後,社會資本運行得宜,才開始穩定平均每天工作3-4小時,即能完成專案。
有點像《succession》劇中的主角們,一天到晚就只是參加party,坐著直升機和遊艇到處玩樂兼開會。在做「新北文化大使」專案時,表面上看起來也像是到處玩樂,有時到九份逛逛博物館,或是三不五時到淡水吃吃魚九和阿給。
這樣邊玩邊工作的生活型態,在我的生活重心需要休養身體之時,真的可以用很多時間讓身體進廠維修。
但,經濟資本的面向上就顯弱了一點。
從起案規劃到回任公職,總共自由工作了57個月,從「新北文化大使」得到的總收入是2,424,392元,平均一個月是42,533元,換算一年的年薪大約是51萬元,占2021年到2024年的四年專案總收入是13.77%。
疫情之後的物價漲幅之下,以工作年資近二十年,這樣的收入結構,雖不至於餓肚子,但要達到享受下半餘生,似乎還有更好的選擇。就像《succession》劇情中的女主角一樣,親情與金錢或權力,她仍然選擇了後者。只是我對權力一點興趣都沒有,金錢倒是多多益善,乃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