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The ARTIST’S WATY A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
作者:Julia Cameron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出版社:城邦集團橡樹林文化

由Julia Cameron撰寫的《The ARTIST’S WAY A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是一本十分適合想要朝向行銷傳播、各類藝術創作領域的人閱讀的書籍,儘管我當年購買時是因為中文版書名「創作,是心靈療癒的旅程」的影響,當時初步閱讀後覺得與購買目的不同而擱置一旁。近期重新瀏覽,進一步發現本書提出的二項打造創造力方案,不僅適合於藝術工作者,也適用於一般人檢視和豐富生活的解方,書中提及的一些作業提問,更適合不同時期的自己自我檢視,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味,也有不同於以往的思考觀點。
這本書其實算是作者寫作工作坊的教學指南,在全書內容安排上,正是以一季(12週)課程為邏輯編輯,從開始提筆、信任自己、控制負面能量、拒絕完美主義到如何善待困境、取得創意自主權,到最後信任自己的內在指引,除了接下來介紹的2項操作工具外,更多的是為創作者在創意過程中心理素質的強化,以及在遇到困難時如何跳脫傳統思考模式,找回創意自主權。
對我來說,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自是2項操作工具:「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與「藝術之約(Artist Dates)」。
「晨間筆記(Morning Pages)」簡單來說即是在每天清晨利用一段時間,書寫完全意識的3頁手稿,記下腦中想到的任何東西,不論好壞、可否執行、是否有意義、或是單純負面訊息,anyway, Just writing 並保持下去,每一天持續書寫。
而「藝術之約(Artist Dates)」亦是顧名思義,一週為自己訂下一個藝術之約,只有自己,沒有家事、孩子、工作,這藝術之約不一定是歌劇、舞台劇傳統藝術,即使是電影院、書店一本書的時光也行,重點是澆灌活水,讓自己接觸到藝術和創意養分。
這二項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喚起自己的「藝術創意腦」,不同面對工作、家務,我們需要以理性、計畫來處理每天發生在生活中的事務,而晨間筆記和藝術之約則是提供跳出理性、計畫思考的方式,自己創造更多的感性空間,為創意灌注養分。我想,即使不以藝術創作領域為職志的我們,也會需要在生活中、工作上營造更多的創意與改變,或許我會在實踐一段時間後,再和大家進行分享。
除了晨間筆記和藝術之約,每週課程之後的作業也是有趣的自我探索,我誠摯地建議認真地思考這些問題,至少,嚐試寫下自己的答案,這可以幫助自己更加捕捉到自己所想要的。過去,在看類似書籍時,我也極少關注這些反思問題,但這次,我嚐試做了,才發現有些問題令我驚訝,有些解答,其實顯而易見,只是沈封太久,久到連自己都忘記了它的存在。
我列出幾個自己看了有感的作業題目分享,經過我的簡化、整併或是轉化,成為我對於自己的提問。
一、如果你有5個人生,你想分別做什麼? 牛仔、作家、音樂家,並且嚐試挑一個下午嚐試這麼做,例如想做牛仔,去騎騎馬?想成為音樂家,試著上一堂爵士鼓課程。
二、嚐試將心中的負面句改正向肯定句。
三、寄一封鼓勵信給自己。
四、列出20項喜歡做的事,例如攝影、烘焙、看電影、製作娃娃,並且,Do it。
五、列出10項您想為自己改變的事,例如,去希臘、去學什麼新資訊、去種花。
六、描述你理想中的空間環境和生活,並找出這個圖像。
七、讓自己走進時光隧道,試著用80歲的自己寫一封信給自己,試著用8歲的自己寫一封信給自己。
八、心願視覺化-列出5項慾望,並將其圖像化、視覺化。
九、發現自己的最愛類型:像是最愛的電影類型、最愛的閱讀類型。
人生的試題不是課堂上的考題,沒有正確答案,只有自己的心才是真正的解答。或許,我已晚了許久,但至少,我開始嚐試。
(20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