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豆町位於伊豆半島的最南端,從東京開車約三個半小時,搭火車約兩個半小時,
面積109.94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為森林和荒野,這裡是人氣觀光勝地,擁有入選日本百大海灘的弓浜海灘、風景優美的石廊崎、湧出量位居日本前列的下賀茂溫泉等景點,平均氣溫17.3℃,第一產業就業人口9.5%、第二產業12.93%、第三產業77.19%。
沒有火車開進本鎮,公車班次也不多,因此私家車是必要的;在醫療方面,乘車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三級緊急醫療機構;然而,即使有這些不便,過著輕鬆的生活也可以使身心更健康,在未受破壞的、真實的伊豆地區享受奢華的生活,人口7,236人。 https://www.town.minamiizu.shizuoka.jp/
圖片來源:南伊豆町官網
【南海槽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高度】公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公佈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時的海嘯高度和洪水深度地圖]
•南伊豆町將公開由國家發布的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時的海嘯高度及淹沒深度地圖(案例1)。
這次公開的地圖是作為可能引發海嘯的海嘯斷層模型提出的11個案例中的案例1,也是預計縣內總淹沒面積最大的地圖。
2013年6月,靜岡縣將制定第四次地震災害評估報告,並發布新的、更詳細的地圖。
*本次公開的地圖未來可能會有變更,因此僅供參考。
•海嘯高度:海平面高於正常潮位的高度
•洪水深度:洪水區域從地面到水面的高度
•各地區海嘯高度及到達時間一覽 (74.5KBytes)
•各設施洪水深度及到達時間列表 (109KBytes)
➢洪水深度圖(湊、手石、小稲、下流)(8.16MBytes)
➢洪水深度圖(大瀬、石廊崎)(6.2MBytes)
➢洪水深度圖(吉田、妻良、子浦)(6.24MBytes)
➢洪水深度圖(落居和伊浜)(5.04MBytes)
➢洪水深度圖(中木和入間)(5.73MBytes)

圖片來源:南伊豆町官網
[南海槽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高度](摘自2012年8月29日國家統計局資料)
各地區海嘯高度及到達時間列表:
區域/地點:最高水位(公尺)、到達時間(分秒)、到達時間(海嘯高度公尺)
湊(川口):13.0、11分50秒、14分59秒(10)
小稲 :10.7 、11分12秒、 12分58秒 ( 5)
下流(公民館附近):15.0 、7分8秒 、12分33秒(10)
下流(赤穂浦附近):12.9、 6分46秒 、12分12秒(10)
下流 (廣浦附近):10.8 、6分21秒、11分37秒(5)
大瀨(南崎保附近):16.4、 5分48秒、 11分25秒(10)
尾瀨(村莊附近):11.6 、6分7秒 、11分34秒(10)
大瀨(吉子之濱):13.6、 5分26秒 、10分41秒(10)
石廊崎(本瀨附近):14.3 、5分23秒、 10分11秒(10)
石崎(村莊附近) :8.6、 7分14秒 、10分18秒 (5)
中木: 17.6 、4分54秒 、8分14秒 (10)
入間 :17.4、 5分33秒 、8分4秒 (10)
吉田 :18.5、 4分29秒、 6分48秒 (10)
吉田(富戸之浜附近):23.3、 4分15秒、 7分4秒(20)
妻良 : 11.7、 7分54秒 、9分8秒 (10)
東子浦 :12.0、 7分33秒 、8分22秒 (10)
西子浦 : 12.3、 7分32秒、 8分38秒 (10)
落居:22.0、 6分6秒、7分14秒(20)
伊濱(奧之川):21.8、 6分35秒、7分18秒(20)
伊濱(漁港):21.7 、6分15秒 、7分2秒(20)
伊濱(波勝崎):17.6 、4分52秒、 5分23秒(10)

圖片來源:南伊豆町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