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一加 消費就減!75.3%消費者對景氣悲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消費者面對未來關稅變化,逾七成消費者對景氣沒信心,年齡越長越悲觀(Freepik)

▲消費者面對未來關稅變化,逾七成消費者對景氣沒信心,年齡越長越悲觀(Freepik)

當關稅議題逐漸從國際談判桌走入民眾日常生活,民眾最在乎的莫過於物價上漲,東方線上於5月進行自主調查,針對台灣消費者面對未來關稅變化下,「消費信心」、「支出調整策略」與「價格容忍程度」的消費風貌。超過七成消費者對下半年景氣沒信心,年齡越長越是悲觀並引發保守消費,年輕族群最不受影響,對經濟變化的反應相對冷淡。

超過七成消費者對景氣沒信心 年齡越長越悲觀、年輕族群較無感

根據東方線上5月份的自主調查結果顯示,面對未來可能的關稅衝擊,高達75.3%的消費者對台灣下半年的景氣感到悲觀,其中26.2%表達「悲觀」或「非常悲觀」;50歲以上族群悲觀比例更高,皆超過三成。相較之下,20代族群仍維持相對樂觀態度,反映年輕世代對關稅衝擊的心理距離感較遠。

▲消費者對於台灣下半年經濟景氣看法(東方線上提供)

▲消費者對於台灣下半年經濟景氣看法(東方線上提供)

面對可能的關稅衝擊,72.8%的消費者認為「通膨/物價上漲」是最憂心的議題,其次為「股市動盪」(55.5%)與「匯率波動」(44.9%)。40代以上族群對於金融市場變動特別敏感,對股市與匯率的擔憂占比皆明顯高於平均。反觀20代,則有15%表示無相關擔憂,顯示年輕世代面對關稅衝擊級以及經濟變化的反應較不關心。

消費意願轉趨保守 50歲以上消費意願下降近六成

本次調查顯示,整體有50.8%消費者表示消費意願下降。其中50、60歲以上族群分別有56.0%與58.0%表示將減少支出,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20代族群中,僅41.1%表達消費意願下降,甚至有部分表示將趁勢增加消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代消費心理。

在消費調整策略上,61.8%受訪者表示會「停止非必要消費」,53%選擇「減少購買頻率與數量」,另有52%與45.1%分別表示會轉向更便宜的品牌或通路。年齡差異也呈現明顯特徵,60代實施「斷捨離式消費」最為顯著,而40至50代則展現對價格的高度敏感,傾向通路或品牌替代策略。

▲關稅影響下的消費意願變化(東方線上提供)

▲關稅影響下的消費意願變化(東方線上提供)

▲表示消費意願下降的消費者降低消費意願的情況(東方線上提供)

▲表示消費意願下降的消費者降低消費意願的情況(東方線上提供)

優先刪減美容與療癒型支出 飲食聚餐支出不可省

面對壓力,消費者首當其衝調整的是「非必要休閒與療癒型消費」。包含美容保養、彩妝、外送餐飲與藝文娛樂等皆在削減之列。相對而言,餐飲消費具高度韌性,無論是日常三餐或親友聚餐,皆顯示出「民以食為天」的台灣消費堅持。而「高單價娛樂/旅遊」和「教育/成長型支出」等可延後性支出與具備長期價值的消費項目,當物價不穩時,消費者傾向先取消或推遲這類花費。

根據調查,不同年齡層消費取捨也呈現清楚分野,20代刪減美容彩妝與餐飲外送支出但保留進修預算,顯示對未來投資仍有堅持;30-49歲則壓縮手搖飲、娛樂與外食支出,以平衡家庭財務壓力;50歲以上則削減旅遊與服飾,但堅守日常與必要開銷,以「生活安全感」為首位,消費集中在生活必要項目。在節流趨勢下,45.5%消費者也表示願意提高購買二手商品的意願,年輕族群是最主要的潛在買家,對二手商品接受度高;而熟齡族群態度保守,超過四成明確表示不會購買二手商品。

▲面對可能的關稅衝擊,消費者優先減少花費的項目(東方線上提供)

▲面對可能的關稅衝擊,消費者優先減少花費的項目(東方線上提供)

關稅導致價格上漲 84.5%消費者接受漲幅10%以內

面對關稅可能帶來的商品價格上升,84.5%消費者表明可接受漲幅在10%以內;僅12.5%能容忍20%以內的調漲,超過此門檻者僅佔3%;這條「漲幅紅線」若被突破,恐將導致消費者縮手。

東方線上表示,面臨可能的關稅衝擊,多數消費者悲觀看待景氣,減低消費意願、停止非必要花費;且一旦經濟壓力來臨即遭優先排除、教育、旅遊與社交活動則屬「緩滅型」支出,而餐飲相關的日常三餐、親友聚餐則維持正常,完全體現了台灣消費者「民以食為天」的原則。建議品牌經營可以年齡分眾為基礎精準溝通,並避免價格大幅調漲,以因應關稅大戰對台灣消費市場的衝擊。

▲若未來商品因關稅而漲價,能接受的消費漲幅(東方線上提供)

▲若未來商品因關稅而漲價,能接受的消費漲幅(東方線上提供)

調查方式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 東方快線網路調查

樣本數 1,000份(抽樣誤差+3.1%)

調查對象 台灣本島20~64歲男女

【關於東方線上集團】

東方線上消費者研究集團EOL Group為台灣消費者行銷研究領域的佼佼者,董事長為詹宏志先生,與執行長蔡鴻賢先生於2000年攜手創立。擁有消費者市場研究的豐富技術,並開發巨量數據庫,運用AI人工智慧深化研究,掌握產業與消費者的真實變動。每年發布趨勢與洞察,是產業與行銷重要指標,也與媒體合作深度議題,提供真實可信的數據與解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十分好的沙龍
5會員
74內容數
十分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推出全台首創「神奇一擊・好運一整年!」活動,凡球友於第三洞或第十五洞成功達成一桿進洞,即可獲得價值41萬元的訂閱制會員資格(每人限領一次)。
Thumbnail
2025/06/03
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推出全台首創「神奇一擊・好運一整年!」活動,凡球友於第三洞或第十五洞成功達成一桿進洞,即可獲得價值41萬元的訂閱制會員資格(每人限領一次)。
Thumbnail
2025/05/22
美國近期針對進口商品實施全球關稅政策,許多商品進口價格水漲船高;同時,消費者對環保與永續理念的重視也日益提升,雙重因素驅動下,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向二手消費市場。
Thumbnail
2025/05/22
美國近期針對進口商品實施全球關稅政策,許多商品進口價格水漲船高;同時,消費者對環保與永續理念的重視也日益提升,雙重因素驅動下,越來越多人開始轉向二手消費市場。
Thumbnail
2025/05/19
「十分好公益平台」攜手摩菲爾廣告提供的免費公益版位,僅需1萬元工本費用,公益團體就能於價值35萬的廣告看板進行1個月的免費廣告宣傳。
Thumbnail
2025/05/19
「十分好公益平台」攜手摩菲爾廣告提供的免費公益版位,僅需1萬元工本費用,公益團體就能於價值35萬的廣告看板進行1個月的免費廣告宣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經濟日報> 陸製造業景氣連二月萎縮 專家:需求收縮問題嚴重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30)日發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與5月一樣是49.5,已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顯示大陸製造業景氣不佳;同日公布的6月非製造業(服務業)PMI為50.5,比5月下滑0.6,顯示服務業擴張
Thumbnail
<經濟日報> 陸製造業景氣連二月萎縮 專家:需求收縮問題嚴重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30)日發布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5,與5月一樣是49.5,已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顯示大陸製造業景氣不佳;同日公布的6月非製造業(服務業)PMI為50.5,比5月下滑0.6,顯示服務業擴張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過去八年 台灣股市從不到萬點到突破兩萬點 漲幅155.5% 如果你是台灣50那超過六十萬名的股東 你的資產更是直接多一倍 從大幅依賴中國且產業持續出走 到台灣各產業 能開拓更多國際市場減少對中國依賴 讓產業回到台灣投資 台灣也迎來了經濟的榮景 世紀疫情中 因防疫的決策正確又即時 台灣是受疫情影響最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GDP年年創新高,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然而,與此同時,許多人卻感到困惑:為什麼儘管經濟持續增長,但實質薪資卻未見提升?年輕人對此感到失望,甚至選擇躺平,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樣的真相?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