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逆轉降級消費,提高客單價(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活意行銷企管總經理 高培偉2025/6/1

在2025/5東方線上消費者動態速報中,所分析的「關稅影響消費者行為研究」調查結果顯示,為了因應關稅影響,有61.8%的消費者表示會停止非必要的消費,53%會減少購買的頻率或數量,52%會選擇更便宜的品牌或產品,45.1%會選擇更便宜的通路購買。從這些訊息中,我們得到了那些有用情報呢?

訂單與利潤猶如魚與熊掌,我們都想兼得,但若無法兩全,該如何取捨呢?又該以哪種策略來獲取「利潤最大化」的期望值呢?

當我們站在定價的十字路口,特別是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最忌的就是直接砍價求生。降價可以一時吸引人潮,但也可能長期拉垮品牌。要不要調整價格,關鍵不是憑直覺,而是要先搞懂顧客的感受與市場的比較基準。


【面對降級消費該降價嗎?】

以下是三個核心思考點的補充說明,幫你釐清「該不該降價」,或更重要的——該怎麼調整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1. 顧客會不會覺得現在這個價「太貴不值得」?

這句話背後藏著兩個關鍵字:「貴」與「不值得」——一個是數字,一個是感受。

►「太貴」:可能是超出目標客群的心理預算,導致進店率低、初購率低。

►「不值得」:即便買得起,也覺得花得冤,因為價值感無法對齊。


💡 對策:

  • 訪談舊客與流失客,看他們對價值的感受是否出現「落差」。
  • 分析購買轉換率、詢問率,是否有「進來但沒下單」的異常現象。
  • 檢視行銷溝通是否到位,是否有把「價值」講清楚,而非只貼數字。

📌 提醒: 顧客不是怕「貴」,而是怕「買貴了」。你不是輸在價格,而是輸在說服力。



 2. 同類商品有沒有讓人覺得「少花錢也差不多」? 

這句話講的是比較心理。在降級消費時期,顧客習慣做比較,只要出現「替代品」,就會動搖忠誠。

►「也差不多」:代表功能雷同、體驗相近,品牌差異不足。

►「少花錢」:對方可能靠通路優勢、成本結構或打價格戰搶市。


💡 對策:

  • 分析競品的價格區間與優勢點,是否產生「價格模糊帶」。
  • 重新梳理你的產品特色,強化與眾不同的價值錨點。
  • 必要時,推出「戰略性對應款」或「入門吸引品」,主動建立比較優勢。


📌 提醒: 如果你沒有說清楚「我為何不一樣」,顧客自然選「便宜的那個」。



 3. 我有沒有能說服顧客的定價故事與場景? 

這是定價策略中最常被忽略的「價值敘事」。定價不是只寫在吊牌上,而是要包裝在顧客的使用場景與情感裡。

►沒有故事,價格就像孤零零的標籤,沒有情境支撐。

►沒有場景,顧客不知道「為什麼這東西對我來說剛剛好」。


💡 對策:

  • 建構清楚的品牌敘事與「價值等式」,例如:「這不只是個水壺,而是你每天晨跑的守護神」。
  • 強化社群口碑、開箱文、真實使用情境的曝光,讓價值被看見。
  • 如果價格較高,請設計一個可以說出口的理由,例如材料、工法、社會意義等。


📌 提醒: 價格只是一個數字,故事與場景才是說服顧客的關鍵武器。



🔚 小結:不是調價格,而是調價值

►在降價之前,先問自己——我是真的賣太貴,還是只是沒講清楚「為什麼值這個價」?

►價格不能只用來吸引人,更要能說服人。

►如果你覺得價格講不動,也許不是價格出了問題,而是你的價值故事,還沒準備好。


想不清楚?我們可以一起診斷你的定價策略是否能在降級消費中反而脫穎而出。

raw-image

【變局,正是定價策略該發揮力量的時候】

在定價策略的課程中,我將常見的定價由不同角度出發,區分為三大規劃方向:


 A. 製造思維的「成本導向法」(Cost-Based Pricing)

以「我成本多少,就加多少毛利」的邏輯出發,常見於製造業或代工產業,強調「不能虧本賣」的穩健策略。

📌 公式簡述:成本+預期利潤=售價。

📌 適用場景: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價格透明、利潤空間有限的行業,如 OEM、B2B原料商。

📌 優點:操作簡單、財務掌握度高。

📌 限制:容易忽略市場接受度與競爭態勢,若成本上升也常迫使價格上調,無法靈活應變。


 B. 搶單思維的「競爭導向法」(Competition-Based Pricing)

以市場行情與對手價格為主,強調「價格不輸人」來吸引買氣,適合市場競爭激烈、資訊高度透明的類別。

📌 操作方式:比對競品價格 → 略低、持平或差異化(如分級、套餐)。

📌 適用場景:價格敏感性高、消費者比價容易的產品,如電商平台、速食、通路型民生品。

📌 優點:快速吸引注意力、搶市佔率有感。

📌 限制:陷入價格戰難脫身,長期壓縮利潤,品牌價值也容易受損。


 C. 顧客思維的「消費導向法」(Customer Value-Based Pricing)

以「顧客願意付多少」為出發點,定價背後是一場心理價值的攻防戰。這類方法重視品牌定位、價值感知、消費情境的塑造。

📌 常見技巧:價值定錨、對比套餐、心理價格帶、限量/限定、情感連結。

📌 適用場景:差異化明顯、品牌力強、講究體驗與價值主張的行業,如精品、餐飲、課程、設計服務。

📌 優點:能創造溢價、強化品牌力。

📌 限制:需高度理解顧客、經營成本較高,且需搭配行銷與體驗設計。


上述三種定價方式無孰優孰劣之分,完全取決於企業的立足點與所屬環境。但若想透過定價法則來提高營收,就必須要有一個核心觀念:

『定價是心理學,不只是財會數字。』


從「算得過」的成本導向、到「看得過」的市場行情,再走向「心動了」的價值感知,成功的定價策略思維軌跡其實是企業競爭力的進化縮影。尤其在降級消費的時代,更需要「升級價值」來說服顧客買單,而不是一味陪綁降價。

raw-image

【運用不同定價導向法來逆勢創造價值】

當市場不再聽話,價格就得會說話。

從外食、家電到手搖飲,七大產業在逆風中拼出一條活路,不靠血流成河的價格戰,而是靠精準的定價策略,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錢、企業穩穩賺錢。

這不是比誰賣得便宜,而是誰更懂「怎麼讓價格看起來值得那個價」。

以下內容將彙整各產業在面對價格敏感、品牌忠誠度下滑與消費型態轉變的實戰應對,從競爭導向、成本導向到消費導向的混搭運用,提供你實用又接地氣的「定價教戰手冊」。

以七大產業為例,如何運用不同定價導向法來逆勢創造價值與利潤的實戰策略~價值感怎麼做?價格組合怎麼設?高低價產品如何互相襯托?通通有案例、有邏輯,供大家參考。


接下來,請收下這份逆勢突圍的定價心法與操作清單。


 1. 🍱 外食業 → 競爭導向+消費導向混搭  

►挑戰:便當店滿街跑,消費者天天比價、荷包緊縮。

►定價策略範例:

  • 以競爭導向推出價格明確的「飽足套餐」(主餐+飲品,百元有找)吸引來客。
  • 同時導入消費導向的小升級選項,如「+$20 升級溫體牛」、「+$10 加手工甜點」,讓人覺得升級是種犒賞而非浪費。
  • 用語言錨定價值感:「不到一杯咖啡的價格,吃到主廚燉牛腩」。


 2. 💻 家電/3C產品 → 消費導向法為主軸  

►挑戰:消費者從「追新、升級」轉向「夠用、耐用」,旗艦機種買氣下滑,小家電、白牌品牌熱銷。

►定價策略範例:

  • 以消費導向法重新設計產品價值感:從「高規格」轉為「實用省心」,如「爸媽也會用的AI語音電視」、「不怕壞的學生神機」。
  • 運用心理定價與分層方案:推出「生活入門組」(基本功能)與「升級耐用組」(多一點預算,多一倍耐用),讓消費者覺得「自己很會買」。
  • 建立價值對比:讓$3999的MIT氣炸鍋看起來比$16990的進口智能鍋「更划算、更實際」,透過「夠用就好的對標」讓平價品顯得聰明選擇。


 3. 👕 服飾業 → 成本導向+消費導向  

►挑戰:品牌忠誠度低、消費者轉向快時尚與二手市場。

►定價策略範例:

  • 以成本導向做出「高性價比基本款系列」,價格明確、品質過關,吸引基本消費。
  • 同時推出價值感強的聯名設計款(限量T恤、生活風格包),以消費導向法製造話題與收藏感。
  • 運用「對比定價」:基本款$299,聯名款$799,看似高但附加故事、設計、社群感,提升心理價值。


 4. 🍼 嬰幼兒用品 → 競爭導向+消費導向  

►挑戰:高價進口品滯銷,消費者轉向團購、二手市場。

►定價策略範例:

  • 搶佔市場先以競爭導向進行「團購價」、「入門組」切入(例如:「三入組$699,平均一件$233」)。
  • 透過消費導向法加強「安全認證」、「媽媽口碑」、「小兒科推薦」的心理認同。
  • 運用層級定價:推出「標準款」、「升級款」、「成長組合包」,讓消費者在可接受預算內「挑有感升級」。


 5. ☕ 咖啡業 → 消費導向為主,搭配心理定錨法  

►挑戰:專業咖啡被便利商店與濾掛包取代。

►定價策略範例:

  • 消費導向重新定義價值:用空間、甜點、選豆理念創造情境價值感。
  • 設計價格對比套餐:「單品手沖$180」、「甜點搭配價$220」,讓顧客選套餐覺得「划算又享受」。
  • 運用心理定錨,透過高價特選豆(如$320)來烘托一般款($180)變得合理甚至「便宜」。


 6. 🧴 美妝保養 → 消費導向+價值分層設計  

►挑戰:專櫃品牌乏力,平價品牌竄紅。

►定價策略範例:

  • 採用消費導向法,強調「成分透明」、「皮膚科醫師推薦」、「韓妞都在用」建立價值信任。
  • 設計「$399 基礎精華液 / $899 專利科技濃縮版」雙版本,讓消費者自己選「投資皮膚的程度」,也利於轉換客單價。
  • 導入「訂閱制」或「好友分享折扣」或「美麗人生顧問」等消費延伸策略,拉長LTV(顧客終身價值)。


 7. 🍹 手搖飲料業 → 消費導向+顧客分級設計  

►挑戰:消費者從浮誇花式飲品轉向價格親民、口味純粹的經典款,對價格敏感度提高。

►定價策略範例:

  • 採用消費導向法,強調「原茶品質」、「無添加防腐劑」、「在地新鮮水果」等透明價值,建立品牌信任感。
  • 設計「$35 紅茶純飲 / $60 招牌水果茶 / $90 高端限定手作奶蓋」三階段價格分層,滿足不同消費需求與心理預期,有助於提升客單價。
  • 導入「集點換飲」、「好友推薦折扣」及「會員限定新品預購」、「會員分級優惠」,有效延長顧客黏著度與LTV(顧客終身價值)。


這些做法的關鍵不是「降價」,而是透過有策略的價格設計,創造選擇感與價值感。

用行話說是:「價格在表,價值在裡,心理戰才是贏家」。


《社群邀請》

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若有興趣,歡迎加入!

加入『企業/品牌/商模經營分享』社群!請點選以下連結:

https://line.me/ti/g2/-BxSnykJq97Sxw_oP-3hHBDbqfrnr4eM4Fk2E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島好讚Wonderful & Happy For You的沙龍
6會員
178內容數
2025/06/04
面對這股「降級消費」風潮,即使電商也不再能打鐵定成長的包票,不少品牌心驚膽跳,紛紛降價救命、打折求生,結果不是利潤蒸發、品牌力打折,就是掉進價格戰的深淵,越拚越虧、越殺越傷😫 別再讓價格變成品牌的墳場,現在,是定價策略該上戰場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6/04
面對這股「降級消費」風潮,即使電商也不再能打鐵定成長的包票,不少品牌心驚膽跳,紛紛降價救命、打折求生,結果不是利潤蒸發、品牌力打折,就是掉進價格戰的深淵,越拚越虧、越殺越傷😫 別再讓價格變成品牌的墳場,現在,是定價策略該上戰場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6/03
這不是什麼偵探小說的開場,也不是穿越劇的設定,而是真人真事:台中太平的一間汽車旅館頂樓,曾經飄出一股撲鼻香——不是熱炒,也不是芳療,而是來自一位大哥的手沖咖啡!
Thumbnail
2025/06/03
這不是什麼偵探小說的開場,也不是穿越劇的設定,而是真人真事:台中太平的一間汽車旅館頂樓,曾經飄出一股撲鼻香——不是熱炒,也不是芳療,而是來自一位大哥的手沖咖啡!
Thumbnail
2025/05/28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導入 AI 工具,不僅解決人力短缺,更能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品質。我們盤點9大AI熱門應用場景、10種產業導入範例,讓你從「做不完」變「做得巧」,從「人手不足」變「一人多工」,打造不加班、不離職、還天天升級的數位超級助理團隊!
Thumbnail
2025/05/28
這篇文章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導入 AI 工具,不僅解決人力短缺,更能提升營運效率與決策品質。我們盤點9大AI熱門應用場景、10種產業導入範例,讓你從「做不完」變「做得巧」,從「人手不足」變「一人多工」,打造不加班、不離職、還天天升級的數位超級助理團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新的TikTok《2024年購物趨勢報告》顯示,消費者心態的轉變正重塑購物文化。在經濟不確定和通脹影響下,消費者變得更為精明,尋求高品質且能帶來快樂的商品。品牌需通過情感聯結及創意內容,重建與消費者的關係,並利用社群力量來建立信任和權威
Thumbnail
最新的TikTok《2024年購物趨勢報告》顯示,消費者心態的轉變正重塑購物文化。在經濟不確定和通脹影響下,消費者變得更為精明,尋求高品質且能帶來快樂的商品。品牌需通過情感聯結及創意內容,重建與消費者的關係,並利用社群力量來建立信任和權威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行為也在不斷演進,特別是「悅己消費」的興起,反映出當今社會中人們對自我滿足和生活質量的重視。這種消費模式的背後,是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
Thumbnail
隨著時代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和行為也在不斷演進,特別是「悅己消費」的興起,反映出當今社會中人們對自我滿足和生活質量的重視。這種消費模式的背後,是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將有限的資源用於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
Thumbnail
自2022年起,國外時尚圈掀起轉售潮流,過季的衣物和配件獲得更多關注,成為消費者挖寶的機會。Z世代推動了二手衣飾產業的發展,並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二手好物。精品市場因此更趨向經濟實惠,搭上永續潮流。
Thumbnail
自2022年起,國外時尚圈掀起轉售潮流,過季的衣物和配件獲得更多關注,成為消費者挖寶的機會。Z世代推動了二手衣飾產業的發展,並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二手好物。精品市場因此更趨向經濟實惠,搭上永續潮流。
Thumbnail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認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會下降。然而,最新的研究卻顯示,消費者正在以更具策略性的方式消費,甚至在某些非必需品類別上有意外的開銷增長。這對零售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把握的機會!一起來深入分析2023年消費趨勢的亮點,為2024年的零售業發展提供寶貴洞見。
Thumbnail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認為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會下降。然而,最新的研究卻顯示,消費者正在以更具策略性的方式消費,甚至在某些非必需品類別上有意外的開銷增長。這對零售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把握的機會!一起來深入分析2023年消費趨勢的亮點,為2024年的零售業發展提供寶貴洞見。
Thumbnail
生活上的消費習慣可以影響很多銷售員的沉沒成本效應 1.到了一間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跟銷售員殺價,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假裝離開,期待銷售員追上來妥協,這個方式90%機率都會失敗 2.到了一件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不馬上討論價格,而是反覆詢問款式 流行 尺寸 試穿甚至跟銷售員聊天到其
Thumbnail
生活上的消費習慣可以影響很多銷售員的沉沒成本效應 1.到了一間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馬上就跟銷售員殺價,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假裝離開,期待銷售員追上來妥協,這個方式90%機率都會失敗 2.到了一件服飾店,看到喜歡的衣服,不馬上討論價格,而是反覆詢問款式 流行 尺寸 試穿甚至跟銷售員聊天到其
Thumbnail
消費公平交易 常常與認知有差距 是消費者還是商家的問題 常看到商家的行銷方式 會將消費金額的幾%做公益 也會在捐贈後有收據公佈 一般人會認為這商家行銷是雙贏 消費者也樂的如此消費 也能行善是一舉兩得 初心都是良善的 但如果碰到名字直接取公益xxx 是否會認為這產品的內容
Thumbnail
消費公平交易 常常與認知有差距 是消費者還是商家的問題 常看到商家的行銷方式 會將消費金額的幾%做公益 也會在捐贈後有收據公佈 一般人會認為這商家行銷是雙贏 消費者也樂的如此消費 也能行善是一舉兩得 初心都是良善的 但如果碰到名字直接取公益xxx 是否會認為這產品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