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知道寺門ジモン是因為多年前看過他的節目,已經忘記是在哪裡看的,也忘了節目名稱,只記得他對肉非常有研究,可以稱得上是狂熱的程度,只記得節目裡滿滿的「肉!肉!肉!」的呼喊,到最後「にくにくにく」已經成為我家提到寺門ジモン的代稱了。
因此上週末無意間發現影音平台上有他執導的電影「強運燒肉饌」,衝著他對肉類料理的熱愛就覺得應該值得看一下。這部片的日本原名是「フード・ラック!食運」,把Good Luck改成Food Luck,算是玩了個諧音梗。據說在這部片中,寺門用上了他多年累積的餐飲界人脈,片中的每一間店都是真有其店,食材也都是由店家提供,只是把店名改掉,並由演員出飾店中角色。
這部片的劇情並不複雜,甚至開了頭就可以大致猜出走向,就是倔強任性離開家的男主角在赫然發現母親罹癌即將不久人世後浪子回頭,在女主角的協助下重新找回母親當年名店風味的過程。劇情沒有帶來太大驚喜,但燒肉的畫面的確賞心悅目,片中有些對話也發人深省。
例如男主角曾經因為他寫的評論導致一間天然酵母麵包店生意急速下滑,甚至最後關店收場,他自己的母親當年開店也曾被缺乏正確知識的網路評論家害得風評變差,本片在這個部分著墨甚多,並以「自大傲慢評論家」改正路線洗白作收,寺門說他就是想要探討在這個人人都像是美食家的年代,簡單又隨性地就可以在網路上發言,但傳遞出的訊息真的是正確的嗎?會不會反而誤導了大眾?其實不管是哪個領域,這個概念好像都可以適用。下筆前多查證一下,多思考一下,為自己的文字負責。
另外,關於飲食態度的探討也很精彩。片中某位燒肉店老闆,最討厭客人肉才放進嘴裡就急著要開口讚嘆。男主角的母親從小也是這樣教育他:好好地咀嚼,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再吞嚥,要稱讚要感嘆都等吞下去之後再說。正確對待食物,才能享受到最好的滋味。
但看完電影之後,我最想做的事倒不是去吃一頓燒肉,而是好想像男主角的媽媽一樣養一甕糠床啊~記得剛開始看日雜的那個年代,料理雜誌裡不時會出現糠床相關的文章,當時因為覺得材料取得麻煩而沒有嚐試,但現在的日雜裡好像都看不到了。不過網路上搜尋了一下還是有好些資訊可以參考,等夏天過完、氣候略微涼爽時再來挑戰吧。